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錄用與否,這些因素很關鍵!

決定一篇稿件能否被理想中的期刊錄用的根本標準是學術質量。那些開闢新研究領域、提出新學術觀點、運用新研究方法、提供新研究資料,發前人之所未發、說前人之所未說、證前人之所未證或未能證的來稿極易引起期刊編輯和審稿人的閱讀興趣,錄用的幾率非常高。

但是,很多具有一定創新性且學術質量也比較高的來稿也會被期刊拒之門外。究其原因,就在於作者沒有處理好影響稿件錄用與否的非質量因素。

1、吃準目標期刊定位

不同類別的期刊,收稿範圍、欄目設置、刊文風格和讀者群體均不同。因此,作者在投稿前必須對目標期刊的定位有深入瞭解,確保所投文章與目標期刊的收稿範圍、欄目設置、刊文風格等相符合,不可盲目投稿,否者很可能出現初審退稿情況。

2、按期刊要求撰寫論文

不同的學術期刊對投稿要求不同,作者應該按照目標期刊的投稿要求修改好文章後再投稿。很多作者寫好論文後根本不看期刊的投稿要求便直接投稿,試想,一篇極不符合期刊投稿要求的文章呈現在編輯面前,會給編輯產生什麼樣的印象呢。

3、重視交流與溝通

這裡所說的與編輯的交流與溝通含有三層意思。

◆一是投稿前的交流與溝通,與編輯探討自己最近的研究課題、寫作新思路以及期刊當前感興趣的學術前沿、熱點問題等,向期刊編輯詢問自己欲投的文章是否符合期刊的刊文要求等,避免盲目投稿。

◆二是與期刊編輯就已投稿件的學術問題、專家意見、期刊出版等進行交流和溝通。

◆三是與期刊編輯就文章刊登後的社會反響、讀者回饋等進行交流。

需要注意的是,隨著網絡化的發展,現在大多數期刊都已採用遠程在線投稿系統,作者均可進入系統查詢所投稿件的處理流程。作者能夠在系統裡查詢得知的信息儘量不要再向期刊的編輯進行諮詢,作者很多,編輯少,不要把大量的時間浪費在不必要的事情上。

4、尊重審稿專家意見

質量是期刊錄用來稿的第一因素。如果期刊編輯部自身無法確保稿件質量的話,行業最常見的做法是邀請2名該稿件研究領域比較權威的專家進行雙盲審質量把關。

專家一般會站在理論的制高點對稿件進行客觀的評價,如專家意見相左,可能還會有三審、四審等,而最終返回給作者的意見,是期刊編輯部參考專家意見整合而來的。

◆首先,作者應該相信審稿專家的審稿意見是客觀、公正的,尊重審稿專家的意見,仔細、認真地修改稿件,並返回編輯部詳細的修改說明供其參考;其次,作者如果對審稿專家的審稿意見有不同的看法,或者說不認可審稿專家的意見,應該在尊重審稿專家意見的前提下,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補充更多的論證材料來維護自身的觀點,做深入的解說。

◆另外,對於多次返修的稿件,作者應抱著樂意接受的態度,認真修改。每次修改都會提升文章的質量,提高作者自身的學術和寫作能力。多次修改後,作者對目標期刊的各種要求將會有深刻的認識,後續投稿自會輕車熟路、事半功倍。

期刊採納稿件的標準都是學術第一、質量第一,但文章的學術價值並非一眼即可把握,很多高質量的文章一而再、再而三的被目標期刊退稿,其原因主要是因為文章忽視了影響學術論文能被目標期刊錄用的非質量因素。

影響文章錄用的質量因素期刊編輯很難把握,但影響文章的非質量因素編輯卻很容易把握。因此,作者在完善稿件的時候,應該注意影響文章的非質量因素。事實上,對作者而言,這些非質量因素都是很容易被修改和完善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