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五大才子,你對他們都瞭解嗎

中國五千年的文明,人才輩出。有才華橫溢的詩人、文學家,也有驍勇善戰、百戰百勝的威武將軍。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五個"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的才子。

盤點中國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五大才子,你對他們都瞭解嗎

五、曾國藩

號滌生,原名子城,諡文正,中興名臣,清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理學家、文學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

曾國藩奉行"立言、立功、立德"。立言,他著述、家書、日記,廣為流傳;立功,他建立湘軍,挽救了清帝國;立德,他事事以身作則。因此,他除了"一品侯"頭銜之外,還有"中興第一名臣"、"洋務運動領袖"、"聖賢"、"近代史之父"諸等稱謂。

盤點中國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五大才子,你對他們都瞭解嗎

四、王陽明

原名雲,後改名守仁,字伯安,別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明代著名的軍事家、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和教育家。

他是明代心學泰斗,中國古代主觀唯心主義之集大成者,其學發展為姚江學派,對明代及後世儒學影響甚巨。

盤點中國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五大才子,你對他們都瞭解嗎

三、范仲淹

字希文,北宋名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也是—位傑出的文學家、改革思想家和教育家。

公元1038-1043年,范仲淹以龍圖閣直學士身份經略西線邊防,改善軍事制度和戰略措施,號令嚴明,夷狄不敢犯,被敬稱為"龍圖老子"、"小范老子"。

公元1043年,范仲淹對當時的朝政弊病極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張建立嚴密的仕官制度,注意農桑,整頓武備,推行法制,減輕傜役。宋仁宗採納他的建議,陸續推行,史稱"慶曆新政"。後病死,卒諡文正。

范仲淹工於詩詞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內容,文辭秀美,氣度豁達;且其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經他薦拔的一大批學者,為宋代學術鼎盛奠定了基礎;他倡導的"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思想和仁人志士節操,是中華文明史上閃灼異彩的精神財富。范仲淹亦被朱熹譽為是有史以來天地間第一流人物。

盤點中國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五大才子,你對他們都瞭解嗎

二、周瑜

字公瑾,三國時期吳國名將,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長壯有姿貌",精音律,多謀略,人稱"美周郎"。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欲併吞江東,大都督周瑜揚長避短,火燒赤壁,"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名震華夏。後圖進中原,不幸早逝,年僅36歲。

周瑜文采超群,性情寬宏,雍然大度:"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文武雙全,雅量高致,精於音樂,時有謠諺道:"曲有誤,周郎顧"。

盤點中國歷史上文武雙全的五大才子,你對他們都瞭解嗎

一、諸葛亮

字孔明,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戰略家、政治家、外交家、思想家和發明家,人稱"臥龍"。

公元207年,劉備"三顧茅廬"於襄陽隆中,諸葛亮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對》,"足不出戶而知天下三分"。公元223年,後主劉禪即位,諸葛亮受封武鄉侯,勤勉謹慎,事必親躬,賞罰嚴明。

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加強戰備。公元227年,上疏《出師表》於劉禪,率軍出駐漢中,前後6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公元234年,終因積勞成疾,病逝於五丈原軍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嫻熟韜略,學識淵博,兼通天文地理,奇門遁甲。多謀略,善巧思,曾革新"連弩",造"木牛"、"流馬",推演兵法,作"八陣圖"。

千百年來,諸葛亮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其傳奇性的故事亦為世人所歌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