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集成和提升全市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

溫暖的白菜大棚覆蓋銀灰色的地膜,天花板上是一層黃色的粘膠板,畏懼銀光的害蟲衝向喜愛的“黃色地帶”,卻被粘住了翅膀動彈不得。這是記者昨日在寧波一種植基地看到的景象。

寧波集成和提升全市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

寧波市農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長王毓洪介紹,這幾個用物理方法滅蟲的白菜大棚,是寧波市農科院與企業項目合作的試驗大棚。項目的名稱叫做“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提升與集成示範”,是寧波*科技局立項的有機蔬菜重點科技攻關項目。

  “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蔬菜佔寧波市蔬菜複種面積的30%~40%,但有機類小白菜、菜薹等市場供應量不足同類蔬菜總供應量的0.001%,遠不能滿足人們生活質量的需求。集成和提升全市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對於滿足市場需求,實現農業增效,促進我市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王毓洪說,這一項目主要是要引進、選育適合寧波氣候、環境的白菜種類,提升有機蔬菜的種植技術,目標是讓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畝產量比目前增產10%,效益比常規生產增加200%。未來在技術成熟後,將向更多農戶推廣這一種植技術。

聽著音樂,喝著牛奶長大的有機蘋果

【生活瑣事】

寧波集成和提升全市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

“聽著音樂,喝著牛奶,長大的有機蘋果,吃了有什麼不同?”

“嘗不出來有什麼區別。”孩子回答道。

妻子中午削了一盤蘋果,與孩子一起品嚐。削完之後,妻子才發現裝蘋果袋子上有一個標籤,類似於商標了。

標籤上有店名、品牌、產地和電話,而引起注意的便是這一行字,“聽著音樂喝著牛奶長大的有機蘋果”。

蘋果是週日拿回來的,我還真沒有仔細看。朋友推薦,網絡訂貨,上門送貨。

寧波集成和提升全市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

“要什麼區別?農貿市場上午開門,下午不營業。況且,超市類似的蘋果五塊錢一斤,這個才四塊錢。而且超市人多,誰願意去擁擠?”

“但是有必要如此標註?恐怕涉嫌虛假。”妻子又追問了一句。

雖然我不主張以惡毒的心思去揣度別人,但是仍不免亂猜測。

論個頭,挑挑揀揀都可以一般大小;論長相,紅的一堆粉的一堆,歸類分裝而已;論甜度,所有蘋果差別不大……經過簡單分類,再貼一張標籤,稱之為“有機”確實很難考證。

但又一想,這個特殊時期送貨,擔心,跑腿,還得提防城管,人家也不容易。

於是,我回了一句,“人家又沒說有機。”

一個蘋果從開花到結果,從田間到城市,付出了多少人的汗水。收摘,分裝,運輸,儲藏,這期間多少心血付出。

寧波集成和提升全市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

在冷庫過了冬天,再上網售賣,進城,分裝,送貨上門,又有多少勞動附加。

以前不知道“有機”,一樣吃蘋果。現在知道了新名詞,反而增添了煩惱。

“就是個蘋果而已。”孩子說了一句。心裡乾淨,沒有那麼複雜,還是孩子比較好。

生活,就該平淡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學會感恩。

寧波集成和提升全市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

難道不是麼?

從今年春節以來,受新冠病毒疫的影響,城市缺少了往日的活力,帶來了諸多不便。現在才意識到,一個城市,不同的分工,缺了誰都是如此不方便。

環衛,賣菜,快遞員,投下水等等……平常感覺不到他們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如果不是這次疫情。

所以,感恩奔波付出所有人,為了我們的生活,也為了他們的生活,尊重每一個人為生活付出的人。

寧波集成和提升全市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晴暖)

寧波集成和提升全市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

寧波集成和提升全市小白菜、菜薹等白菜類有機蔬菜產業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