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刀赴會是否匹夫之勇?

用戶171124109352332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下面小編髮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小編個人覺得關羽的單刀赴會完全就是匹夫之勇,就算一個人武功再高也是架不住一群人的,更何況還是在東吳的地盤上,如果真的動了殺心,關羽跑都跑不了。

要知道在當時,吳國曾經多次向劉備要回荊州,可是每次都被諸葛亮打發了,吳侯孫權心中豈能不氣憤。關羽當時駐守荊州,魯肅做為東吳的大都督,掌管東吳所有兵馬,魯肅如果想除掉關羽很簡單。

魯肅此人又多次考慮到孫劉兩家的聯盟關係,他不願意看到聯盟破裂,一旦聯盟破裂必然會引起戰爭,到時候曹操可就要笑了。

關羽此人心高氣傲,視天下英雄為草芥。單刀赴會正好凸顯他的英雄本色,你看我面對這麼多吳軍我一個人就來了,我厲害吧。關羽當時的心中估計也有這個想法的。

總的來說,關羽的單刀赴會完全就是魯莽,外加上當時的大都督魯肅宅心仁厚,沒有殺他。如果當時大都督是周瑜或者呂蒙,關羽百分之百就留在東吳回不來了。後來,關羽也是因為他的自大狂妄敗給了呂蒙,丟失了荊州,自己也命喪黃泉。

以上都是小編自己的觀點,歡迎大家評論補充,喜歡小編的可以點點關注,謝謝大家。


小空話歷史


單刀赴會,並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智慧、膽略、實力、自信的體現。說一說偉大領袖毛主席單刀赴會的事。

在秋收起義受挫,部隊南下撤退途中,得知井岡山有袁文才、王佐領導的農民自衛軍,毛澤東於是給袁文才寫了一封信,表達了要率隊伍上井岡山的願望。袁文才雖然也是一名黨員,但他受教育很淺,況且又是綠林出身,怕毛澤東的隊伍吃掉自已,佔領自己的地盤,回信斷然拒絕了毛澤東的要求。





為了保存革命實力和火種,毛澤東經過再三斟酌,派人再次和袁文才協商聯繫,袁文才答應與毛澤東見面。 見面地點選在寧岡大倉村,袁文才做好了一切防備工作。當時,大家都勸毛澤東不要親自去,擔心他的安全。但毛澤東態度堅決,1927年10月6日,他只帶了團長陳浩和警衛三人同行。見面後,毛澤東首先肯定了袁文才拉起隊伍搞武裝反抗國民黨的事蹟,倆人越談越志同道合,大有相見恨晚,毛澤東又贈送給袁文才100條槍,袁文才回贈給工農革命軍1000塊大洋。這樣,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順利走上了井岡山,建立了農村第一個紅色革命根據地。


zj史海拾貝


不是,那是責任心和英雄氣的有機摻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