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近總撕書,還喜歡拆東西,該怎麼教育?

哈嘍大瓶子


1、當孩子喜歡擺弄書,並且喜歡撕書時,你可以將自己廢棄的書和報紙給孩子擺弄和練習撕紙,儘量鼓勵和滿足孩子一切與動手相關的活動。寶寶如果對紙張特別好奇,可以給他準備很多不同質感的紙,和寶寶一起開心的撕扯,撕成各種不同形狀,五花八門,鍛鍊他的手指力量和創造精神。當他手部的動作得到滿足後,便不會拿書當紙撕著玩了。



  2、如果為了讓孩子在撕書的同時不影響閱讀,可以給孩子買一些專門為小年齡段設計的顏色鮮豔、不易撕壞的布書或紙板書,內容是孩子接觸過的東西、最好能有觸覺刺激或情境互動,如觸摸書、洞洞書、翻翻書等。不過,個人不太傾向買過於玩具化的書,容易造成寶寶概念混淆,將書和玩具視為等同。我們有必要讓孩子知道,書就是書,是以紙為載體,可以用來閱讀的一類物品。



  3、正確示範翻書的動作,並給孩子操練的機會。在早期閱讀中,媽媽的示範作用非常明顯。你小心翼翼翻書的動作,聲情並茂的閱讀方式,都在一點一點地影響著孩子。現在你的孩子讀書主要是給予感官上的刺激,如:視覺、聽覺和觸覺。不妨在閱讀過程中給孩子一點任務,如每讀一頁將書翻開一個小角,讓孩子幫忙翻書,這樣一方面滿足了孩子參與的樂趣,另一方面也教會了孩子掌握拇指與食指對捏翻書的技巧,慢慢他會發現這樣比撕書更有意思,也更有成就感。通過這種親子互動,孩子不光學會翻書和閱讀,還學會了等待和配合,同時也能增進你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4、當寶寶出現撕書的情況後,我們要立即處理,拿來膠帶,剪刀,膠水等,一邊補書一邊告訴寶寶:書是我們的好朋友,不喜歡被撕壞,弄疼的感覺,需要寶寶保護和好好的照顧,這樣,好朋友就會一直陪伴你,給你帶來快樂。並同時拿出一些廢舊雜誌報紙等可以撕的東西,讓他去撕。以上兩點我在早期閱讀的帖子中都有更詳細的闡釋。

  5、 如果寶寶為了引起父母注意而故意撕書,父母可以用冷淡、傷心、生氣等表情來影響寶寶,讓寶寶明白媽媽因為他的這個行為很不高興。對於大一些的孩子,還可以利用故事、兒歌及其他形式向寶寶灌輸道理或行為標準。當寶寶做得好時,父母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

  6、媽媽們還可以嘗試保持一定距離的閱讀方式,如在寶寶情緒平靜時,將寶寶放在餐椅或推車中,自己拿著一本書坐在他對面,圖畫對著寶寶,一頁一頁地讀給他聽。這是幼兒園老師慣用的閱讀方式,寶寶也未必不喜歡坐在觀眾席上的感覺哦!這種方法很靈活,可以中途穿插互動,可以配合表情動作,也可以讓寶寶手上拿個東西邊玩邊聽。

  7、還有一種可能,寶寶撕書是因為對你選的書不感興趣,或閱讀時間過長。這種情況媽媽們務必做好自我反思,閱讀一定要選好讀物並尊重寶寶的興趣,這點我早期閱讀帖中也有提到。還有閱讀的時機和時間也很有學問,不要在寶寶情緒躁動時給他閱讀,也不要一讀起來就沒完沒了。嬰幼兒主要是以無意注意為主,有意注意時間很短,因此給孩子讀書(實際上是看書,聽書)要掌握在這段時間裡。

  8、另外,寶寶撕書也要分清是有意還是無意,區別對待。如果是因為寶寶對閱讀很感興趣,急切參與翻閱用力不當造成的撕書,媽媽首先應對他的這種閱讀熱情予以鼓勵和讚揚,同時教會他放慢速度和耐心等待。最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管是什麼情況下的撕書,呵斥都是無濟於事,百害而無一利的。讓孩子學會閱讀,首先要自己學會尊重閱讀!


局外人9806


你好,我是暖暖書房的平媽,這個問題我在平寶小的時候也遇見過,大約在平寶一歲左右的時候也出現過撕書的問題,我當時為了能夠解決這個問題,我採用的方法是找到一些廢棄的雜誌幫助孩子順利度過撕的敏感期,這個大概維持了3個月左右,因為除了撕書還有扔東西的階段,為了順利通過,我也採用讓她充分扔東西,在大了以後她就不再撕書和扔書的問題了。那麼這些問題的形成是什麼原因呢?

孩子的探索期

我們知道在孩子出生後他們會用嘴來探索所有的事情,幾乎很多東西都要往嘴裡放,而後他們又開始學習撕東西,這是一個鍛鍊孩子的手部小動作的發展,你可以試一下,當孩子用手撕書時,她需要左手右手及大腦的配合才可以完成,因此孩子在敏感期過程中必須充分讓孩子完成敏感期的完成,對孩子小動作的發展有幫助。


錯過敏感期

如果錯過敏感期,我們會發現孩子會在N年以後又開始使用敏感期的探索方式,這時候就會被家長認定為問題。我記得我身邊的一個媽媽曾和我說,孩子喜歡舔很多東西,而她非常氣憤,運用很多辦法無法改善。

比如您的孩子在4歲還出現撕東西的問題,那麼很容易看出來是錯過了小時候的敏感期,這個時候我給您提供幾個方法可以試一下。

1、充分展現撕東西的樂趣:我建議您可以和孩子找一些廢舊的雜誌,一定不容易傷到孩子的軟紙,和孩子玩撕東西的遊戲,讓她充分的把撕這個遊戲玩夠了,建議包括撕扔都要玩,要選擇在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地點,才比較容易將遊戲形成習慣性。建議你和孩子一起玩。

2、和孩子立規矩:我們可以專門玩撕東西的遊戲,但是書不能撕,要和孩子認真說,因為上面已經有固定時間和固定地點的撕遊戲,一般的孩子都可以很高興的接受。如果不能按照要求完成,就減少遊戲的時間。

3、把遊戲玩出新意:從開始的隨意撕,到後來這樣的遊戲已經玩的沒意思的時候,建議你給孩子提議撕出點什麼,比如小貓,小狗等等,也可以通過撕出來的東西和孩子一起講故事,建議可以看一看李奧尼的繪本,裡面有很多的素材,比如《小藍和小黃》、《小黑魚》。帶孩子一起看繪本,再一起撕點什麼。最後再通過撕的遊戲可以和孩子玩窗花的遊戲,慢慢這個遊戲已經從撕變成了有思考,有創意、可以講故事的遊戲。

我想通過上面的實踐,孩子已經不會再撕書了,這個時候再和孩子談愛護書籍,他就能順利的接受了。


暖暖書房的平媽希望結實更多的媽媽們,我們一起來探討育兒的未來,一起解決存在我們孩子身上的不足。期待的你的關注。


暖暖書房


孩子愛撕書,家長莫生氣!4歲的小孩會沒有“撕書=浪費錢”的觀念。

但是家長有擔擾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人可能會想,“這麼小就愛撕書,不愛護書,那長大能愛讀書嗎?”

4歲的孩子已經過了“口手敏感期”,愛撕書的原因可能有:

  • 不喜歡那本書,或者看膩了那本書,但是爸爸媽媽偏要講給他聽,為了避免這種不愉快的體驗,就想把它撕掉。
  • 撕書時,爸爸媽媽沒有明確跟他說“撕書是一種不可取的行為”。
  • 拿撕書或發洩自己的不愉快情緒。
  • 孩子可能在電視上或哪裡看到過撕書的畫面,就學會了撕書或拆東西。

對於撕書行為,可以對症下藥,嘗試一下這些方法引導小朋友愛護書。

  • 向小孩明確表明自己的態度

在小朋友撕書的時候,爸爸媽媽不要吼他,不要發怒,採用“輕聲教育”的方式,輕輕地握住寶寶的小手,溫和地說:“書是用來看的,不是用來撕的噢。”

這樣多次重複教育之後,小朋友會形成一種意識——撕書是不可以的,從而慢慢改變自己的行為。

  • 找個代替方案

如果孩子想撕東西玩,可以直接告訴孩子,不要撕書,爸爸媽媽可以準備廢書廢紙用來撕。

或者爸爸媽媽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撕紙的遊戲,比如把紙撕成不同的形狀,太陽啊,雲朵啊,馬啊等等,一方面可以增加親子互動,為孩子帶來愉悅的情緒;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精細動作鍛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 消除負面示範

如果小朋友是模仿電視上的場景或者周圍人的行為,爸爸媽媽可以避免孩子看到類似場景,同時跟孩子說,這個場景是不值得模仿的。

爸爸媽媽和周圍人也應該避免在孩子面前撕書的行為。

  • 閱讀前提前溝通愛好

如果孩子撕書是因為不喜歡某本書,那爸爸媽媽在講故事之前,可以提前問小朋友喜歡看哪本書,讓小朋友自己去挑選自己愛看的書籍。

  • 正確宣洩情緒

如果小朋友撕書僅僅是為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那爸爸媽媽要問問孩子為什麼不開心,做好孩子情緒的疏導工作,並告訴孩子合理的情緒宣洩方式,不是通過撕書來表達的。

  • 家長以身作則

如果孩子撕書了,可以帶著孩子把書補起來,讓孩子意識到,補書的不容易。下次撕書前會考慮撕不撕書。

  • 給予正面鼓勵

當觀察到小朋友有愛護書的行為,比如,看完書把書放回原位、擦掉書上的麵包屑、或者把書的折角鋪平……爸爸媽媽可以給予表揚,點燃愛護書的熱情。

所以,撕書,不是說,這個孩子就是破壞王,不要覺得很可怕,給予正確的引導,孩子定能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