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總司令為什麼是個德國人?

WaFFenSS


當時情況是這樣的,這八國一共16000多人,各國負責的將領在一起討論由誰擔任統帥,由於誰也不服誰,他們一直吵個沒完。後來俄國人靈機一動,建議說,誰出兵最多誰當統帥,當時俄國最多,4800人,這時候日本雙手贊成,說:沒問題,我們的輔導師團15000人馬上在天津登陸。俄國馬上說,這個就當我沒提過吧~ 後來俄國人又靈機一動,說,誰軍銜最高誰當統帥,當時俄國派的是中將,其他國家都是少將還有上校什麼的。這時候德國極力贊同,說:沒問題,我們皇帝馬上派瓦德西元帥來華。俄國又說,這個也當我沒提過吧~ 八國就這麼一直吵,後來美國出來打個圓場,說:行啦,咱們也別吵了,咱們這些人哪個都不是省事的主,還要什麼統帥啊,乾脆訂好明天早上三點一起沿運河兩岸攻北京。就這樣八國才算達成一致。只有德國沒參與,等瓦德西來華。後來七國聯軍攻下北京,瓦德西才到,這時候列強已經基本搶劫完畢,誰當統帥只是一個形式問題,瓦德西也就因此當了回統帥,其實只是一個虛名而已。


凹凸花開


八國聯軍總司令為什麼是個德國人?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把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來龍去脈、前因後果講清楚,才能明白八國聯軍總司令為什麼是德國人這個問題。

1900年5月28日,由英、美、法、德、俄、日、意、奧八個列強國家組成五萬餘人,以清朝政府縱容義和團,殺害西方傳教士和外國大使館外交人員為由,對大清國進行武裝侵略戰爭。

八國聯軍起初的總指揮是英國的西摩爾將軍,由於大英帝國強大的背景和他本人多次參與侵華戰爭的經歷,他順理成章地成了這支多國聯軍的統帥。1900年6月10日,西摩爾親自率領二千多名聯軍士兵向北京挺進,途經廊坊時,遭到義和團的頑強阻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廊坊大捷”。西摩爾被圍困在廊坊,進退兩難。軍中不可一日無帥,1900年6月17日,後方聯軍在佔領大沽口後,八國緊急召開了聯席會議,推舉俄國將軍擔任聯軍指揮官。7月中旬,西摩爾被聯軍營救,隨後西摩爾離開聯軍,南下上海,參加與兩江總督談判去了,結束了聯軍統帥生涯。

1900年8月,八國聯軍在俄國將軍的指揮下,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往西安,北京淪陷後,聯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與此同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任命陸軍元帥瓦德西為八國聯軍德軍統帥,為了報德國駐華外交官克林德被義和團殺害之仇,威廉二世向其他七國提議,由瓦德西擔任八國聯軍總司令。由於各國利益關係,提議得到各國的支持。瓦德西於1900年8月21日啟程,歷時一個多月,到達中國,正式走馬上任,擔任八國聯軍總司令一職。此時,侵華戰爭已到了最後階段。瓦德西擔任總司令後,指揮攻打保定戰役,許多義和團戰士的頭顱被聯軍砍下,手段極端殘忍。瓦德西隨後參加了與清朝政府的談判,1902年6月4日,離開中國。

瓦德西這位德國陸軍元帥,作為八國聯軍總司令,在中國的八個半月中,對中國人民犯下了滔頭罪行。





穿越時空的歲月


八國聯軍統帥最初不是瓦德西。起初,八國聯軍中由於大英帝國強大和曾經參與過侵華戰爭並且海軍中將西摩爾的軍銜最高,所以總指揮由英國的西摩爾來擔任聯軍統帥。但是在1900年6月10日,西摩爾親自率領二千多名聯軍士兵向北京挺進,途經廊坊時,遭到義和團的頑強阻擊,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廊坊大捷”。西摩爾被圍困在廊坊,軍中不可一日無帥,1900年6月17日,後方聯軍在佔領大沽口後,八國緊急召開了聯席會議,推舉俄國將軍擔任聯軍指揮官。

7月中旬,西摩爾被聯軍營救,隨後西摩爾離開聯軍,南下上海,參加與兩江總督談判去了,結束了聯軍統帥生涯。近水樓臺先得月,在聯軍中俄國和日本出兵最多,1900年8月,八國聯軍在俄國將軍的指揮下,進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往西安,北京淪陷後,聯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為了報德國駐華外交官克林德被義和團殺害之仇再加上德國的迅速崛起,威廉二世向其他七國提議,由瓦德西擔任八國聯軍總司令。更由於各國利益和錯綜複雜的關係,提議得到各國的支持。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任命陸軍元帥瓦德西為八國聯軍德軍統帥。瓦德西於1900年8月21日啟程,歷時一個多月,到達中國,正式走馬上任,擔任八國聯軍總司令一職。瓦德西擔任總司令後,指揮攻打保定戰役,殘酷鎮壓義和團並且參加了與清朝政府的談判,1902年6月4日,離開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