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易经创业实录7:技巧在于顺天

我用易经创业实录7:技巧在于顺天

(接上文)“乾坤”是一个整体,所以我仅仅象前几章那样要求自己从“潜龙勿用”到“终日乾乾”是不够的。我刚进入报社时,仅仅是一名基层员工,我对工作做不得主,我只能处在“坤顺”之位。

先解释几句。

乾至健,坤至顺。“顺”是什么?是“顺乾”。君子在有所作为,有所行动的时候,不论做什么都要遵循“先迷后得主”的原则。这是讲,处在“坤顺”地位的人、事、物,要顺从处在乾健地位的人、事、物,不可与之抢先,这叫“先迷”;为后不为先,坤顺不可自为主,要以乾健为主,这叫“得主”。

具体而言,就是要“东北丧朋”(东北是阳方,坤对乾要忠贞不二,不结私党),“西南得朋”(西南是阴方,坤对乾要联合众力,全心全意效劳于乾)。能心甘情愿,自动自觉地顺于乾,就会“吉”。

所以说,我只是块可以出产的田地,我要顺“天”行事。谁是我的“天”呢?自然是能够决定我的工作的人,那是我不得不顺的“乾健”。

不过,报社就相对复杂了,决定工作内容和程序的,通常是部门主任,有时是副总编,偶尔总编辑也会把指令直接下达给一线的编辑和记者。

不管是谁,都是我的“乾健”,都是我要顺从的。不过,实际的情况可能非常复杂。比如,领导们的意见有时候不统一,怎么办呢?

我的想法是,都是我的“天”,上天的事情,要由上天自己解决。举个例子,作为报纸的编辑,给版面的稿件拟标题是个考校功夫的活计。报纸尤重标题,打个比喻来说,如果稿件本身是版面的身体,那么标题就是眼睛。

标题拟的好不好,对于记者来说不太重要,但对于编辑就不一样了,如果一个编辑总是把很烂的标题摆到领导面前,需要领导费心思去修改,那么这位编辑的业务能力就会被质疑。编辑的标题拟定得不错,也不一定会见报,如果他的主任(责编)和主管副总编业务能力很强的话,或者审版时灵光一现,那么就常常会对标题提出修改意见。甚至偶尔总编辑对于某个较为重要的版面有了兴趣,也会打来电话,指示一下对于标题的修改意见。

我有一个同事,就因为标题的问题,让主任心生不满。一次,主任私下对我说:“你的工作让我放心,××就不行,我给他改过的标题,他总是不认可,转身他就会再修改一次……”

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因为,实际的情况未必是我猜测的情况。我和其他的编辑不同,我不像他们那样,每一次把做好的版样同时给主任和主管副总编送去(总编辑也送一张,但除了第一版等几个重要版面,总编辑通常只是浏览一下版面,很少给出意见),我是先给主任送一张版样,他修改之后,我再出一张主任改过的,拿给副总编看,如果副总编再提出意见,我就再拿回去修改。

技巧就在这里了!

主任会认真阅稿,会把整个版面的内容仔细看一遍,以检查有没有错误或者问题,然后提出对稿件的删改意见,同时修改标题,或者要求编辑修改标题。而副总编只是大致浏览内容,常常提出的意见都只是针对标题的。强调一下,领导们通常盯住的都是版面头条的标题。

所以,我只修改内容方面的。至于标题,主任修改了,很好,我直接拿给副总编看;如果主任没改,只提了意见,那我也不改,直接把主任的意见讲给副总编听,然后听取副总编对于标题的意见。

如果副总编来了兴致,直接替我把头条的标题拟好了,那好,我拿着这张带着副总编笔迹的版样回去找主任:您看,副总编说,标题用这个……

如果副总编只是指示意见,那好,我也回去找主任:“您看,副总编对于头条标题的意见是这样的……”然后和主任共同按照副总编的意见重拟标题。

“上天”的事情,他们自己去解决,我只是负责传话。只要传话得当,不给各级领导们制造矛盾,我这个行为其实是符合领导需求的。上文提到的那个同事,大约就是因为他没有重视“坤顺乾”的所有环节,以为副总编改过了,就不必再征求主任的意见,结果引起了误会或者说是不满。

下一章,我们继续聊聊“得朋、丧朋”的事情。

我用易经创业实录7:技巧在于顺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