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給孩子立規矩?

木錘哥


給孩子立規矩,對他的期望值應該合理

>給孩子立規矩的原因,是孩子的表現不令人滿意,在某種程度上沒有達到媽媽的期望值;立規矩的目的,是想要讓孩子有更好的成長與發展。

可是在很多家庭中,規矩都非常嚴苛,如果嚴格按照規矩去做,並且做好,那麼孩子就已經近乎於完美了。但現實卻是,孩子幾乎是不可能達到完美的。媽媽的期望值太高了,孩子望著那高高的目標,不管多麼努力似乎都無法實現。而只要看到他不能遵守規矩,我們的情緒也就上來了,抱怨甚至吼叫、訓斥可能就會接踵而至;而孩子則會因此而變得沮喪甚至自暴自棄。這樣的規矩自然也就難以發揮作用了。


靜心短視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全媒快訊




首先,我明確,給孩子立規矩是促使孩子成才所必須的手段。


第一、縱觀歷史,凡是成大事業者,都是家裡有規矩的孩子。孟子、岳飛,都是這樣有規矩的家庭,近代的曾國藩家族更是有規矩的家族。另外,一本《朱子家訓》就是最好的談規矩的書。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些規矩,是人生道德和行動的指南。


第二、規矩,說得通俗些,其實就是家教。由於時代的發展,過去的一些規矩不一定適合現在的孩子了。在我們小的時候,春節要給老人磕頭,來了客人小孩子不能上桌吃飯,見到熟人要禮貌地問候,就連怎麼坐、怎麼站、怎麼使用筷子都有規矩。雖然,現在看起來,有些規矩比較呆板,但是,也確實起到了讓孩子們知書達理,懂得孝順、感恩等作用。

第三、孩子的格局、孩子性格和品德的形成、孩子的教養,都是從家教得來的,而家教的重要一環就是家裡要有規矩,這些規矩,孩子必須遵守,不能逾越。比如要講誠信、不能拿別人的東西、敬畏生命、尊重他人、節儉勤奮、遵守規則等。


第四、規矩不應該太多,但是要能涵蓋生活的重要層面,對孩子一生的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立下規矩後,家長先要模範地遵守,這樣才能對孩子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比如家長不讓孩子吸菸,家長首先就不能吸菸,家長不讓孩子打架,自己就不能和別人打架。

綜上所述,一個家庭要有家規,家長要模範地遵守家規,然後引導和影響孩子遵守家規,這樣孩子才能順利地成才!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能幫助到你,歡迎探討!(注:圖一圖二來自網絡截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