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媽住院,你怎就給她吃饅頭鹹菜”“有營養啊”

“咱媽住院,你怎就給她吃饅頭鹹菜”“有營養啊”

古人常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大致意思是,你今天如何對待我,他日我也如何對待你。每當影視劇中出現這樣的場景,人們總是不禁拍手叫好,大快人心。但是,如果現實中某個家庭中也出現這樣的場景,那麼,局中人又會作何感想呢?

因為王欣長得比較出眾,所以追求她的男人一直挺多的,但是,她卻在其中挑選了一個條件最不好的男人在一起。

“咱媽住院,你怎就給她吃饅頭鹹菜”“有營養啊”

每個人都不明白她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只有她自己才清楚,一來兩家算是門當戶對,條件都不好誰也不會看不起誰,二來王欣認為家境不好的男人會比較專一,因為他沒有多餘的錢出去花天酒地。父親背叛婚姻之後,自己就成長在單親家庭中了,不能讓自己的孩子也受這樣的苦。

婚後王欣一直和婆婆住在一起,雖然家裡有兩套房子,但是另一套房子被婆婆租出去了,家裡的日常花銷完全指望那套房子的房租了。

雖然家裡很窮,但是婆婆仍然非常重男輕女,認為兒子一定要有一個兒子才可以。所以在王欣懷孕之後,婆婆就每天燒香拜佛,期待兒媳婦懷的是一個男孩。

“咱媽住院,你怎就給她吃饅頭鹹菜”“有營養啊”

那十個月,應該是王欣過得最愜意的日子了,婆婆對自己是極好的,無論王欣想吃什麼,婆婆都儘量去滿足。老公對自己也特別好,唯一讓王欣有些放心不下的就是,如果她生的是一個女孩,不知道婆婆和老公會不會喜歡。

王欣想,畢竟血濃於水,雖然喜歡男孩,但是女孩也是婆婆的親孫女,她一定也會喜歡的吧。後來,王欣真的生了一個女孩,婆婆的態度立馬來了一個三百六十度的大轉變。

坐月子的時候,王欣的母親還在外地沒有回來,所以婆婆一直在身邊照顧她。那時,王欣的老公還在外地出差,一時回不來,日常生活中只有婆婆幫王欣帶孩子。

“咱媽住院,你怎就給她吃饅頭鹹菜”“有營養啊”

婆婆並不怎麼照顧王欣,反而經常和一些朋友出去打麻將,有時婆婆只給王欣吃一些饅頭鹹菜,還告訴王欣這些有營養。這些苦,王欣從來沒有告訴過婆婆。

過了幾年,王欣慢慢把孩子帶大了,自己在家做兼職也有了不錯的收入。婆婆卻在此時病倒了,王欣也像婆婆照顧自己月子時那樣照顧她,也為她準備了饅頭鹹菜。

王欣的老公說,“咱媽住院,你怎就給她吃饅頭鹹菜。”王欣說,“有營養啊。”王欣把其中的緣由告訴了兒子,兒子這才知道,原來王欣在月子裡過著怎樣的日子。只不過,一家人沒有什麼結是解不開的,過去了也就算了。

“咱媽住院,你怎就給她吃饅頭鹹菜”“有營養啊”

結語:老人的思想我們確實無法理解,由於重男輕女而導致的男女比例失調,將來會引起很大的麻煩。男孩女孩都好,只要健健康康的就好。不過,有些人沒有男孩仍然覺得是一種遺憾。那麼,不如自己努力多賺一些錢吧,只要你養得起就行。

(圖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