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巨大而無形的關係網,誰也逃不過!你必須要拿捏好!

這張巨大而無形的關係網,誰也逃不過!你必須要拿捏好!

從古至今,獲得成功的人不外乎兩個途徑:一是正道,一是偏鋒。


人從一出生起,就避免不了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

尤其是中國社會,人與人的關係很複雜,沒有人能逃得過這張巨大而無形的關係網。

我們也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說的就是人際關係這張大網的重要性。

好的人際關係,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重要條件。而人際關係不好,講真,很難有大的成就。

那如何經營好的人際關係,讓這張無形的大網發揮最大的價值,助力我們的人生?今天我們分享3條建議。


1.拿捏你要做什麼樣的人


在和人打交道的時候,首先想想自己要做什麼樣的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自己想做什麼樣的人,就會建立什麼樣的人際關係。

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


  • 第一種是硬漢。

別人不敢說的他說,別人不敢做的他做,這就是硬漢。做硬漢要承受很多的苦難,而且你不能變節。

做人應該有正義感,但是要小心被利用。如果你所知有限,又充滿正義感,就很容易被別人拿來當工具。

每一個時代都有硬漢,如果說真的拿捏合理,就會流芳百世,否則就是無謂的犧牲。

  • 第二種是順民。

這類人,唯唯諾諾、聽話、保平安、少惹事。

老實說,不是硬漢,非要他當硬漢,他很辛苦;不是順民,非要強制他當順民,他也很痛苦。

  • 第三種是隱士。

不聞不問,免得生氣,反正都是別人的事,這種人既不會有什麼貢獻,也不會惹什麼麻煩。

一個人要做到對世事完全不聞不問是很難的。因為我們是社會的一分子,總希望參與社會事務,總需要有點作為,所以隱士其實不容易。

這張巨大而無形的關係網,誰也逃不過!你必須要拿捏好!

在這三種人中,做硬漢很辛苦,做順民划不來,做隱士也不容易。那怎麼辦?

好在中國人從來沒有走投無路的時候,既然三種人哪個都不好當,那就三合一。

在中國文化中,除了“孝”以外,還有個重要的觀念就是“合”。中國人之所以聰明,就是能把所有的東西都合在一起考慮。

我們儘量當順民,但是偶爾也會當硬漢,必要的時候又可以做隱士,這種人就是隨遇而安。

領導看得起我,那我就當硬漢;領導看不起我,我就當隱士,反正我講的領導也不聽;領導對我一般,那我就當順民。

我們常常是看你對我怎麼樣,才決定我如何對你。這是每個人可以自己選的。

每個人要建立自己的價值觀,把自己的價值觀發散出去造成一種磁場,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頻率相同的人就是志同道合的人,這個就是所謂的緣分。

2.學會處理和自己的關係


要想和別人搞好關係,首先要同自己搞好關係,要能夠接受自己。

只有接受自己的人,才能使自己的身心得到充分的發展,因而獲得和諧的人際關係。

你跟自己相處不好,就不會有人跟你處得好;你跟自己處得好,別人才會跟你處得好。

所以,人要首先了解自己,跟自己相處好,而不是隻看到別人。

每當面對著鏡子的時候,問問自己對鏡中人究竟是愛是恨?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大概很少有人會喜歡你。

可事實上就是有大部分人不喜歡自己,總覺得自己這兒長得不好看,那兒也長得不好看。

要改變別人只有一個辦法,就是改變你自己。改變自己不是說去整容,而是接受你自己。

當你哪一天接受了自己,就跟自己相處好了,那時你會發現,所有的人慢慢地都跟你處得很好,都開始接受你了。

這張巨大而無形的關係網,誰也逃不過!你必須要拿捏好!

憎惡自己的人,必然也憎惡別人。

不能接納自己的人,情緒常常不穩定,不是有意表現優越,便是相當自卑,別人當然很難接受。

如果發現自己的人緣不好,不妨反省一下自己和自己的關係如何。先調整自我關係,然後改善人際關係,才是有效的途徑。

人具有相當程度的自主性,這是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最主要的差異。

既然人能夠自主,一切由自己決定,當然要由自己承擔所有的責任。換句話說,一切言行,事實上都要先通過“自己”這一關。

但是,接受自己必須在合理的範圍內,過分地愛自己,有時會成為可怕的自戀狂。

這種人不但不能欣賞別人的優點,而且從不懷疑自己很可能具有某些缺點,這是人際關係的大忌。

最好冷靜下來,客觀地反省自己究竟有哪些優點,又有哪些缺點。發現自己有缺點,只要實實在在努力去改正就可以了。

當然,也不要太過於在乎別人的批評,聽到不同的聲音,要先明辨是非,因為不同的人立場常常不一致。

憑良心,不討好,也不刻意為了凸顯自己的好而得罪人,這才是上策。


3.秉承實實在在做人的準則


中國人從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實實在在,做事要規規矩矩”,這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本原則。

中華文化一直強調“君子務實”,務實的具體表現為,做人重誠信,不傷害其他人,並且以誠的態度對待別人。

從古至今,獲得成功的人不外乎兩個途徑:一是正道,一是偏鋒。

以務實的方式來建立人際關係,屬於正道,用欺詐的方式來建立人際關係即為偏鋒。

循正道成功,才是實至名歸,值得敬重。因偏鋒而成功,不過是欺世盜名,並無多大價值,徒然惹人背後恥笑。

中國人厭惡權術,欣賞藝術,便是由於藝術才是務實、務本的方式與技巧。

好的人際關係離不開實實在在做人、規規矩矩做事,但只是實實在在做人,規規矩矩做事並不一定能成功,這只是基礎工程。

就像打地基一樣,地基穩,才能在上面建造高樓大廈,但地基並不等於高樓大廈。

這張巨大而無形的關係網,誰也逃不過!你必須要拿捏好!

務實只是本分,守本分之外,需要進一步持經達變,培養自己的隨機應變能力。

如何培養隨機應變能力?

最好是多看、多聽,先了解環境,再適應環境,然後再動腦筋改造環境,最後才有能力合理地創造環境。

多看、多聽、多問,並不一定只限於正面的、好的東西,對於那些負面的、不好的東西也要了解一下,這樣有助於防患於未然。

多看、多聽、多問,但要少說,因為言多必失。

貿然說出一些話來,固然痛快,卻也很快就要承受某些痛苦。胡言亂語,不但讓別人看不起,而且降低了自己的信用。

而少說也不意味著不說,否則就是矯枉過正。

當你看準了、想明白了,再說話,才會言必有中,每一句話都合理,這樣比較妥當,也會受歡迎。

所有的人事都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我們必須富於改善意識,運用精銳的眼光,發揮自己的智慧,不斷尋求改善。

換句話說,務實的同時必須適當地調整,使“本”穩固。

有所變還要有所不變,變來變去都能夠務實,才是人際關係牢靠的長久之道。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不進則退的,不會一直停留在那裡。就好像一株幼苗,需要時時澆灌才會茁壯成長,否則就會枯死。

因而如果不能隨時注意調整、維繫,這張網只會轉壞,不可能轉好。

所謂調整維繫,就是不斷根據具體的情境,拿捏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先力求改變自己,別人才會隨之改變。

而且,無論何地何地,都要踏踏實實為人處事,慢慢提高自己的聲望。

這樣的話,想沒有好人緣都難!不信你試試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