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後大家感覺到物價上漲了嗎?什麼感覺?

萬事皆空70


整體來說我們國家的物價還是比較平穩的。

但是受疫情影響,有的行業由於採購成本及人工成本的增加,致使銷售價格有一定的上浮。比如餐飲行業,雖然現在開放了堂食,但是食品的衛生保鮮必須按衛生部門的要求去做,堂食環境的消殺及餐廳服務管理上,成本都無形中增加了不少,目前餐飲行業的漲價幅度在20%到30%之間。通過周邊同事朋友的反饋,基本上還能在接受範圍內。相信疫情過後應該能恢復正常價格。

另外有些行業的漲價是由於疫情後的恐慌心裡造成的。比如說糧食,前幾天在網上很多自媒體朋友預測糧食漲價,致使很多人開始囤糧造成一定的恐慌。但是我們政府很快發文穩定大家情緒,明確我們國家的糧食儲備是足夠的。這兩天我在各市場及超市調查發現糧食供應非常充足,目前市場上價格也基本維持在2019年年底的價格。

我認為疫情下由於經濟下行,人民的消費水平確實受到了一定影響。部分行業受成本及環境影響,造成一定的波動,其實也屬於正常的市場調節。大可不必緊張!

同時請相信我們政府,對於疫情下物價維穩和老百姓恐慌心裡是可以調節好的。目前鄭州市老百姓在市政府諸多的政策下正逐步生活常態化。


創業路上的老胡


各地的物價不一樣,我所處的地方——銀川的蔬菜品種多樣,貨源充足,價格平穩。現對幾家農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連鎖生鮮店及居民小區門口店的菜品及價格綜合亮一亮:


新華百貨:茼蒿8.39元/公斤,香菜7.96元/公斤,菠菜5.96元/公斤,菊花菜14.96元/公斤,茄子13.36元/公斤,國蘑菇22.56元/公斤。這個菜價從過年前開始一直就沒降下來。再加上疫情,交通不便,咱也理解,超市的菜價總體來說是比較平穩的。


小區門口菜店:有機菜花9.98元/公斤,羊角椒11.96元/公斤,西芹5.96元/公斤,梅豆13.96元/公斤,黃瓜9.96元/公斤,小白菜3.96元/公斤,海冬青9.96元/公斤。近期蔬菜價格與上月相比下降了10%。

批發市場:最近,疫情過去,批發價格也下來了。大蔥批發價原4.6元/公斤,最近2.6元左右。西紅柿最貴時批發價10元/公斤,現在7元上下。葉菜類價漲跌不明顯,每公斤上下在0.4元至0.6元左右浮動。

(數據來自官方)


知之行之


疫情後物價有的上漲了,但在北京蔬菜、肉類等反而降了。因為以往春節過後,一般蔬菜肉蛋等會便宜。這次因為新冠,大概延後了一至二個月。主要是新冠封城,無法運輸。但是豬和菜沒傳染上新冠,該豐收的豐收,能運出來之後供給上來了,自然價格就下去了。

但新冠對全球經濟打擊遠不止這些,真正的影響是滯後的。新冠主要打擊的是服務業、餐飲、運輸等行業。現在比較麻煩的是全球都鬧疫情,打擊了產業鏈和供應鏈,供需兩頭受阻。在經濟學中,需求不足比供給不足還恐布,今後恐怕面臨著這個問題。

今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為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糟經濟衰退。

需求不足,有產品賣不出去,供給就會沒動力。公司企業個人沒錢賺進一步導致需求不足。這樣下去不是物價上漲而是通縮。

日本失去的10年就是通縮,物價不漲反跌,需求不足。

通縮比通脹更嚇人,這就是大蕭條。

這又和債務有關。按橋水創始人達里歐的說法,內債多的國家這種情況下會是通縮,外債多通常是通脹(外債通常以美元計)。

所以,中國、美國可能會通縮,新興國家會通脹。

如果是通縮,物價會不長反跌。

最不好的就是通縮,不幸的是,這次疫情過後最大可能中國是通縮,要是通脹日子還好過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