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縣雲陽鎮趙名揚:桃花園裡的駐村第一書記

在南召縣雲陽鎮的東北角坐落著一片美不勝收的萬畝桃園,桃園深處總能看見一個身影從容地忙碌著。今年是南召縣檔案局趙名揚同志來到雲陽鎮唐莊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第5個年頭。5年來,唐莊村的貧困發生率從65.88%降至1.14%,桃花節人氣爆棚,品種桃聲名遠播。趙名揚與唐莊村“兩委”班子一同奮力書寫了一份無愧於黨和人民的優秀答卷。

南召縣雲陽鎮趙名揚:桃花園裡的駐村第一書記

將心比心的貼心人

從起初不被信任的“縣裡來的人”,到現在所有唐莊村民都讚不絕口的“自家人”,回顧這5年的“第一書記”生涯,趙名揚感慨萬千。要問秘籍,唯有八字:將心比心,以心換心。趙名揚深知,每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問題背後都關係到百姓的切身利益,只有將心比心,輔以精準的政策和接地氣的表達,才能把群眾工作做實做細做好。

面對群眾糾紛,不是感情用事亂表態,而是感性理性並舉,體諒各方苦衷,陳述利害、巧妙化解;面對群眾的合理訴求(如討薪、大病救助等),想盡一切辦法為群眾排憂解難,即使最終不能圓滿解決,也應耐心細緻地向群眾講明白“為什麼”,爭取群眾的理解支持。想幹事的自覺,加上善幹事的能力,成就了這位桃花園裡有口皆碑的“第一書記”。

南召縣雲陽鎮趙名揚:桃花園裡的駐村第一書記

黨建引領促脫貧

“要把扶貧開發同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真正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堅強戰鬥堡壘。”趙名揚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於黨建扶貧的重要論斷,駐村以來,他圍繞建強村班子、帶活黨員隊伍狠抓黨建工作,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脫貧攻堅步伐。多次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研究黨務工作,切實提升黨組織服務能力;定期組織“兩會一服務”、“四聯兩聚”等活動,融洽黨群幹群關係,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七一”慰問老黨員、每月5日黨員義務勞動等一個個充滿巧思的善舉溫暖人心……

2018年,趙名揚帶著村兩委班子籌資60餘萬元興建了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和文化廣場。這幢暖黃色的兩層小樓內別有一番天地,棋牌室、觀影室、檔案室等14間功能區室乾淨明亮,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唐莊村在這裡推出了 “兩會一服務”、“四聯兩聚”、“多彩黨課”等一個又一個精彩的黨群活動,極大豐富了村民們精神世界,同時也為脫貧攻堅注入了強大的內生動力。

為“致富果”保駕護航

如今的唐莊已是南陽市知名的品種桃種植專業村,品種桃種植多達5700餘畝,輻射帶動周邊7個行政村連片種植桃樹11000畝。不過,在趙名揚剛進村的2015年,唐莊大桃的名號還未打響。雖然唐莊自然條件得天獨厚,但是品種桃種植和銷售還存在許多後天短板:村內僅有的一條不足3公里的公路,無法滿足銷售運輸的需求;每逢旱年,桃樹用水便無法充足保障;缺乏正規的交易大棚和冷庫,嚴重影響了桃子的保鮮,桃農銷售的積極性受損;銷路有限,知名度不足。

找到問題就一鼓作氣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趙名揚下定決心要清除“致富果”種植和銷售路上的所有障礙。他同時瞄準修路、水利、交易大棚、冷庫工程,統籌安排、同步發力。五年內,共引資1200餘萬元拓寬、硬化、延長、綠化道路,打開品種桃遠銷省內外的“最初一公里”。組織新修橋樑和打井工程,加固水庫、治理河道,為品種桃種植保證充足的灌溉水源。籌資18萬元,新建5個品種桃交易大棚,有效解決桃農賣桃被曬、積極性受損問題。協調34萬元資金建成冷庫1座,大桃從此保鮮無憂,並且通過租賃冷庫方式,增加集體收入,實現雙贏。先後舉辦四屆桃花節、開辦專業淘寶網店、巧用新媒體運營,趙名揚在雲陽鎮黨委政府的指導下不斷摸索銷售新路子,盡心竭力為唐莊品種桃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南召縣雲陽鎮趙名揚:桃花園裡的駐村第一書記

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惠民生的實事,一樁樁夯基礎、做鋪墊、利長遠的好事,唐莊村民記在心裡,提起這位能幹的第一書記,大家都頻頻豎起大拇指。

“我早已把他們當成了我的家人,看著他們一家家過上好日子,我就有成就感,付出的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面對優秀駐村工作隊、先進個人、優秀第一書記、優秀工作隊長、省電臺報道等諸多榮譽,這位年過半百的幹部只是謙虛地微笑著。在趙名揚眼中,給予是相互的。他幫助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同時,群眾們也給予了他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這比任何榮譽都要寶貴。

把小事做好,把好事做實,把實事做久,是趙名揚始終恪守的工作信條。一路艱辛、一路收穫,在經歷過酸甜苦辣的奮鬥過後, 這位將汗水揮灑在桃園深處的第一書記更加堅定了“實實在在給老百姓乾點實事”的價值追求和奮鬥方向。(記者 劉振偉 通訊員 朱曼青 李偉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