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先做人後讀書,還是讀書以後才能做人?

鄺小希


兩者是同時進行的。

我們一輩子的時間都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做人。只不過有的做出來的是好人、有的做出來的是壞人;有的做出來是窮人、有的做出來是富人……不是說非要做到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這種思想的人才叫做人,做到"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這種思想的這叫做做人,哪怕一輩子什麼思想都沒有,也叫做做人。

讀書。在我們的慣常思想中,讀書應該是規規矩矩地坐在一個地方,面前有一個形狀是長方體、可以一頁頁翻開、每頁上面都有內容的東西,然後再聚精會神地看著它的過程。但其實讀書是有多種形態的,我們可以把雲彩當做書來讀雲彩,可以把人當作書來讀人……只要任何自我感覺值得學習的東西,都可以被稱之為書。

所以呢,想象一下,一個人剛出生,他還不能睜開眼睛,他只能用自己的其他感官去感受周圍,這個過程可以稱之為做人+讀書;不會說話之前,父母每天都教我們如何講話,通過一遍遍的讓你看到嘴唇的變化、一遍一遍聽到聲音,最終我們學會了開口發聲,這個過程叫做做人+讀書;上學了,我們每天坐在教室裡面翻著書,學習書上的內容,這個過程這叫做做人+讀書……

所以讀書和做人兩者是同時存在的。只不過在社會生活中,我們對其有更精細的定義:做君子一樣的人,讀方塊一樣的書。正是因為這種定義,才讓人們對做人和讀書有了侷限。


向上的小瑤


做人,應該讀書。讀書,可以學做一個境界高的人。“假如我們誠心想學做人,‘培養情趣,提高境界’,只此八字,便可一生受用不盡。”


逗比系女神


讀書和做人本來就是融為一體,不可分開。做人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基石 而讀書可以通過與作者的精神交流,獲得做人的真諦和路徑。現代人把讀書過分狹義化了,認為讀書就是考學和學技術,因此才會把讀書與做人對立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