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可能總覺得00後被遊戲害了,覺得應該關閉所有遊戲,你們覺得00後對遊戲有情感有錯嗎?

杜衛寧


如果真的從一個客觀的角度來講,遊戲的開發確實就是一把雙刃劍,有利又有弊,但是從現在目前社會上所反映出來的種種狀態來看,遊戲對於00後甚至說更加年輕的小孩子來說,很多都是負面影響。



一般來講,對於那些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他們本身缺少自制力,不能夠管控自己的行為,甚至說就是現在放給大多數的成年人,也不一定能夠把控住自己不玩遊戲。

遊戲作為消遣的工具,或者說一種方法無可厚非,最主要的還是管控好自家孩子的遊戲時間,適可而止,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教育方法能夠讓孩子對於遊戲有更加正確的認識!


多數情況下孩子的行為都是言傳身教的,如果你在家裡的孩子學習的時候,或者說整天在家裡玩手機,玩平板玩電腦的話,那麼給孩子所造成的一種錯誤認知就是為什麼自己不能玩手機呢?打遊戲有什麼錯的嗎?不學習好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以後我要當一個遊戲主播,但是殊不知,在這方面真的很難很難!

明星成龍曾經就在綜藝節目的時候給大家講過自己對於玩手機的把控,這東西也太讓人上癮了,堅決不玩;而陳小春也在一期節目中表示,這幾年在未來會退出娛樂圈,專心的陪孩子讀書,這遊戲,手機對孩子的影響太大了!

所以遊戲的誕生本是沒有錯誤的,錯誤的是沒有一個合理的,能把控的遊戲時間,沒有節制的玩手機,玩遊戲肯定是不行的!


遊雲醬


我覺得沒錯。

為什麼還會有人如此偏激地認為一件東西一定是有害的呢,甚至把遊戲稱之為“精神鴉片”?我們經常會聽到看到有一些青年人因為遊戲猝死、荒廢學業的新聞和事例,從而給遊戲打上了害人的標籤。這個想法的背後藏著諸多不冷靜和欠思考,甚至有一些刻薄。

首先,要知道一個事例的重複被提起,並登上新聞,就已經把這個社會情況當成個例。試想,你會因為身邊一個平平無奇且經常發生的事登上新聞榜首,並引起社會重視和熱議嗎?新聞的個數和熱點事件就已經被冠以特殊事件的性質了,在幾億青年人面前根本不算什麼。你不會一走出門就看見身邊的孩子沉迷遊戲不可自拔,也不是絕大多數青年人因為遊戲猝死。

再者,遊戲並不像毒品那樣,只能給人短暫的快樂和長期的上癮。如果一個人經常做一件事就稱為上癮的話,那麼我們每個人都是有癮的人。遊戲能提高人的智力和反應能力,特別是在你思維疲乏的時候,能夠增強思維的活力,帶來更多的靈感,激發身體潛能。

接著,電子遊戲和打彈珠、看電視沒有什麼本質區別,都是讓人放鬆,獲得樂趣。那些不玩遊戲的人就與娛樂劃清界限了嗎?都是娛樂的途徑,分什麼害人害己呢?自己都是深陷娛樂八卦,何必強求別人做到清心寡慾呢?

然後,遊戲行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遊戲的討論已經成為一個潮流。經濟的發展必然要催生一些行業產生和輝煌,也必然要淘汰一些行業。遊戲也是這個時代獨特的印記和標籤,對時代和潮流的盲目對抗相當於把自己封閉起來,也會被時代淘汰。年輕人會因為遊戲而被拯救,精神壓力和學習壓力逼迫著年輕人尋找快速獲得情緒釋放的途徑,遊戲就很好地做到了這一點。

最後,萬事萬物都需要節制和平衡。學習再重要,也不要貪杯喲。遊戲過度沉迷了既傷身又耗費金錢,也需要剋制。我們可以把遊戲作為娛樂與消遣,但是不可以被遊戲控制,迷失自我,失去了對生活原本的態度。遊戲作為一把雙刃劍,如何使用取決於持劍人,而非你我這樣的局外人。


尚紫凌


說的好像沒有網絡遊戲,你們家孩子就能考上清華北大一樣。沒有網絡遊戲,00後也會尋找其他的發洩途徑,酒吧,夜店,各種娛樂場所,哪個輕,哪個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