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華為不搞自主研發了,國產手機將會面臨什麼樣的局面?

Sing14k


你好,前華為員工來回答關於老東家的話題。

作為年銷售收入達8,588億元人民幣的跨國科技巨頭,華為自主研發的領域很廣,包括無線通信(包括5G、WiFi6等)、海思芯片、AI、自動駕駛、雲計算、物聯網、可穿戴設備、智能存儲、光網絡、光伏清潔能源......不算了,太多了。如果華為全面停止自主研發,可能對國產手機產生的影響,大約有如下一些可能。

高端手機芯片任人宰割

目前來講,能提供高端手機芯片的廠商有蘋果、高通、三星、華為海思,勉強把聯發科也算進來(去年發佈了高端5G芯片天璣1000),其中蘋果、三星和華為海思都是概不外賣,因此國產廠商嚴重依賴高通一家,如果後續聯發科可以持續供貨,那麼也可以作為備選。所以,中國手機廠商的芯片沒有一家大陸企業,高通和聯發科受美國和臺灣控制,隨時有可能撤走。

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海思的麒麟高端芯片不對外售賣,但是卻一直在震懾著高通,使其不敢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漫天要價,這間接幫助所有中國手機廠商減少了手機零件成本,從而從三星、蘋果手裡搶奪更多客戶。可以這樣說,全球三大真理是東風、白楊和民兵,芯片界的三大真理就是三星、高通和海思。

手機整體能力進化的更慢一些

這些年,手機的主要能力進化都是由頭部廠商推動的,2010年之前蘋果是絕對NO.1,喬幫主仙逝後,土財主庫克只懂得斂財,使得蘋果不再獨領風騷,反而凸顯出三星和華為在業界的重要引領作用,舉幾個現實的例子:

  • WiFi6

華為是WiFi6的主要貢獻者,正是華為持續多年的研發攻關,才使得WiFi6更快的商用普及,因此如果華為當年沒參與WiFi6標準的制定,那麼WiFi6往什麼方向演進、什麼時候商用都是未知數,這樣友商就很難在2020年就賣上支持WiFi6協議的手機。

  • 超級快充

華為在英國有個研發中心,人數不太多,但是都是一些高精尖的研究,其中有一項是關於石墨烯的。後來,華為開始嘗試借鑑石墨烯的思路增大手機充電功率,15W、22.5W、40W一路邁進,友商隨後也開始發力,步步跟進,最後甚至做到華為的充電功率還高,可喜可賀。

手機拼的是產業鏈,是大家一起玩,華為在前面跟供應商一起探路並催熟技術,其他友商借鑑相關技術一路追趕,這就是電子行業真實的現狀。

  • 反向充電

國產廠商中,華為是率先在Mate20Pro中引入“無線反充”的功能的,將支持無線充電的手機放到華為Mate20Pro的背面,你就會發現華為Mate20Pro在給這款手機充電,比如iPhone X。其實,它不光能給手機充電,還可以給任何支持QI標準的無線設備進行充電,比如你的無線鼠標,支持QI標準的飛利普剃鬚刀。隨後,友商也開始跟進,而且跟進的很順利,畢竟華為在前面躺過路了,相關的技術、模組都已經成熟,直接借鑑即可。

除此以外,像拍照、無線充電、手勢識別、3D建模等功能,國產手機裡面都是華為在前面引領,友商跟進,因此如果華為徹底放棄自研,友商就少了進化的參照物,進化的方向需要自己研究,部分模塊的供應鏈需要自己去催熟,進化的速度也會變慢,大家買到的手機就少一些炫酷的功能

綜上,華為在無線通信、麒麟芯片、手機功能上的大力研發投入,促進了新興無線通信技術的加速商用,間接震懾了高通不敢在手機芯片上過分壓榨中國手機廠商,同時也幫助催熟了更多手機產業鏈,大大減少了後來者試錯的成本,最終引領國產手機廠商以碾壓之勢走出國門。


科技民兵


是啊,華為手機已經並將繼續面臨著獨家海外被禁的局面,不免被擔憂自主研發的可持續性,也就難免直接聯想到國產手機未來的發展狀況。

關鍵是,華為正是由於自主研發,而不同於其他的國產手機廠商。

1 短期內:不差

我覺得,短期內、大概率,國產手機整體性的局面是:在國內市場上,華OV米仍然是四強,與蘋果手機構成五強爭雄的局面;在海外市場上,華為手機至少穩居銷量第三名,小米手機還是第四名。

其中,在國內市場上,國產手機四強各自大體上的結局如下。

華為手機仍然是第一名,很可能榮耀手機不再獨立成為連小米手機都弱於的1強了,華為手機的整體銷量倒是以榮耀手機為主,高端手機的銷量則會最終少於蘋果手機;

OV,照舊排在蘋果手機的前面;

小米手機,依舊排在第五位。

為什麼?性價比的力量,殊為現實,不可小覷。

現在,含有榮耀手機的國產手機五強,除了華為的高端手機這1強,全都是性價比,O與V全都依靠中低端手機在銷量上力壓蘋果手機,唯獨小米的性價比力量越來越小。

2 長期後:可喜

從長期看,由於長期擱置自主研發,華為手機的高端手機不再有名氣,幾乎是銷聲匿跡了,鴻蒙早已不再考慮切換為手機操作系統,這樣一來,作為副業的消費者業務在華為就不再是重要的經濟來源了,更談不上是最主要的。

其他國產手機,由於像現在一樣未能搭載華為芯片,只能在長期裡搭載買來的高通芯片,一如既往,一切照常。

焦點在於,長期後,華為由於不搞自主研發所落得的結局,會不會導致國產手機的科技水平款款都是平平無奇的?

應該不會,同樣是大概率。

長期後,儘管現在只有華為手機擁有的自主性關鍵核心技術到那時已經變成嚴重落後了,等於消失殆盡,肯定不再像現在這樣是國產手機中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1個點,也不能說國產手機就沒有1家在這個點上能夠與蘋果手機和三星手機PK了。

就眼下而論,這就要看大廠OPPO的芯片自主研發得怎麼樣了,取決於是否具有華為在自主研發上曾經具有的雄心、理念、執念。

自然,OPPO的芯片那時候若是達到了當前華為麒麟芯片的水平,手機成為銷量超過蘋果手機的全球第二名,估計也被禁GMS了,不過呢,OPPO應該會從現在起就同時考慮打造這個備胎,到時候就轉正了。

OPPO如果再同時對國產手機廠商銷售,於是,那時候國產手機的局面應該是比現在都要好。

何況,中芯國際的水平也很可能已經與臺積電不相上下了,這個方面也不用擔憂了。

更何況,那時候,中國半導體行業一定會有了大發展,很可能國產手機沒有了被卡脖子的隱患。

只是,在這個長長的時期裡,在那個時候到來前,高通的日子過得比華為搞自主研發時都滋潤得多多了,並且毫無顧忌,被養得腦滿腸肥。

3 思考中

我相信,國產手機對於華為因為搞了自主研發而遇禁仍行、遭壓照立都早就有了深深的思考,而思考,不是聚集於華為手機當前的最大賣點,而是自身的前途與命運。

當然,根本沒想在科技上做成技術領先、創新在先,只是能在體量上做大、在營收上做多就滿足了的手機廠商除外,不會這樣地思考。

國內手機用戶大多對華為手機的聚焦點,也不在那個最大的買點上。

華為不搞自主性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也會搞一些外圍和邊緣的技術研發,自然也就主要轉向買買買,換來的也許是解禁,然而,不再有光明的未來,前景黯淡無光,淪為平庸,更意味著屈服、投降,把初心置於腦後了。只能時不時地思憶起自己那曾經的技術領先、創新在先、開路在前、鏈結在中的過去,倒是可堪回首的。

顯而易見,不必擔心,華為不會不搞自主研發了!只會增長力度、增強廣度、增加深度,也就是在客觀上增大國產手機的研發力、品牌力、經濟力,同時,增漲國外手機還有國外軟硬件供應商的受制力。

更為重要的是,完全可以相信,華為不會是在孤獨發力。現在,至少有OPPO,將來,還會有另一個以至於幾個大搞自主研發的國產手機廠商,局面必定是越來越好,即便是僅僅為了自己發財,而之所以大搞自主研發,只因為,都看清了一旦做大做優做強也會被禁的局勢,不會以自己的意志為轉移。

回答完畢,感謝題主!


肇俊武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看看在手機行業,華為自研的主要技術有哪些:

  • 麒麟芯片
  • 鴻蒙系統
  • 照相機技術
  • 河圖地圖
  • HMS生態
  • 5G
  • Wifi6

如果華為不搞自主研發了,國產手機還能不能向前發展,或者是會有另外一個廠商崛起來替代華為的位置,或者是手機業務關鍵技術都被國外壟斷,稍有動盪就面臨停產局面,這都是可能的,但就目前而言,華為停止自研,對手機行業至少有以下影響:

芯片

如果沒有華為麒麟了,後續一段時間內中國的手機核心元件CPU將由高通一統天下,以美國對華為的打壓,華為系手機將黯然退場。小米、oppo、vivo統領中國市場,高通統領小米、oppo、vivo。這樣的格局何其危險!


系統

Android系統雖然開源,但中國的手機要走出國門,走向世界,還是受制於谷歌的GMS,如果華為放棄自研鴻蒙和HMS,當谷歌下令不允許使用其GMS生態時,國外市場將大打折扣,當然對國內還是影響不大,頂多是使用國外的應用受限而已。

拍照

華為的拍照技術在全球都是標杆技術,友商們基本上都對標華為,如果華為就止步於此,那麼國內友商如何跟進研發,是否還有心思跟進研發呢?


5G、Wifi6

這兩項都是技術革新,華為作為標準制定者、主導者,停止研發的話,後續又會不會受制於人呢?我覺得是非常有可能的!畢竟就專利數量來說,與國外企業差別也不是太大,而國內也就只要華為、中興在前列,華為一走,中興或許獨木難支。下一代技術普及後,不僅僅是大量專利費用的問題,還有卡不卡脖子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