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本書帶你走進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世界 | 書單推薦

東野圭吾早期的寫作風格是本格推理,代表作有《放學後》、《嫌疑人x的獻身》等等。 日本的「本格推理」,源自歐美的「古典推理」,是推理小說的一種流派。

本格推理信奉邏輯至上,以揭開推理謎題為主,側重離奇的情節設計與精巧的陷阱計謀,通過邏輯推理來推動情節發展。這與注重寫實的社會派相對。

6本書帶你走進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世界 | 書單推薦

除了最正統的本格推理,在偵探小說的黃金時代過去後,又出現了很多流派的變革,例如追求恐怖詭異閱讀效果的變格派、著重刻畫艱苦環境與暴力場面的硬漢派、揭示社會現狀的社會派等等

東野圭吾的偵探系列

在西方偵探推理中,埃德加‧愛倫‧坡塑造了第一個業餘偵探杜賓;在柯南·道爾的偵探小說裡,有福爾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有波洛和馬爾普小姐。

而在東野圭吾出版的推理小說作品中,也有一些重要的偵探角色,例如加賀恭一郎。加賀警官在辦理案件的過程中,也在尋找著自己的至親之人,探尋著屬於他的一段真相。每部小說都有自己的主線劇情,偵探人物的塑造同時也在豐富著副線的推理故事。

6本書帶你走進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世界 | 書單推薦

在上圖中,按照故事順序梳理了東野圭吾作品的推薦閱讀順序,具有數字標註的是評分較高的內容。讀者不一定要按照出版順序進行閱讀,可以先從口碑較好的推理小說入手。

在東野圭吾的作品中,經常出現一些人性的溫情與殘忍交錯糾纏的故事情節,這篇書單推薦了其中6本,跟隨著緊張的劇情層層遞進、揭開謎題,走進東野圭吾的詭譎卻又溫情滿滿的推理世界。



沉睡的人魚之家

6本書帶你走進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世界 | 書單推薦

《沉睡的人魚之家》是東野圭吾的一本非典型推理小說。這不是一本尋找真兇或者真相的偵探推理,但卻高潮迭起。燻子的女兒瑞穗因為一場意外,只能永久地維持腦死亡的狀態,在這世間只剩下了靜如處子的美。

目前醫學上判定死亡,以心臟死亡為標準的。如果說這是一本推理,那麼它要探討的,是這樣一個問題:腦死亡的女兒是否真正死亡了? 它們之間的界限又在哪裡?

燻子覺得,只要在生活中感受這些小小的喜悅和快樂就好,不要奢望太多,只要和今天相同的明天能夠來臨,就要感到滿足。

當女兒已經處於腦死亡的狀態,你無法得知她時候願意以這樣的一種狀態繼續活下去,就像你沒辦法問一個人是否願意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倘若一個人的靈魂變成了薛定諤的靈魂,那它生與死到底由什麼來判定呢?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燻子瘋狂到要用法律來界定女兒是否已經死亡,最後卻平靜地接受了這一切。看起來好像是因為奇蹟的發生平撫了她的心境,但是仔細一想又何嘗不是燻子對自己的放過呢。

另一方面,燻子對女兒的執著,在腦死亡的界限下卻使得她的本意模糊不清。她對女兒無微不至的照顧,究竟是打心底覺得女兒依舊活著的,還是僅僅是為了自己的私慾,為了滿足自己,證明自己是對的,證明自己付出的真情沒有白費。

在最後的葬禮上,燻子拒絕讓醫生解剖女兒的大腦,讓我覺得頗為奇怪,都能豁出去把刀刺進女兒的胸膛來尋求一個判斷,這裡卻不願意知道女兒是否真實地活著。

唯一確定的是,持續煩惱這件事有它的意義,而且煩惱的方式也必定會改變。

這本書表面蘊含著希望,其實現實依然是令人絕望的。 正如東野圭吾所言,直到小說發佈都不能確定寫出這樣的小說是否是好的。 沉睡的也許不止是瑞穗,還有燻子。


惡意

6本書帶你走進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世界 | 書單推薦

《惡意》是東野圭吾口碑極好的作品之一。暢銷作家在出國前一夜被謀殺,兇手對此供認不諱。但加賀警官注意到同樣作為作家的兇手有日記的習慣,並且兇手恰好把兇案發生前的事情都記錄了下來,於是他借來這一本手記進行閱讀。天才只有一個,在記錄中看似名作家的死者,背後卻有兇手這個「影子作家」伴隨左右,真相到底為何?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在看《惡意》之前,我以為是跟電影《搜索》差不多的故事,作家的死引來人們對陌生人的惡意,並對此趨之若鶩。但沒想到故事剛好相反,而且這種惡意竟然是來自從小到大一起長大的人。

青少年時期,你之所以討厭日高,理由之一恐怕是你母親不自覺流露出的那份輕蔑,我想這有必要澄清一下。

加賀拿到了兇手的記錄,其中有一個不經意的點成為了案件的突破口。兇手不惜一切,利用層層偽造的物證對調查進行了刻意的引導。到底是的多大的惡意,才能上一個人賭上一切,不是為了竊取他人的人生果實,而是想要汙名化自己嫉恨的人的一生。

不過,有一次他曾經親口對我說過:「老師和學生的關係建立在一種錯覺上。 老師錯以為自己可以教學生什麼,而學生錯以為能從老師那裡學到什麼。 重要的是,維持這種錯覺對雙方而言都是件幸福的事。 因為若看清了真相,反而一點好處都沒有。 我們在做的事,不過是教育的扮家家酒而已。」

最殘忍的報復就是想要瓦解他人的存在,而這一切都源於人發自內心莫名的「優越感」、「輕蔑感」,看不起別人,甚至僅僅是看別人不順眼。而這種「惡意」也會導致「校園暴力」。只是來源於「不知道為什麼,我就是看他不爽」,妄圖擾亂他人內心秩序的不善良就是最大的惡意。


新參者

6本書帶你走進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世界 | 書單推薦

「新參者」在日語中的含義就是新來的人,在這裡指的是加賀。在《新參者》中,加賀作為辦案警員剛來到日本橋地區,因為是當地的新人,在辦案過程中慢慢與當地人熟悉了起來,充分體現了他的辦事風格。不斷地跟當地居民們溝通,注意細節,也會因為細節而調整自己的調查方向。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在調查的過程中,追尋兇手殺人動機,同時也發現了很多鄰里之間的矛盾、婆媳關係等等瑣碎的事情,但是縝密的加賀同時也有著柔弱的內心,不會輕易下判斷,而是層層索驥,向著真相慢慢靠近。

加賀稍加思索,輕輕搖了搖頭。「 我不能說,這是調查的秘密。」

這應該是唯一一部以加賀為重點而進行小說編寫的作品,尤其是小說名字就與加賀相關,而在其他小說里加賀是作為辦案警官的視角出現,雖然有描述他的辦案風格,卻很少提及他的內心。

「我的確疼愛兒子,而且對這點很有自信。 但疼愛和重視不一樣。 所謂重視,是考慮孩子的未來,不斷為他做出最好的選擇,我卻沒能那麼做。 我只是為自己有了一個可以傾注愛的對象而極其高興。

但在這部小說中,東野圭吾在裡面套了很多個小故事,每個人都因為自己對親人的愛而做了不同的決定,使得人們生活走向了不同的結果。有的是因為多年的誤會導致不和睦,也有人因為決裂後卻依然偷偷關心著對方。

不論以什麼方式,能夠傾注自己的愛,也是人們的一種追求。其他小說中可以看到加賀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便離家出走了,從此在他人眼裡跟父親的關係格外生疏。在這一部小說中,加賀終於解開了他一直以來的心結。

解憂雜貨店

6本書帶你走進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世界 | 書單推薦

如果說《沉睡的人魚之家》在探討「腦死亡」這件事,在探究女兒瑞穗到底算不算死亡,而作為推理內容。那麼《解憂雜貨店》則完全跳脫了推理,最後謎題也變成了奇幻。

人與人之間情斷義絕,並不需要什麼具體的理由。 就算表面上有,也很可能只是心已經離開的結果,事後才編造出的藉口而已。 因為倘若心沒有離開,當將會導致關係破裂的事態發生時,理應有人努力去挽救。 如果沒有,說明其實關係早已破裂。 所以那四個人誰也沒有挽救披頭士樂隊,就像看客一般,眼睜睜看著船隻沉沒。

故事發生在浪矢雜貨店,小偷三人組溜進空無一人的雜貨店,想要偷點東西,沒有得到意外之財,卻發現了來自其他時空的諮詢信件,在疑惑過後,三人認認真真地回覆了幾封。

這些信件充滿著人生各個階段的選擇,有人想要實現夢想卻因現實而躊躇,也有人要在情感與前途之間進行抉擇。由於時空是錯亂的,諮詢信件對他人人生造成的巨大影響也在時間跨度之間凸顯了出來。

我用老頭子的想法反覆思索了你特地寄來一張白紙的理由。

在看書的時候代入了《勝者即是正義(Legal High)》中管家大叔的形象,書的尾聲真是令人溫馨得淚目。不得不說東野圭吾最後都能把所有的線索聯繫到一起。 還是很喜歡這個故事,平凡人的煩惱諮詢,甚至出現大惡大善的故事起伏,最後都在浪矢雄志真摯而平實的日常舉動,善良而寬廣的心胸中化解開。

紅手指

6本書帶你走進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世界 | 書單推薦

在《紅手指》也出現了東野圭吾的經典佈局,把兇手安排在第一幕,甚至直接告訴你兇手是誰。兇手犯案後毫無悔過之心,甚至沒有清理犯罪現場,也沒有逃之夭夭。

紅手指中的家庭設定,像是《惡意》裡霸凌同學的男孩家庭的延伸,父母堅持認為自家的小孩是善良的,堅決否認事實。在《紅手指》中,母親不僅偏袒小孩,還不讓他遭受任何的衝擊,讓他繼續過往常的日子,而把後果拿給自己和丈夫承擔。 這也正正好好符合犯罪人的預期,正因為有母親的溺愛,才讓他隨隨便便地犯下了如此罪行。

這番話確實讓昭夫覺得直巳有點不對勁。 但他也沒有什麼好的解決辦法,或者說即便思考也是白費工夫。 因為聽到始料未及的情況後,他就陷入混亂。 比起思索該如何應對,他更願去祈禱那種事不要發生。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本書的前半段花了很重的篇幅去描述這樣的一個父親,與妻子的結合是因為年紀剛好到了,在婆媳之間也連一點調和的作用都沒有起到,因為怕麻煩而乾脆站在了強勢的老婆一方。

懦弱的父親,在每個時刻都不敢做選擇,卻在隱瞞兒子罪行上變得強硬起來。

故事在一開始便有暗示,自己的母親與妻子關於兒子斷奶的問題上有分歧,導致妻子索性不跟男方家庭來往。 看慣了《坡道上的家》這一類日劇,第一反應是不怎麼管事的老公與婆婆指手畫腳,對新世代的女性養育觀念有衝突,卻沒想到是剛好相反的事情。

必須記住的是,越是老年人,或者說正因為是老年人,內心常常會有不可平復的傷痕。 治療的方法有許多,周圍的人不能理解。 所以我覺得,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尊重。

本書還探討了「老年痴呆」這一話題,男方的父親幾年前患上「老年痴呆」後過世,沒多久母親也得了相同的病症。小時候的世界是很好,但如果「老年痴呆」把你成年後的長期記憶抹去,讓你回小時候你願意嗎?

白夜行

6本書帶你走進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世界 | 書單推薦

《白夜行》是東野圭吾經典的一部本格推理小說,幾乎可以說沒讀過《白夜行》就沒讀過東野圭吾。

以下內容含有劇透。在白夜行中,東野圭吾塑造了非常經典的兩人相依的形象。不同於相依為命的兩個人,白夜行中的男女主角在人生的長河裡逐漸地拉大了彼此的距離。

我的天空裡沒有太陽,總是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雖然沒有太陽那麼明亮,但對我來說已經足夠。憑藉著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當成白天。你明白嗎?我從來就沒有太陽,所以不怕失去。

一個冷漠地在黑暗裡生根,一個卻可以擁有自己的完美生活。但對於後者來說,前者卻是她在白天行走的發光體,仰仗著他的光芒她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中結結實實又優雅地走下去,即使付出的代價巨大。

她明白了和心愛的人在一起的喜悅,曾經擁有的東西被奪走,並不代表就會回到原來沒有那種東西的時候。

東野圭吾對於男主角亮司的描寫,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村上春樹在《神的孩子都跳舞》中的描述,也許日本作家對於這方面的描述都有點執著。

影視拓展

如果你對閱讀的興趣沒那麼大,那麼可以選擇觀看東野圭吾作品相關影視。他的熱門作品基本都有被翻拍,而且有的不止是電影還有電視劇。

6本書帶你走進東野圭吾的溫情推理世界 | 書單推薦

寫在最後

東野圭吾的推理作品具有強烈的個人風格,很少有懸疑推理包含在內,更多的是在探究人性與社會話題,於細微之處發現人間大惡。在《彷徨之刃》這本書中,也通過故事情節闡明瞭善與惡之間的距離。很多事情並不是非黑即白的,但是推理卻可以發現絕對的漏洞,或者不經意的情感流露。

犯人是誰? 用了什麼樣的殺人詭計——這當然是作品中必須存在的謎團,但是,我還想再創造出其他形式的意外性。 我最鍾情的意外性,要發生在故事的最後一行。 ——東野圭吾 《宿命》 前言

東野圭吾作為暢銷小說作家,知名度很高。閱讀他的小說可以作為整個推理作品大方向的一個入門。正如前文所提到的,推理小說具有多個流派,歐美跟日本推理的風格也大相徑庭。但從暢銷作家的作品入手推理世界,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