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名系列:從樂安亭到樂亭(一)

唐山地名系列:從樂安亭到樂亭(一)

唐山地名系列:從樂安亭到樂亭(一)


周景寶


樂亭縣,金置,治今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樂亭鎮。"元初,嘗於縣置溟州,尋廢"。(1)後隸平灤路、永平路,為灤州領縣之一。明屬平灤府、永平府,亦為灤州之領縣。清沿明制,初隸灤州,雍正末直屬永平府。民國初廢府置道,又歸直隸省渤海道、津海道。1928年9月直屬河北省。1949年8月隸屬河北省唐山專區。1970年唐山專區改稱唐山地區,樂亭縣屬之。1983年5月實行市管縣體制後,樂亭縣劃歸唐山市。

置縣之前,樂亭地域歷史的文字記載較少,幾乎是空白。目前能夠見到的三種明清樂亭縣誌(明萬曆天啟《樂亭縣誌》、清乾隆、光緒《樂亭縣誌》)中,只在乾隆《樂亭縣誌》卷二"職方下·世紀"篇內,對建縣以前的歷史,多有記述。志書編纂者從其它諸多史書中,輯出許多史料,計有唐虞2條,三代(秦附)11條,兩漢31條,晉39條,南北朝16條,隋9條,唐(後唐、五代附)40條,宋(遼、金附)13條(至建縣前)。

(2)這些史料連篇累牘,範圍涵蓋了中國北方的大部地區,但與樂亭地域有關的卻寥寥無幾。樂亭前賢史夢蘭在編纂光緒《樂亭縣誌》時,就一針見血地指出:"《舊志·世紀》一篇,援引極博,而未免泛而無當"。(3)後在卷三"地理志下·記事"欄中,史夢蘭亦作了精簡,"茲謹擇志載之無悖於史及史事之切於斯地者,循世編次"。(4)現在,我們在光緒《樂亭縣誌》中見到的只有21條了。

本文將幾種史籍、史志中的部分零星記載,連綴在一起,從樂安亭、樂安城、樂安鎮,再至樂亭縣,對樂亭建縣以前的史事試圖作出一些探索。囿於水平,錯誤之處,在所難免,尚希專家學者教正。

一、樂安亭

1999年2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山海關歷代舊志校注》,其中收入了清乾隆、光緒、民國三種《臨榆縣誌》。在民國《臨榆縣誌》卷之七"輿地編(三)"中的"古蹟·海陽城"條目下,有一段引文:


《水經注》:濡(濡音乃官切,即今灤水。)東南過遼西海陽縣,又經牧城南分為二水,北水謂之小濡水,東經安樂亭北,東南入海;濡水南流,經安樂亭南與新河故瀆合,今濡水經郡城西境,而海陽當安樂亭上游,然則今之海陽,非古之海陽也。(5)


再查光緒《臨榆縣誌》卷之八"輿地編(三)","古蹟·海陽城"的按語與上述民國《臨榆縣誌》的這段按語文字完全相同,只有兩處標點有異。(6)顯然,民國志沿襲了光緒志。

舊志抄襲前志,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從光緒、民國《臨榆縣誌》中引用的、今人整理、標點的引文來看,這段文字是屬於《水經注》原文,應該沒有版權糾紛。

引文中三次提到的"安樂亭",今已無考。是否有誤?《水經注》的各種版本,可謂是"充斥天下",非常容易得到。為了核實,我們只看一種權威的版本即可。

2007年7月,中華書局出版了著名歷史地理學家、酈學研究泰斗、浙江大學終身教授陳橋驛先生(1923—2015)的《水經注校證》,在卷十四中可以找到"濡水"的這段原文(經文采用小四號字體,註文採用五號字體,以示區別):


(濡水)又東南過海陽縣西,南入於海。……濡水又逕故城南,分為二水,北水枝出,世謂之小濡水也。東逕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流,逕樂安亭南,東與新河故瀆合。(7)


據此可知,原來不是"安樂亭",而是樂安亭。

古人在引用古籍時,多不註明出處。有的根據古語加以融化,不完全用其字面;也有的將其略加改變,直接將古語作為自己的話;還有的採取模仿古語的句式。這些都不一而足,亦無可厚非。但對於羼入原著中的後人話語,如上引"今濡水經郡城西境,……非古之海陽也",應該甄別、註明才是。

那麼,樂安亭又是怎麼回事?

亭是"秦及漢代隸屬於鄉的基層行政機構。亭原為軍事、交通需要而設,後兼管一亭部之政事。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西漢全國亭數為二萬九千六百三十五,大率十里為一亭,十亭為一鄉"。

(8)亭有都亭和野亭之分,居郡、國、縣、道治所域內的為都亭,其餘皆為野亭。(9)亭,古代縣以下的地方基層行政機構。始於秦、漢。是鄉以下的建制,十里為一亭,十亭為一鄉。亭有亭長,掌管治安和停留旅客。設於城內的稱都亭,設於城門的稱門亭。《漢書·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東漢後漸廢,隋、唐時已不復存在。(10)

漢代的一鄉、一亭、一里應是多少戶或多少人口呢?

據清代學者俞正燮(1775—1840)《癸巳類稿》卷十一中"少吏論"條:"漢則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百家裡魁,千家亭長,萬家鄉三老、嗇夫,其法仿於《管子》。"(11)粗略地說,一鄉是萬戶,一亭是千戶,一里是百戶。筆者初步認為,當時每戶平均人數約為5人,這樣,一亭千戶,已是5000人口了。如果樂安亭確係漢代所置,其管轄人數亦只有5000左右。

大約從乾隆初年始,在樂亭縣就一直流傳著"王莽更郡縣為亭,是樂亭得名之始"的說法。如1939年8月,(偽)新民會出版發行了《河北省樂亭縣事情調查》一書,在第一章"總論"第二節"縣之歷史"中,就有:"漢制百里為縣,不及百里者為鄉為亭。平帝元始四年,王莽改易郡縣,以亭為名者,三百有六十。故地理志曰:'改臨樂縣為樂亭',是為樂亭得名元始"。

(12)再有,1997年5月編印的《樂亭縣誌稿譯編》在第二章"建置"第二節"考辯"裡寫道:"漢元始四年王莽改縣為亭,以應符瑞。郡縣罷置改易,史不能記,邑名為亭或始於是時"。(13)甚至到了公元2010年,還有當地學者著述"樂亭歷史悠久。漢制不足百里為亭,始得名為'樂亭'"。(14)

上述傳說,史夢蘭早在光緒《樂亭縣誌》卷一"地理志上·沿革"與光緒《永平府志》卷二"沿革表"中已有辨正:"臨樂,漢屬渤海,去此當八九百里,其時平原郡之富平,莽亦改名樂安亭。今以新莽所改臨樂之樂亭為據,豈新莽所改富平之樂安亭亦可據乎?至所云東漢以後轉為樂安,或隸北海,或隸漁陽,尤為疏舛。"(15)

持"百里為縣"與"不足百里為亭"者,或許是將所謂的"裡",理解成為今天的長度單位了。按:裡,實有多義,除了長度、姓氏、憂傷外,還有宅院意,即民戶居處與商賈聚居處。只是古代文獻中的"裡",所居家數不一,時有變更。現代漢語中的"里巷"、"里弄"等,即指小街小巷小衚衕,與古義相仿。

對於王莽所易郡縣名稱之事,歷史學家、歷史地理學主要奠基人譚其驤(1911—1992)在《新莽職方考》中作了精確考證:


元始五年,莽始以經義更州名,分界凡十二州。……並稍增置郡縣,迄於天風元年,總有郡一百二十五,今可考者一百一十六。縣二千二百三。今可考者一千五百八十五。大郡至分為五郡,今可考者僅一郡分為二三。縣以亭為名者三百六十。今可考者一百一十二。(16)


在這360個以亭為名的縣之中,有青州河平郡的富平縣,改為樂安亭(17),幽州迎河郡的臨樂縣,改為樂亭。(18)

查《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富平縣,屬平原郡。治所在今山東惠民縣東四十里桑落墅鎮。成帝徙封張安世孫張延壽為富平侯,即此"。(19)再查臨樂縣,"治所在今河北南皮縣東南"。

(20)由此可知,漢代的富平與臨樂,與偏居海隅的樂安亭(樂亭),距離尚遠,不能混為一談。牽強附會之事,歷代皆有,並不少見。王莽所更改的360個含有"亭"字的地名,如"樂亭"、"樂安亭"等,與今樂亭縣無涉;今樂亭縣之得名亦與此無關。光緒初年,史夢蘭已辨明此事,後人不察,仍將錯就錯,以訛傳訛,即誤人,又誤己。每念及此,令人感慨系之。

從王莽改制到酈道元《水經注》問世,中間已有五個世紀。北魏時期,秦漢的舊置大多已經廢除不見,或許有些鄉、亭、裡的遺存尚在,遺蹟猶存,被酈道元寫入了《水經注》。

北朝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約470-527),北魏范陽涿縣(今河北涿州)人,字善長。太和十八年(494)以尚書主客郎隨孝文帝北巡,沿途考察懷朔(今內蒙古固陽縣南)、武川(今內蒙古武川縣西)、撫冥(今內蒙古四王子旗東南)、柔玄(今內蒙古興和縣西北)等鎮和陰山(今大青山)一帶地理情況。……好學博覽,留心考察水道變遷和城邑興廢等歷史地理現象。為《水經》作注,約北魏正光三年(522)撰成兼具文學價值的地理鉅著《水經注》四十卷。(21)"(酈)道元好學博覽,廣覽奇書。足跡所至,大致從長城以南,到秦嶺、淮河以北","(《水經注》)很多材料是實際調查所得"。

(22)

或許是受《水經注》的影響,《樂亭縣誌稿譯編》認為:"北魏時,海陽仍故,縣境亦仍故為樂安亭。……北齊天寶七年省海陽入肥如,是縣境析置無定,樂安亭是否屬肥如不可考。"(23)韓湘亭先生所說的"縣境析置無定",是為高見。

光緒《樂亭縣誌》卷二"地理志中",有"樂安舊鎮"條目:


《水經注》雲:"濡水分為二,北水枝出謂之小濡水,東徑樂安亭北,東南入海。濡水東南流徑樂安亭南,近質水道。"縣中古蹟,此最明確。今城東北二里有舊鎮莊,俗作救陣,誤。(24)


1994年10月出版的《灤河志》,在引用了《水經注》裡的那段註文後,直接註明:"樂安亭,今樂亭東北2公里"。(25)

史料記載酈道元的足跡所至,已遍及長城以南。也就是說,酈道元沿途考察水道變遷,或許來到過灤河下游的樂安亭。樂安亭就在今樂亭縣城東北二里的救陣片村附近,是毋庸置疑的。

————————

(1)(清)穆彰阿、潘錫恩等篡修:《大清一統志》續修四庫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279頁。

(2)(清)陳金駿編纂:《乾隆樂亭縣誌》明清樂亭縣誌點校,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43—153頁。

(3)(清)史夢蘭纂,遊智開等修:《光緒樂亭縣誌》中國方誌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69年,第147頁。

(4)(清)史夢蘭纂,遊智開等修:《光緒樂亭縣誌》中國方誌叢書,第147頁。

(5)高凌霨纂修:《民國臨榆縣誌》山海關歷代舊志校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85—886頁。

(6)(清)高錫疇纂修:《光緒臨榆縣誌》山海關歷代舊志校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539—540頁。

(7)(北魏)酈道元著,陳橋驛校證:《水經注校證》,中華書局2007年,第347頁。

(8)鄭天挺等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第2625頁。

(9)徐連達主編:《中國官制大辭典》,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年,第445頁。

(10)陳高春主編:《中國古代軍事文化大辭典》,長征出版社1992年,第899頁。

(11)(清)俞正燮撰,塗小馬、蔡健康、陳松泉校點:《癸巳類稿》二,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71頁。

(12)陳佩編輯:《河北省樂亭縣事情調查》複印本,(偽)新民會中央指導部出版部1939年,第2頁。

(13)樂亭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樂亭縣誌稿譯編》,1997年內部印行,第23頁。

(14)樂亭縣《呔商之路》編寫組編:《呔商之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第1頁。

(15)(清)史夢蘭纂,遊智開等修:《光緒樂亭縣誌》中國方誌叢書,第53頁;(清)遊智開修,史夢蘭纂:《光緒永平府志》秦皇島歷代志書校注,中國審計出版社2001年,第161頁。

(16)譚其驤著:《長水集》上冊,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50頁。

(17)譚其驤著:《長水集》上冊,第66頁。

(18)譚其驤著:《長水集》上冊,第77頁。

(19)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第2626頁。

(20)史為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第1854頁。

(21)鄭天挺等主編:《中國歷史大辭典》,第1504頁。

(22)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中國歷史》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2年,第954頁。

(23)樂亭縣地方誌編纂委員會:《樂亭縣誌稿譯編》,第23頁。

(24)(清)史夢蘭纂,遊智開等修:《光緒樂亭縣誌》中國方誌叢書,第121頁。

(25)水利部海河水利委員會海河志編纂委員會:《灤河志》,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52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