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有沒有控制不住情緒對寶寶發火,事後又很後悔、內疚呢,因為什麼?

C繪聲繪色X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對於剛才您描述的情況,我也有類似,還是在現在,前兩天因為女兒不好好吃飯,她媽媽說了她幾句,她竟然反過來吼她媽媽,我就接著吼過去訓了她一頓,從那天以後,一直到今天,也會搭理我,但是不叫我爸爸了,現在反過來想一下也是很內疚,當時就應該好好和她說,心平氣和的和她講一下,不應該“以暴制暴”後來去了解了一下怎麼去剋制自己,總結以下幾點:

1.心理上,沒有充分做好為人父母地準備。還不適應。

2.技術上,沒有充分地準備,還不懂得孩子地成長規律。其實,不是孩子不乖,而是大人不懂孩子。當你向他發火時,你說孩子有多委屈。

3.或多或少的產後輕微抑鬱(身體內激素不平衡所致),也是造成脾氣暴躁地原因。 那怎麼辦? 心理上地準備,補上唄。去享受做媽媽,去享受孩子的“調皮”、“不乖”等等。去享受,去享受,去享受。借用流行地說法。也說了三遍。當你用享受地心態去面對地時候,你就不會認為孩子在調皮,那是在創造;你就不會認為孩子不乖,那是在探索。 技術上趕緊學,瞭解孩子的身心成長規律。絕不可以大人地眼光去忖度孩子。(我常對一些年輕媽媽講,去問問你媽媽,你小時候也是這樣)。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我是大苗子


當然有過啦!但次數很少,也是一直在控制自己,現在孩子屬於執傲期,我家孩子經常跟我們頂著幹,經過學習一段時間之後能理解孩子了,所以說現在就是在他犯倔的時候,或者吵鬧的時候用理解用變通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吧!已經有段時間沒有跟孩子放火,更別提打了,從來沒有打過孩子的孩子是最粗魯的人,作為成年人,我想我們應該控制,畢竟孩子是我們親生的,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天使有犯錯的時候,年紀這麼點,我們做成年人呢?多理解吧,以上建議供您參考,如果感覺最近有幫助,記得關注


東北大韭菜


有,因為我們都是人而不是神。


我是一名全職媽媽,家裡有一個快4歲的小男孩,從他出生開始就一直自己帶,老公工作忙,所以家務帶娃一手抓,3、4歲的小男孩就像一隻戰鬥力爆表的哈士奇,雞飛狗跳的是常事。

忙碌辛苦的媽媽面對孩子的頑皮淘氣和無理取鬧,有時會抓狂發脾氣,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我們是人而不是神,都會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或者有時候孩子無意間製造了些小麻煩,但正好趕上我們正在處理一些緊急情況或者我們本身壓力很大、情緒不佳,這個小麻煩就變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失去理性、情緒瞬間本能地爆發了。

情緒的能量釋放之後我們逐漸恢復理性,會感到後悔、內疚,但是與自責相比,接下來這樣做會更好。


首先,放鬆自己,我們偶爾因為情緒失控發火通常不會對孩子及親子關係造成負面的影響,但是切記再生氣也不要說出“你再這樣我不愛你了”、“你再這樣我不要你了”之類的以收回媽媽的愛為威脅的話,因為這些話會讓孩子失去安全感,或者覺得媽媽的愛是有條件的,自己只有達到要求時才能得到媽媽的愛。


其次,坦誠地和孩子交流、告訴孩子你的感受,“對不起,媽媽剛才因為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向你發脾氣了,但是媽媽真的不喜歡你XXXXX的做法(或者媽媽遇到了一件XXXX樣的事情,媽媽自己的狀態不太好),請你相信不管發生什麼媽媽都愛你,媽媽以後會盡量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然後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這樣,孩子就不會把問題都歸咎於自己,承受本不該他/她承受的壓力。

再次,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後再有類似情緒的時候及時覺察自己,是孩子本身的行為讓我生氣還是我自己本身的狀態就不好?情緒及時地被看見,理性就恢復了一半。


身教勝於言傳,這個過程會讓孩子瞭解到負面情緒每個人都會有,不必為它感到羞愧、也不必害怕、逃避它,孩子會學著正確地對待自己的負面情緒,更好地接納自己。


學做父母,是我們一生的功課,養育孩子的意義,也在於成長為更好的自己,不必完美,但要真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