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文/淳于朵

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引言:生活中有一類人,根本見不得別人好,在這種心態下,萬惡都可以催生。

從上世紀的70到90年代,心懷浪漫的三毛,揚起撒哈拉的漫漫黃沙,為我們繪出了一幅絕美的沙畫,使人人都心嚮往之,神思久矣。

在文壇閃耀了將近20年的三毛,卻於1991年的1月4日永遠的隕落了。

隨著她的離世,引發了國內外一浪又一浪的追思狂潮,在這樣的氛圍中,有一個人暗戳戳地行動了。

5年之後,一部由這人署名的書問世了,書名叫作《三毛真相》。

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隨著這本書的問世,三毛在世人心目中的所有美好,隨之全部坍塌。

也正是因為這本書,很多人開始質疑、謾罵、甚至推翻三毛,他們更關心三毛是不是欺騙了荷西的感情,她是不是偽善的,她腦子是不是有問題,而不再耐心傾聽三毛的內心世界。

霎時之間,三毛就成了眾矢之的。然而已永久長眠的她,再也無法回應由此而來的所有質疑了。

那麼,三毛真的如該書的作者所言,如此的不堪嗎?

究竟是三毛偽善、神經質、欺騙了世人的感情,還是該書的作者卑鄙、陰暗、見不得別人好呢?

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 所謂的“三毛真相”,及其背後的始作俑者

提起這段往事之前,咱先嘮嘮《三毛真相》背後的那個人。

他叫馬中欣,出生於1942年,生在蘭州,長在臺灣,後又移民美國。

在40歲以前,馬中欣曾做過老師,做過工程師,一直延續著循規蹈矩的人生,但因為沒找到真正的人生目標,所以他在美國過的並不開心。

後來,一個偶然出現在他生活裡的旅行者,激起了馬中欣探索無邊世界的興趣及渴望。

於是,決心去環遊世界的他,開了一家專門接待旅行者的旅館,一邊經營著,一邊籌備關於旅行的一切事務。

馬中欣是個目的性很強的人,一旦認定的事情,就會傾盡全力去做,這是他的優點,卻也強化了他的偏執。

1981年,自覺已準備妥當的馬中欣,帶著自己的兩個兒子,開啟了第一次的環球之旅,之後逐漸成為了一名職業旅行者。

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成為一名職業旅行家之後,在馬中欣的職業道路上,有著一道明顯的分水嶺,即調查三毛之前,和抨擊三毛之後。

在質疑三毛之前,馬中欣只是個籍籍無名的旅行家,在出書批判三毛之後,他卻迅疾地站上了職業生涯的巔峰。

憑著對三毛的質疑和攻擊,馬中欣名利雙收,不僅出了書,還開啟了多個國家的巡迴演講,從此聲名大噪。

《三毛真相》據說是馬中欣花了5年的時間,沿著三毛在撒哈拉沙漠裡的生活軌跡,去一一調查查訪,基本訪遍了三毛與荷西的所有親友之後,得出的結論。

這結論便是,三毛“又老又醜”、“欺騙荷西感情”、“冷血自私”、“母豬賽貂蟬”等等,一代文藝女神,就這樣被塑造成了一個醜陋的女人。

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 所謂的“三毛真相”,是真相還是歪曲

但《三毛真相》中對三毛的這種塑造,著實傷害了大批三毛粉絲的感情,畢竟大家在閱讀三毛的作品時,都深深地體會到了三毛想要抒發和表達的種種感情。

對我們來說,三毛是少年時的憧憬,長大後的嚮往,更是記憶裡永不磨滅的星。

馬中欣卻借《三毛真相》推翻了這一切。

據他考證,當年是三毛主動追求的荷西,荷西涉世未深,被三毛欺騙了而已,三毛的行為,基本算得上誘騙清純少年了。

在文中,馬中欣甚至用了“大八歲的寡婦”這個字眼,來形容三毛。

但眾所周知的是,三毛當年的德國男友,因心臟病猝死的時候,兩個人並沒有舉行結婚儀式,根本不算是真正的夫妻關係。

深愛的男友去世,三毛已經夠悲痛欲絕了,可是逝者已矣,活著的人,還是應該堅強的活下去的。所以在療愈了心傷之後,三毛繼續去尋找自己的幸福,並無可厚非。

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而馬中欣未曾看到三毛的痛苦,只一心去揭她的傷疤,這樣的行徑,真算得上厚道嗎?

其實,從三毛與荷西的相識,到相戀成家,她自己都曾細細的描繪過,從她與荷西的日常相處中不難看出,倆人稱得上是一對恩愛夫妻,並不存在三毛欺騙荷西感情一說。

而在馬中欣斷章取義的解讀下,就成了“大八歲的寡婦”誘騙“涉世未深的青年”。

此外還有諸如:荷西只是個底層潛水工人,根本不是啥潛水工程師;三毛情緒化嚴重,經常欺負荷西,以至荷西無奈出軌;三毛步步緊逼,荷西才破罐破摔,不帶氧氣筒就下海,於是溺水而亡!

在《三毛真相》中,馬中欣口氣之陰損,用詞之刻薄,通篇滿布著冷嘲熱諷式的貶損,洋腔怪調式的嘲弄,簡直難以教人相信,他竟是個“職業旅行家”。

這種對三毛的歪曲解讀,不僅毫無客觀性可言,反而將個人的感情色彩當做主要基調,甚至一直在將讀者向“反三毛”的角度去引導,不得不說,頗有幾分譁眾取寵的嫌疑。

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 所謂的“三毛真相”,隱著人性的醜陋

在這部所謂的“三毛真相”裡,馬中欣說他的初衷僅僅是為了讓世人看清三毛的真面目,當被記者問到其動機時,他這樣回答:實在看不慣人們被假象矇蔽。

就因為他看不慣,看不慣三毛的文字,看不慣三毛的美好,更看不慣三毛的世界。

所以《三毛真相》中的一字一句,像戳人的劍戟一般,字字誅心。

於是在書中,三毛描寫的傳奇性的浪漫愛情,就成了胡編亂造的謊言;她在撒哈拉的生活,就成了被美化後的“悲慘世界”,她也就成了一個癲狂又偽善的“怪異女人”。

從馬中欣的話語中,我們真的不難感受到,他並不是本著求真求實的客觀心態,去追尋有關三毛的真相的,而是以一種先入為主的,偏狹尖酸的個人偏見為出發點。

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試問,一個連出發點都立不住腳的人,他所道出的真相,又有幾分可信呢?

而這對喜愛三毛的粉絲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傷害和考驗。也因此,在這種極端的抨擊之下,鄙棄三毛的愈加鄙棄,愛重三毛的愈加愛重。

如果我們試著分析馬中欣對三毛各種詆譭背後的真正動機,就能看出一種見不得別人好的心態在作祟,當他看著三毛頭頂上的光環,千古之後依舊在煜煜生輝,便叢生出嫉妒來,於是抹黑三毛,攻擊三毛,以圖將她頭頂的光環徹底敲碎。

一個言辭猥瑣的人,所暴露出的,必定是他的內心。

而在我們身邊,很不乏這樣的人。

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人家春風得意,他滿心嫉恨,人家遭逢不幸,他落井下石,他永遠都在盼著別人倒黴,甚至親自下場促成,給別人添堵,恰是他的目的。

從馬中欣和他的《三毛真相》中,我們便能看到人性的複雜與醜陋。

正因人性複雜,我們才渴望簡單,而三毛帶給我們的,正是一種簡單的美好,黃沙漫,大漠煙,落霞孤鶩,下自不言。

作為讀者,我們每個人都有是非心,也都有自己的判斷,相比三毛那從容不迫的舉止,再看馬中欣滿腔嫉恨的言辭,誰更居心叵測,自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結語:

有人選擇麵包,就有人選擇愛情,每個人的追求不盡相同,但是都該被尊重。

所以我堅信,荷西選擇三毛,是出於愛情,出於對美好的嚮往,而非被矇蔽,被欺騙。

現實中的三毛風情萬種,他口中的三毛“老母豬賽貂蟬假惺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