无声胜有声

无声胜有声

《古兰经》中说:“一个经典故事,有一位大师,几十年来练就一身“移山大法”,然而故事的结局足可让我们回味——世上本无什么移山之术,唯一能移动山的方法就是:山不过来,我就默默地过去。”

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沉默是一种坚守,面对厄运,处惊不变,波澜不惊,用宁静和自信去接近理想。她有时是一束光亮,穿透黑暗的力量,混沌困惑之中依然不改初衷。

生活中,其实,我们都是沉默的大多数。沉默是能量的储存,是一种力量。淡定从容、安之若素的涵养,一定比暴跳如雷、气极败坏更显理智。

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是最会说的人。

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老天给我们两只耳朵一个嘴巴,本来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你并不需要用喧嚣来对抗喧嚣,也无需用强硬压制强硬。”

楚庄王“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卧薪尝胆,终至称霸中原。

苏子瞻云:“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一个侃侃而谈博学者的背后,有多少灯火阑珊处苦读的沉默和艰辛。

沉默是隐忍的积蓄,是深沉的智慧,更是品质和人格的彰显,巨大的力量最需要隐忍、克制和等待。

《庄子》云:“狗不以善吠为良,人不以善言为贤。”脚踏实地圆梦,滴水穿石,既然选择了远方,就默默地风雨兼程。沉默是气质、品格,更显示个人的深邃、修养、学识。

此时无声胜有声。恰到好处的无言,无言的沉默,原本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