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復發的類型有哪些?

用戶5547752607


21世紀,太空站都有了,還是有人唸叨:得了癌症不要治,治了也會復發!


確實,有些癌症會復發,就像流感併發症也會導致死亡,但癌症復發不代表死亡!

按照結局分類,癌症分三種:

1.可以治癒的癌症,不影響壽命

比如絕大部分早期癌症,和一部分具備手術條件的進展期癌症。

2.有治癒希望,也有復發風險的癌症。

很多癌症早期症狀不典型,發現時就已經比較大,手術後也有一定復發風險。比如一些比較大的胃癌或者肺癌。

3.終末期癌症,沒有治癒希望,以延長壽命、減少痛苦為主。

癌症的復發類型有哪些?

癌症復發主要有兩種:原始位置復發和遠處轉移。

通過手術切除或者其它敏感方法使腫瘤消失,一段時間之後,在原來的位置重新長出腫瘤,常見於手術切除範圍偏少、或者癌細胞發生耐藥。

還有一部分癌症手術幾年以後,在其他部位出現轉移瘤。

癌症復發不等於死亡

我們看下面這個例子,44歲男性,因為咳嗽發熱,同時發現支氣管肺炎和左側肺癌:

使用抗生素治癒肺炎,然後手術切除左側肺癌。手術後兩年半,發現右肺轉移:

這種寡轉移是有辦法治療的!向腫瘤內插入一根探針,瞬間射頻高溫消融治療,可以燙死癌細胞:

現在已經6年了,病人還活著。

癌症的治療進步很快,有些方法治療效果很好,總費用也能承受。


影像科豪大夫


癌症復發的類型有哪些?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癌症復發。可不要以為這個問題顯而易見,不要以為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事實上,很多人對這個概念是一知半解,似乎隱約知道一些,但又不明確,甚至有的醫生也是如此,當然這裡說的醫生一般不會是腫瘤專科的醫生,而是其他專科的醫生。


最需要區分清楚的就是癌症復發和進展,很多人把這兩個概念弄混,明明是癌症進展,他說是癌症復發,而反過來把癌症復發說成進展的人不多,因為很多人知道復發這個詞,但沒聽過進展這個概念,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復發說成是復發,進展也說成復發。


癌症復發,前提是癌症經過治療後,達到了完全緩解,沒有可見的腫瘤病灶,包括影像學檢查看不到腫瘤病灶或者病灶沒有活性(PET-CT檢查),相關的血液腫瘤標誌物也下降至正常(注意,是相關的,如果這個標誌物跟這個腫瘤並不相關,有的良性疾病也會引起某個指標升高,那治療後當然不會下降),比如,早期癌症經手術,腫瘤病灶切除了,或者某些晚期腫瘤經化療等治療後,達到完全緩解,腫瘤病灶消失或沒有活性了。醫學上就認為是無瘤狀態,當然這裡說的無瘤,是目前的檢查看來,但並不是說理論上絕對無瘤,否則就肯定不會復發。事實上,可能還是殘留的腫瘤細胞,這是將來可能復發的根源。在這種情況,以後如果病灶又出來了,那麼這就叫癌症復發了。癌症復發,有局部復發,就是在原發的病灶所在處以及附近的區域淋巴結又出現病灶了;還有一種復發是遠處轉移,這也叫復發,復發是原來的腫瘤類型再起來,如果又得了另一種不同的癌症,這個不叫復發,而是雙原發癌或多原發癌。


而如果癌症經治療後,仍有病灶,病人一直是帶瘤的狀態,那麼將來某一天腫瘤又長大了或出現新的病灶,這個不叫復發,因為本來就還有明確的病灶,這種情況叫腫瘤進展了,在原來已經病灶的基礎上病灶長大或出現新病灶。


腫瘤專科醫生


癌症復發是指經過治療後體內沒有發現殘留病灶,但過了一段時間卻檢查出和以前病理性質相同的腫瘤,間隔時間有長有短。那麼,治療後為什麼會復發呢?復發都有哪些形式呢?

一、癌症為全身性疾病

惡性腫瘤都是一夥沒有組織觀念的“烏合之眾”,很容易脫離原發病灶,所以,癌細胞天生就有轉移的能力。

常見惡性實體瘤,比如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腸癌等,起源都是在粘膜的上皮層,但是隨著腫瘤增大、浸潤,突破基底膜以後,在粘膜下層遇見很多的毛細血管和淋巴管,從此有了遠處逃跑的“通途”,腫瘤也完成了從原位癌到浸潤癌的“昇華”!

到了浸潤癌階段,癌細胞也就有能力、有條件把癌症變成全身性疾病了。

二、沒查出病灶≠沒有

體表腫瘤直徑超過1cm時或許能被醫生觸診發現,超聲、CT、 磁共振等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最小可以發現直徑幾毫米的病灶,再小可能就不能發現了。

而直徑1mm的腫瘤大概就是10萬個癌細胞,因此,沒有檢查出來不代表真的沒有,或許是儀器檢查發現不了的“微腫瘤”“微轉移”呢。

三、“微轉移”被消滅、或導致復發

手術、放療、消融等一些局部治療辦法是不可能清除原發灶以外的癌細胞,輔助化療也是對數級消滅癌細胞,不可能把癌細胞完全清除。

輔助治療若把癌細胞消滅到一定的級別,自身免疫系統幹掉剩餘敵人,或許癌症被治癒了,但輔助治療、自身免疫力不夠優勢時,潛伏下來的癌細胞或許東山再起,也就是復發了。

復發的腫瘤也是從小變大,倍增時間基本不變,而腫瘤體積增長越來越快,病情也就惡化快了。

四、局部復發與遠處轉移

復發表現兩種形式,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比如消化道腫瘤的吻合口,或原發灶切除後的周圍組織發現異常腫塊,往往是腫大淋巴結,肝臟、肺臟等術後原發灶的周圍又有新的病灶,這些都是局部復發常見的問題。

癌症復發往往以遠處轉移的形式出現,比如肺癌、乳腺癌術後骨轉移,胃癌術後肝臟轉移等。

五、監測、複查

癌症治療後定期複查是必須的,也有一些推薦原則,大概是分期晚、術後時間短,複查頻繁些,分期早、術後時間久,複查間隔時間長一點。

監測、複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早發現、早治療,有些病人可能有年齡、體力、合併症等原因,若復發後治療的可能性不大,那麼,複查項目、時間就不一定很多、很頻繁了。

資料統計,癌症治療後2、3年內復發的情況很多,大約70%-80%的復發出現在5年內,以後復發的概率隨時間推移越來越小,但不是沒有。抗癌就如一次沒有燈塔的遠航,須小心警惕!是一旦復發也不是就沒法了,早些發現、早些治療,或許還有好的效果。科學抗癌,關愛生命,我是 ,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