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鎮隨機檢測後發現三分之一的人有病毒抗體說明什麼

《波士頓環球報》17日報道,麻省綜合醫院近日在波士頓北部小城切爾西進行匿名調查。經提前通知後,於14日及15日在街頭隨機抽取200位志願參加居民的血液樣本,進行新冠病毒抗體快篩檢測。

美國小鎮隨機檢測後發現三分之一的人有病毒抗體說明什麼

結果顯示,200人當中有64人的抗體檢測呈陽性。這意味著他們此前已經感染過新冠病毒。約一半的參與者承認,過去一個月出現過至少一種新冠肺炎症狀。

研究人員透露,挑選出的這200人之前都沒有接受過核酸檢測,絕大部分人似乎身體狀況良好。考慮到匿名調查的形式,醫生們無法把最新結果告知那些測得陽性的人。

切爾西市長托馬斯·安布羅斯諾形容,這一數字是個“令人清醒”(sobering)的結果。但他對此並不意外,認為反映了核酸檢測不足的事實。

研究發起人、麻省綜合醫院病理科的約翰·拉弗雷特表示,這一結果“喜憂參半”。

“壞消息是,切爾西的疫情正在肆虐(raging epidemic),很多走在街上的人都不知道他們攜帶病毒,可能會傳染給家人。”

不過醫療專家也提醒,產生抗體並不意味著對病毒完全免疫。安布羅斯諾透露,很多切爾西市民本來也從事醫療衛生和護理行業的工作。

研究人員希望在其他城市也建立新的抗體測試點,並獲取被測試者的身份,以通知他們結果。

對於這個結果大家認為能說明什麼問題呢?如果是一個月前就做了這項工作又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