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从比特币诞生之日起,是非就没断过

导读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币价格登上历史最高点,1比特币兑换19666美元。对,是美元。

如果有人提出要用10000个比特币与你交换两张披萨饼,你同不同意?如果是我,我要么觉得对方是骗子,要么觉得对方是疯子。然而这样的交易在2010年就真实地发生了。

比特币是如何从一个理工男的理想变成被众多央行承认的数字黄金?又如何在14个月的时间里,蒸发掉83%的市值?笔者希望凭借收集到的一点线索,为你掀开这出大戏巨幕的一角……

哪都少不了罗永浩

2019年的农历除夕,是在2月5日。似乎很多很多人都非常期盼春节尽快到来。这种盼望倒不是想利用假期去放飞自我,休闲度假,而只是想停下来,停下来一小会儿,好好确认一下2018年是不是真的过去了。这看起来好像有点逃避的意味,但却格外真实。

刚刚过去的2018年格外肃杀,除了霍金、金庸、李敖等众多名人相继离世,大多数普通人在这一年也过得辛苦。钱不那么好赚了,百业萧条。所以很多北漂早早请了假回家,他们当中的有些人也不会再回来了。

就在北漂们忙忙碌碌奔赴春运一线的时候,锤子科技天猫旗舰店的商品悄然全线下架。随之不久,在锤子官网上,从手机坚果R1到净化器、数码配件,几乎都处于售罄或缺货状态。就连2018年重磅推出的PC个人电脑TNT也已下架。

对于这一连串的负面消息,罗永浩并没有向公众解释什么,玩起了消失。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锤子已成远去的背影

在商业世界里,有时候看上去正常的事情,往往背后正酝酿着不正常;而有时候看上去很不正常的事情,背后却又是正常且符合逻辑的。

就比如罗永浩。当媒体意识到可以炒作一把锤子科技负面消息的时候,不知道他有没有想起自己在9个月前发过的那条微博。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2018年5月7日,罗永浩在自己的微博爆料其通过炒币赚了3000万

彼时的罗老师正在谆谆教导自己的员工不要把心思全用在炒币上,而应该像自己一样,玩票炒币。买了就放在那,让它自己涨,主业还是要把工作做好。

在各大财经版块可以轻易查到罗老师发微博当天比特币兑美元的开盘价格是 1 比特币兑换 9627 美元,约合人民币 64500元。

什么是比特币?怎么会这么值钱?

这一切,我们还得从头说起,话说春秋战国......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郭德纲:我说的这事离现在也不算太远,家里有老人的都可以回去问问,话说春秋战国......

01 货币起源

要说到货币的起源,还真差不多要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诗经·卫风·氓》中第一句就是「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什么是抱布贸丝?就是抱着布匹来换丝织品,这是上古时期一次再正常不过的交易活动。

以物易物,就是有什么换什么。甲想吃乙捞的鱼,就拿甲砍的柴去换乙的鱼。兑换的比例双方商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市场决定。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觉得这种交易方式不方便。比如,甲今天不想吃鱼了,但乙还需要柴。甲如果不跟乙交换,乙就没柴烧。如果乙一定要跟甲换,那甲就可以借此压价,多换几条鱼或少给几根柴。乙这次一定会觉得吃亏了,下次就要重新定价。

又或者,乙今天没来,也没有其他人卖鱼,但正好有人卖鸡蛋,甲就只能用柴去换鸡蛋。于是又得重新商量价格,很麻烦。

为了解决交易障碍,货币就此诞生。一开始,人们用贝壳当货币。贝壳体积小,携带方便,很快就被许多人接受。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201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钱币专场拍品

但有的人对此有意见。比如,内陆地区的人从来没见过海,更没有获取贝壳的途径。现在市场上要用贝壳充当媒介交易,他们就觉得住在海边的人下海不是去捕鱼,而是去捞钱,不公平。

于是,又有人提出用羊皮当货币。羊皮柔软,比贝壳更容易携带和保存。不久后,大家还是觉得不方便。一旦保存不好,让老鼠啃了,损失可就大了。再说,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羊,比如灰太狼夫妇就强烈反对。

这怎么办?能不能找到一种大家都认可的,并且相对好获得的媒介来充当等价物呢?

金属货币应运而生。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青铜布币

相比其他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物理特性更稳定,既好保存也便于携带。老鼠对铜钱显然没有多大兴趣。

金属货币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商品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刺激了商品生产。赶集,成了最激动人心的社交。就像本节一开始说的那个抱布贸丝的农家小伙子,换布倒是其次,主要是去赶集找对象。

古代,1000个铜钱叫一贯。一贯等于两吊,所以半吊即250个铜钱。

「半吊子」就是这么来的,在中国北方是句骂人的话。

02 谁更靠谱

从战国到民国,金属货币流通了两千多年。而在金属货币流行的前一千多年里,总是是非不断。

一方面,国家对铸币的限制时紧时松。比如,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大封同姓诸侯王。这些诸侯国就可以自己铸币。

位于东南的吴国境内不仅有矿山,而且冶炼技术发达。吴国依仗朝廷允许诸侯国铸币的政策玩命铸币,铸出来的钱大部分拿来发展军备,招揽天下的亡命徒。这为后来的「七国之乱」埋下了祸根。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吴王刘濞

刘濞曾随刘邦征战立功,后被刘邦封为王爵。事后,刘邦后悔,但又不好收回成命,于是打算找机会敲山震虎。

刘邦:我听说五十年后,会有人在东南造反,不会是你小子吧?

刘濞:哪能呢?您别听别人瞎说,我跟四叔您可是实在亲戚。

刘邦:这还差不多。

刘濞:怎么也得五十一年......

在私人可以铸币的情况下,大量劣币流入市场。比如,有的地方用铁币代替铜币流通。铁币不仅分量比铜币轻,而且更容易破损。老百姓就不愿意使用铁币,而把铜币收存起来以备不时之用。

所以,好的铜钱被百姓窖藏,而质量差的铁币百姓又不愿意花,商品交易随之萎缩。这就是经济学中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由英国财政大臣格雷欣(1533-1603)发现

个人铸币这么不靠谱,那国家铸造的货币呢?

有时候也不靠谱。

在某些历史时期,朝廷会特别铸造一些高面值的钱币与基准钱币同时流通。比如,以仁义著称的刘皇叔就发行过一种叫做「直百五铢」的钱。官方规定,一枚直百五铢等于一百枚五铢钱。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诸葛的妙计

诸葛:老大,新钱造好啦!以一当百!皇叔:啊?这合适么?诸葛:合适,要不是照顾您「仁义」的名声,我就当一千了。皇叔:这不会引起寡人的「商誉减值」吧?诸葛:您真想多了,等咱们上市了,您再考虑这个吧皇叔:......

一枚五铢钱的重量约3.6克,而直百五铢重约9克。以不到3倍的成色却充当100倍的面值,这就是明目张胆地搜刮民财了。

除了面值虚高,还有币种混乱。

比如,王莽从自居摄政到篡位称帝的不到二十年间,四次修改币制。

第一次币改时,铸造了三种新币与五铢钱并行。一种为大钱,重十二铢,当五铢钱50;第二种契刀当500;第三种错刀当5000。官方定的币值在老百姓看来是虚价,不愿接受。

第二次币改时的核心政策是「宝货」,包括五物六名二十八品。五物,即五种铸币材料,金、银、铜、龟、贝;六名,即六类货币名称,金货、银货、龟货、贝货、泉货(铜制)、布币(铜制)。每类货币里又分不同重量和币制,合计二十八品。

最为奇葩的是有些币值设定的有零有整。比如,银货中的「朱提银」,值钱1580;贝货中的「大贝」,值钱216。试想一下,如果生活在王莽时代,28种币值就是28道数学题。上街不带计算器,都算不明白帐。

那怎么办?老百姓只好不上街,啥事都自己解决。《汉书·王莽传》中记载「农商失业,食货俱废,民人至涕泣于市道」。

03 纸币来了

无论王莽也好,刘备也好,他们发行的钱不被当时百姓接受,除了使用不便,搜刮民间财富意图明显之外,还跟古人对货币的认知水平有关。

货币被发明的目的是在交易当中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人们早期的认知中,等价物又跟货币自身成色(重量、材质)挂钩。

比如,1头牛等于10个铜钱,买10头牛就要用100个铜钱。买方现在拿一个大点的铜钱对卖方说,这就相当于100个铜钱,卖方当然不同意。或者,大钱的重量如果与100枚铜钱的重量相等,卖方也能认可。可大钱称重偏偏不到小钱的100倍,这就是以次充好。有些过分的王朝发行的大钱甚至连基准货币的重量都不到。这完全就是明抢了。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卖炭翁》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商品经济和金融进一步繁荣,又出现货币供应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的情况。社会上的货币不足,势必影响交易,使得部分交易又回到以物换物的状态。

到宋代时,一些商人为了解决货币支付和携带不便等问题,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北宋时代的交子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老赵现身说法

交子的诞生,是古人的一次计划外尝试,也预示了货币的发展方向将由实物货币走向代用货币。

代用货币一般是纸制的,但与现在通用的钞票还不完全一样。代用货币可以兑换实物货币,比如清末山西票号开出的银票就可以兑换面值标注的银两。自从明朝墨西哥鹰洋大量流入中国后,银开始成为硬通货。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清代李鸿章像北洋天津银号库平足银伍两银票

现代国际秩序确立以后,有些国家发行的纸币仍可以兑换贵金属。比如,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由西方主要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此次会议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确定美元与黄金挂钩,1 美元可兑换 0.888671 克黄金。

二战的胜利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巩固了美元的硬通货地位。也因为可以自由兑换黄金,美元又被称为「美金」。

布雷顿森林体系运行到1971年底的时候已难以为继。一方面由于美元可兑换黄金,造成美国黄金储备大量萎缩;另一方面,由于越战等因素造成财政开支巨大,美国出现通货膨胀。加之贸易逆差等因素,最终使得尼克松政府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是现代货币史上的分水岭,简单说,由于纸币与贵金属脱钩,各国政府可以正大光明地向民众征收「铸币税」了。

什么是「铸币税」?

简单说,如果印钞厂印100美元的成本(纸张、油墨、电费、人工)是1美元,那么面值大于制造成本的99美元就是铸币税了。

纸币由国家信用提供担保,而不再由可兑换的贵金属作为担保。国家信用由国家机器提供保障。一些不负责任的政府,开始钻空子大量印制钞票。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一张面值100万亿的津巴布韦钞票,在2011年约等于8元人民币

社会中流通的货币量多于国民生产的财富总量,就会出现通货膨胀。每当通货膨胀出现的时候,最先受苦的还是普通百姓。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2018年,委内瑞拉民众将如同废纸一样的钞票编织成手提包出售

04 是潘多拉的魔盒吗

掌握货币发行权的各国中央政府,不仅牢牢掌控着经济和金融局势,而且为了确保政权稳定,还监听国民的日常通讯。

2013年6月,美国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6月5日,英国《卫报》扔出了第一颗舆论炸弹: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6月6日,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称,在过去的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器,监控美国公民的电子邮件、聊天记录、视频及照片等秘密资料。

美国舆论随之哗然。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斯诺登到底是人权斗士,还是叛国者?

如果站在民众的角度把斯诺登看作人权斗士的话,那么早在2008年,就有人选择了另一种抗争方式,创造一种全新的货币——比特币。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个人查询检索信息更为便捷,但个人行为也更容易被记录并被强力部门获取。各国金融体系成为政府掌控下泄露个人隐私最多的机构。每一笔钱的去向,政府只要想知道就一定能知道。

于是,网络朋克们想制造一种不受政府监管的货币。这种想法日渐强烈,其中就有人开始探索相关理论来支撑数字货币。直到2008年,由一位名叫「中本聪」的神秘人物提出了「比特币」的数字货币概念。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比特币会是潘多拉的魔盒吗?

比特币,采用两种数据运算方式,一种是公开密钥加密,另一种是散列现金(HashCash,也译为哈希现金)。

公开密钥加密,就是让加密的信息只能由特定的收件人解密。而且加密的信息只有和收件人的密钥通过一定的计算方式对应起来,信息才能被读取。双重加密,双重保险。

散列现金,是通过逆向计算方法,让人无法由公开数据地址倒推密钥。数字货币一旦交割,就无法逆转。给出数字货币的人也无法根据原来的数据继续持有数字货币。这两点保证了数字货币的安全性。

简单说,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比特币的出让方不仅给出了钥匙,而且自己绝对没有保留备用钥匙。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雍正皇帝与近臣联络的密折专用匣,每个匣子仅有两把钥匙,一旦寄出,自己虽然有钥匙,也没法再打开了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这叫「特密折」,朕很厉害吧

如此安全的比特币又是如何运行的呢?两个字,透明。

比特币由所有的参与者来确定比特币的交割和比特币的真伪。什么意思呢?举个例子来说明:

鹅城的武举老爷又想吃米粉了。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让米粉再煮一会

在鹅城吃瓜群众的众目睽睽下,武举老爷和小贩纷纷展示了自己的钱包。武举老爷钱包里有10块钱,小贩的钱包比脸还干净,啥也没有。

武举老爷当着大伙的面给了小贩10块钱,之后大家重新检查了双方的钱包,小贩钱包里有10块钱,武举老爷的钱包比屁股还干净。于是,一众吃瓜群众纷纷掏出小本,记录下了这次交易。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请掏出你的小本

在网络当中,只有多数电脑记录了这次交易,这次交易才算成立;只有多数电脑验证了比特币,才能说明这个比特币是真的。这种方法最大限度地防止有人自己制造伪币。

既然是电子数据,直接修改源代码不就可以作弊了么。这一点,中本聪早就想到了。他直接开放了源代码,这一做法增强了比特币的透明度和可信度。因为修改源代码也要获得多数电脑的许可。

简单说,谁做了什么,在什么时候做的,都会被网络内的所有电脑记载的一清二楚。想不留痕迹地篡改数据,是不可能的。

仅仅安全和透明就足以让比特币成为人们趋之若鹜的投资品了吗?还远远不够。

中本聪为比特币的数量设定了上限,将在2140年的某一天达到2100万枚。此后,比特币的总量将永远保持在这一水平。对比前文讲过的货币滥发,比特币的数量增长是有节奏的,可控制的。

那么,中本聪到底是谁?比特币后来又经历了什么?

请看下集:比特币简史(二):愿你的国降临

比特币简史(一):半部货币史

本人:liruyue080229,欢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