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面临什么?

粤港澳大湾区能不能成功,关键是广深港三城的合作和分工角力,关键是如何看待广深港的分工和定位。一个珠江口湾区,就三个龙头,经济总量基本相当,2016年香港2.25万亿,广州1.961万亿,深圳1.945万亿,如果各打算盘各自为政,毫无疑问大湾区将只是一个空壳。分工角力的重点在于港口和金融,在于广州和深圳之间。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面临什么?

比如金融,香港是湾区的金融中心,是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是中国南部内地证券业、股份制银行和对接香港的金融中心(上海是外资银行中心,北京是央企银行业中心)。那么相对的,广州就不能在香港和深圳这些方面,比如证券交易所等,重复建设无序竞争,要差异化发展特色金融业,成为一个区域金融服务城市。那么湾区概念肯定会明确和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深圳广州都会是区域金融中心,还是行政化提出打造深圳内地金融中心,而限制广州发展金融产业?还是允许广州差异化发展特色金融产业?这又是一个角力。


比如航运港口方面,香港趋同于新加坡这样的国际中转港,广州深圳不可能也没有合适的国际化软件实力来搞国际船舶中转业务,应定位为内地腹地货物进出口海港,那么广州深圳港口需要合理区分腹地范围,市场化竞争。广州深圳港口,尤其是代表性的南沙港和盐田港,又是一个角力和竞争,比如京广铁路下来的货物,是到南沙港出口还是到盐田港出口?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面临什么?

比如科创方面,深圳显然有成为中国创造代表的硅谷,将是湾区硅谷重地,但深圳只是科技应用孵化方面突出,科研基础能力薄弱,科教实力薄弱,湾区融合背景下,深圳有望补齐科教方面短板。而科创这块,广州也在打造国际创新枢纽,显然广州较低的房价,以及教育医疗实力全国第三,这样的综合性一线城市功能,对吸引一些科技企业也更有优势,那么,如何看待深圳打造硅谷和广州打造国际创新枢纽,是行政化把深圳定位为湾区科创中心,限制广州发展科技产业,还是合理化让市场条件作用下自然发展自然竞争?这又是一个角

第一个方面是港口,预计2017年全年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2550万标箱,广州2050万标箱,香港大约2000万标箱,三个基本相当的港口如何协调。

香港港口将越来越成为一个纯中转的港口,但这个国际中转港口非常重要,比如新加坡就是一个纯中转港口,香港的金融、法制环境的完善,使得国际物流货船更愿意选择在香港中转,而不是广州和深圳。

广深港口之争会更为明显,两者均是腹地货物进出口港口,以往广州港口明显落败于深圳,佛山美的这些企业出口货物经常选择深圳港,但广州南沙港兴起后,佛山中山等地的物流已经开始转向南沙港出口,而且趋势恐怕越来越明显,比如广州佛山中山签约共建南沙港四期工程,完工后2020年南沙港吞吐量将达到2000万标箱,使得广州总吞吐量达到2700万标箱,预期将超过深圳和宁波舟山港,由大陆港口第四名跻身第二。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面临什么?

佛山中山等珠江口西岸货源由深圳转向南沙港,在2016年已经开始,当年广州集装箱吞吐量增长6.8% ,增速列中国沿海港口第一,2017年广州港加速崛起,一季度、4月份、5月份集装箱吞吐量增速分别为11.47%,12%和16.9%,预计全年将实现12%以上的高速增长,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00万标箱,而深圳集装箱吞吐量陷入低速增长,预计全年集装箱吞吐量2550万标箱。

道理很简单,佛山中山到南沙港比到深圳近得多。当珠江口西岸货物基本选择南沙港出口时,就是广州港超越深圳港的时候,这个时间点,预计是2020年。而这,关键就是是南沙先对中山珠海江门形成辐射,还是深中通道建成后深圳先对中山珠海形成辐射。我看好前者,就凭下面两条信息:

一,广州佛山中山共建南沙港四期工程

二,广州超高速地铁18号线由天河出发经南沙延长到中山,并规划另修建直线地铁由天河经中山直达珠海澳门,也就是以后可以直接天河坐地铁40分钟到中山,60分钟到澳门!

另外,南沙港更大的杀手锏是铁水连运,也就是以后贵州、广西中北部和湖南、粤北的货物,可以全程通过铁路到达南沙港出口!这凭借的就是2020年完工的南沙港铁路,这个铁路可以为南沙港提供1000万标箱吞吐量,2025年广州港无疑是超过3500万标箱左右的大陆第二大海港,深圳港将稳定在2500-3000万标箱,居国内第四,上海港仍将以4500万标箱傲居冠军。

说了这么多,就一句话,香港主打国际中转港,深圳为珠江口东岸和江西南部的腹地货物进出口海港,广州为珠江口西岸、粤北、湖南、广西中北部、贵州的腹地货物进出口海港。三个港口各司其职。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面临什么?

第二个分工角力是金融板块。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这个不会变,广州深圳没有条件在这方面与香港竞争。角力在于,在深圳已成为中国南部内地金融中心的情况下,广州如何补足金融短板,如何解决企业融资和上市的问题。

要知道世界级城市,无一不是金融强市,比如广州对标的洛杉矶,虽金融不比旧金山,但也金融很强。2016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只有上海的40%,深圳的66%,几乎马上要被天津和重庆超越。

深圳有平安、招商、中信证券和深交所,证券行业、股份制银行业长期甩广州两条街,金融强势,广州如何突围,这是事关广州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香港作为湾区的国际金融中心背景下,广州不搞也搞不了金融中心,但需要突围完善金融服务,形成特色区域型金融服务中心。

金融角力,深圳占据主导,广州要差异化突围,当然广州已有成果。

1.在首都疏导功能和“一带一路”背景下,国新央企基金投资运营中心和央企财务管理中心将落地广州南沙,比如中国高铁走出去基地已经落户南沙。市场经济下的基金、股权交易,深圳已经拿下。而央企金融板块,广州已然借此实现了突围,另外华电集团金融板块也将在广州设立。

2.刚落地广州的中国银河南方总部和中证报价南方运营中心,将在广州建设全国私募股权交易中心和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简单地说,在金融角力方面,广州已经有相当潜力,差异化突围,预计未来广深金融业增加值将缩小差距到大约4:5,但均值相当于上海50%-60%。整个湾区这样看待,香港金融亮点是国际金融中心、人民币离岸中心,深圳金融亮点是股份制银行、证券业和对口香港的人民币国际化后台,广州金融亮点是央企国际化基金财务管理中心和全国私募股权交易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广州深圳都将是区域性金融中心,香港才是湾区的国际金融中心,但深圳对接香港,因此金融方面仍将强于广州,但差距会缩小。


除了港口和金融,实际上在新兴产业方面,广深也有角力。

比如地产,广州恒大、保利地产(不是保利集团总部)、富力、雅居乐国内有名,地产前五广州占据两个。深圳的万科、中海也是地产前五的巨头。恒大闹出地产板块注册地迁移深圳,万科也计划设立广州总部。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面临什么?

比如互联网,深圳腾讯总部、百度国际、阿里国际,非常厉害。广州也有网易总部、腾讯微信、阿里华南运营(UC优视等移动互联网业务)、思科中国创新总部、亚信全球总部、微软移动应用孵化中心、唯品会、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总部等,而且腾讯还将把邮箱等另外两三个业务放在琶洲新建的新大楼,广州互联网这块即将与深圳同台绽放光芒,目前广州上述很多互联网项目都只是在筹备阶段尚未发挥效益。

比如汽车产业,深圳比亚迪电动车牛,而广州汽车产量也远远超过深圳,去年还略微超北京和上海。

比如电子信息,通讯设备和电脑手机制造,深圳基本甩下广州几个银河系,但平板显示,深圳有华星光电,广州有LG两期700亿投资、富士康610亿首期投资,广州平板显示规模上将远超深圳。也就是电子信息,各有侧重点,各有千秋。

比如机器人产业,国际四大机器人集团都将在广州开发区设立生产基地,而深圳机器人产业也是国内一流水平。


新兴产业这一块,除了着重强化深圳科技孵化能力打造湾区硅谷外,也应允许广州以及其他城市在市场条件下竞争发展新兴产业。


湾区不只是有分工角力,更将有融合。

一如大区交通方面以一个湾区来统筹,深圳也将成为高铁枢纽,广东省谋划深圳经南沙到肇庆另外修建高铁线路,将深圳联通贵广和南广高铁。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面临什么?

二如城市交通,也将珠三角各城市统一以一个特大城市来谋划,比如广州可规划修建天河到中山甚至到澳门的直达高速地铁,想想天河坐地铁去澳门,以后将成为现实。

广州的地铁19号线也可向西延伸经佛山西站到丹灶,向东经新塘过中堂到莞城,形成广佛莞都市地铁东西快线。

深圳地铁14号线延伸到惠阳形成深惠地铁大动脉,规划莞深快轨经松山湖到东莞市区,深莞地铁也全面规划接驳。


三如产业转移,譬如深圳新兴产业,通过深中通道转移到中山翠亨新区,深圳无疑是粤港澳湾区产业转移的发动机,因为深圳培育壮大的新兴产业,急需往周边扩大地盘转移,深圳地少地贵,深圳将在湾区打造中发挥经济中心作用。


四如珠三角各城市社保交通等方面融合和互通互认,打通断头路,开通跨城公交等。这块非常重要,篇幅所限,略为带过。


五如产业和城市功能融合,比如湾区背景下深圳将补齐教育和医疗短板(中大深圳校区,中大深圳附属医院等),深圳也将形成高铁枢纽。

深圳的前海和福田,广州的南沙和天河,珠海的横琴,都将一道成为金融高地但差异化发展。前海和福田侧重金融业务实体,包括证券业、投行、股份制银行、人民币国际化后台、保险业等,以及一个深圳证券交易所平台。南沙和天河侧重于金融平台,包括国新央企基金运营管理中心、银河金控南方总部、中证报价南方运营中心,以及一个永久落户明珠湾的国际金融论坛

南山和海珠琶洲都将是互联网产业重心。

以湾区整体来规划产业和城市功能,就不会将某一城市局限职能,比如广州是医疗教育中心,难道深圳不应该也发展这块功能么。湾区以后就是相当于一个特大城市,整体看待发展和规划。


至于深圳的通信和互联网设备电子业、生物科学和互联网等,广州的国际商贸、汽车制造、移动互联网、地产业、电子显示业,香港的国际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将都是粤港澳湾区名片,是各家拿出看家宝来共筑大家庭。而高铁互通、地铁联通,是各家牵手的方式。


香港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中转港和物流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形成湾区对接世界的窗口和金融、港口物流的国际化功能,强化香港在金融和国际物流方面作为湾区龙头的功能,强化香港对珠三角的带动作用。


广州预期将作为综合型门户城市和文化教育中心而存在,预期定位为国际商贸中心、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包括作为中国华南和西南地区腹地港口物流中心,以及电子显示产业、汽车制造等科创制造业产业基地。侧重于枢纽型门户功能和综合性产业基地(包括与深圳差异化的新兴产业)。


深圳预期将作为湾区硅谷的重要职能而存在,预期为科技产业中心(通讯设备等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基因科学等)和对接香港的区域金融中心(中国南方证券业中心和对口香港的人民币国际化后台的区域金融中心),以及华南东部、江西南部货物进出口港口。有所侧重新兴产业、市场经济的金融和研发中心,呈现高精尖态势,制造环节迁移东莞惠州。


而大湾区东岸的东莞惠州,承接深圳的电子信息等产业,大湾区西岸的中山江门珠海,打造装备制造业高地,佛山先行与广州同城化融合成为世界级都市。

粤港澳湾区,这是一个世界级特大城市雏形的构想,各家都想融合,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广深在港口、金融和新兴产业方面角逐和分工。


最后强调,湾区概念应强化城市的融合,比如提出社保互认,对城市定位不应过细,在确保避免无序竞争情况下,不应用行政定位限制特定城市的一些产业和功能,在提出城市大致定位前提下,让一些产业在市场条件下竞争,比如广州引入了中证报价南方运营中心,不应搞个深港是湾区金融中心而广州不能差异化发展金融,而应在确定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前提下,允许广州金融在市场条件下与深圳实现差异化发展,侧重打造金融平台,不能说广州就不能搞金融,湾区就相当于一个特大城市,哪些产业要去哪发展,主要用市场这只手说了算。

众所周知,世界上早已有三个非常著名的大湾区,纽约湾区、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三大湾区均是海湾内相邻的城市融合发展成一个超级大都会区、并在一些诸如金融、科研、先进制造业等方面占领了世界制高点,因此成为了代表所在国家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领头羊,可以说是当今世界城市和产业体系的金字塔顶。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面临什么?

开放型经济无不向海而生、因水而兴,湾区更是沿海经济带上的明珠宝石。中国也有幸拥有了杭州湾、伶仃洋湾两大城市密集的海湾,因此,这两个地区均是未来中国打造湾区经济的选项。


而与周边城市间距较大、城市建成区占比较小的杭州湾不同,伶仃洋周边城市相当密集、城市建成区已基本连成一片,并且存在了未来三年内经济总量均可跻身全球前二十的广深港三大超级大都市,是中国目前建成湾区都会区的最优选项。当然杭州湾地区将着重打造大上海都市圈,成为与粤港澳湾区比肩的超级经济区。


中国经济总量如今已相当于美国的七成,未来十年中国成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国家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中国没有类似纽约湾区、东京湾区这样的超级都会区(都会区我们认为基本条件是城市建成区已经连成一片,而都市圈是相邻的城市抱团发展但没有完全连成一片),来代表中国参与世界城市体系和产业制高点的竞争。而粤港澳湾区是国内最具备成为湾区,没有之一。特别从优势分析,香港顶尖的金融水平和高等教育、深圳的科创产业等放眼全球,均有较强竞争力的底子。因此,建设粤港湾湾区成为了民族复兴史上的必然。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面临什么?

而对内而言,曾经的香港,在加速大陆开放、促进珠三角经济腾飞中发挥了独一无二的重要作用,而如今的香港遇到了与珠三角各城市融合欠缺、经济发展未能与国家整体大国崛起的格局充分协同、经济发展面临用地瓶颈、个别产业发展遭遇珠三角超级城市的强力竞争、未来发展预期和目标尚未足够清晰明朗化等问题。而粤港澳湾区的建设,将明晰香港的未来预期和宏图,将把香港拉入国家整体发展格局中,将香港与珠三角各城市紧密融合,有助于香港实现长期繁荣稳定,有助于“一国两制”优越性的充分展示和增强港澳居民对国家的向心力。对大陆而言,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超级联系人,以及澳门与葡语国家的紧密联系渠道,也将对中国“一带一路”建设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观大局,而知小节。在上述宏观格局下,一些小问题就已然特别明了。


顺势回到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究竟谁是粤港澳湾区的核心和龙头?


大陆城市崛起后香港将被边缘化?粤港澳湾区将成为环深都市圈?广州要成为湾区龙头?澳门只是湾区的陪衬?很明显,这些民间的论调都是非常不科学的。


可以这么说,香港不但不会被边缘化,而且会在国家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大的独一无二的作用,首先在金融领域,尤其是人民币国际化征途上,香港将发挥何止是湾区龙头的作用。此外,作为中西方交汇的重要枢纽,香港在欧美商务方面仍然具有独特的超级联系人作用,特别是香港融入英美法制,“一带一路”建设中可能面临的一些法律争议,也将需要香港来协调处理。至于香港港口吞吐量虽然排名下降,但航运服务业也将奠定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类似伦敦。香港侧重金融、航运、国际商务法律协调中心功能,但香港在相对缺乏的科创领域发力突破,比如与深圳共建港深科创园区,也是期望之一。


粤港澳湾区成为环深都市圈也不科学,深圳虽然经济总量刚跻身粤港澳湾区第一,但其实经济规模与广州、香港基本相当,首先这角度就决定了深圳不是粤港澳湾区的唯一中心。当然,寄予厚望的湾区国际科创高地,首先要靠科创产业发达的深圳来撑起这面旗帜,并向香港、东莞、广州等南北两个方向协同发展,构建广深港澳科技长廊,也就是说,深圳将是湾区科创产业的核心引擎,手握湾区的皇冠明珠。国家希望湾区构建国际科创高地,首先就是看深圳,当然广州、香港、东莞乃至整个湾区也要跟上。


广州虽然在湾区城市中综合实力突出,但在金融和科创产业两个最核心维度相对欠缺,因此,不能说广州是湾区的龙头。当然,广州是岭南文化的发祥地和中心,是兴盛两千年的国际商贸港口,是中国南部最重要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东部是上海,北部是京津),在对外商务交往中心、军事重地、教育医疗、能源海事等管制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城市功能。从这角度而言,广州是粤港澳湾区中重要的国家中心城市,作为国际商贸中心、交通枢纽和科教文化中心,自然不会在湾区中心城市中缺席。但广州更好发挥自身华南高等教育中心和众多科研院所的教育研发优势,强化科学城、知识城、天河智慧城等区域的科创产业,培育成湾区科创长廊的重要一极,补足科创产业的相对短板,也是值得期待。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面临什么?

至于澳门,虽然经济总量较小(大概七分之一个香港),但澳门在国际旅游、博彩等行业具备世界级影响力,在与葡语国家沟通联系中更是发挥独特作用,因此澳门也是湾区的中心城市之一,作用无可替代。


可以说,香港+广州,就是类同纽约,一个世界级的超级大都市的不同功能,分别放在了相关香港、广州两个城市。金融、侧重国际中转及服务协调的航运中心、贸易转运、法律协调等更多放在香港。商贸、传媒、高铁公路枢纽、国际国内兼顾的航运中心、岭南文化中心以及实体的科创制造则更多放在了广州。同时,香港、广州均具有国际航空枢纽和对外交往中心功能。


而深圳则相当于是旧金山硅谷,形成世界级的科创产业中心和国家经济中心之一,手握湾区最大的皇冠明珠。澳门类似拉斯维加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未来的粤港澳湾区,将要对标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打造集纽约湾区和旧金山湾区优势产业于一体的世界级湾区,粤港澳湾区时代即将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