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嚮往的三農是啥樣的?

中國當歸村新農哥


我們先看一下什麼叫三農,三農指的是農業、農村、農民,如果我們按照這個三農標準,也就是指的農民必須要在農村從事農業方面的工作,現在這樣的新三農人還是挺多,而且還有很多年輕的群體加入了新三農人,我們做為新的三農人對於未來的生活有什麼願意呢,我們現想三農生活究間又是怎麼樣的呢?

  1. 有可以發展農業項目。農村必然是少不了農業項目的,我國是一個農業基礎性國家,每一個農民都分到了自己責任田,在以前計劃經濟時代,我們所從事什麼樣的農業是由國家安排,我們個人並沒有多少農業的自主權,在79年後國家進行了制度性的改革,國家將田分給了我們每個人,我們從事什麼樣的農業項目自己說了算,但是我們農村從事的農業項目並不多,而且農業項目跟風比較嚴重,而農業的創新並沒有多大進展,一是農村缺能夠認真從事農業的高學歷人才,二是農業的投入產出團回報比率低,而且週期長,造成現在可以持續發展並且有充足利潤的項目是比較稀少的。我們心中的三農每一個區域都應該有自己獨特的農業項目,此項目有當地特色,市場竟爭小,能為三農人創造可觀的財富。

  2. 有美麗的農村。從幾年以前國家就提出了美麗鄉鄉村的口號,而且在農村國家也投入了非常多的資金,比如給鄉村修建水泥路,裝上路燈,鄉村的風光帶、公園這些配套設施也是有規劃的進行了建設,應該說這幾年的農村對比以前己經是天壤之別,但是美麗鄉村的建設依然任重道遠,鄉村這些建設是否是有配套的人員進行管理,這些設施是否有維修保證,在一些中小型的城市與鄉村,我們能夠看到很多當時建得很漂亮的景觀設施,因為沒有後續的保養計劃,最後是景觀變成了障礙。我們的美麗鄉村一定要有長遠的規劃,完善的管理措施,這樣的美麗農村才是我們夢想的家園。

  3. 有配套的生活設施。鄉村越來越美麗,可是人口確是越來越少,新的農村應該將農村分散性的人口進行合適的集中居住,讓居住地與田地分開,這樣可以為新的農村建立配套的生活設施,比如郵政網點、銀行網點、還有更重的學校,讓居住在農村的人與城市的人沒有分別,只有讓農村的人有工作,有生活,這樣的農村就是幸福的農村,也是我們嚮往的農村。

  4. 創造農村的獨特性。在農村的人嚮往城市 ,城裡的人嚮往農村,可實際是農村人真的是嚮往了城市,每年從農村進入城市的人口數量呈迭量式增長,而城市 人口基本沒有拋棄城市而到農村去的,也就是說農村獨特性,沒有大家嚮往的優越性。未來的農村必須農村的獨特性,比喻有良好的生活環境或者更舒適的生活環境,這些農村獨有的生活吸引大家願意到農村來生活或者工作。

大家對於心中嚮往三農都有美好的理想,而這些理想我們正在逐步實現,但是嚮往的生活心竟建設還需要時間,還需要我們一起建設,一起完成自己心中的理想。


一週的秋


全國人民這麼多年對三農的高度重視,國家對農村基礎建設的投入和振興戰略打響。都可想象到未來的農民也是最大的心願,生病不出村就能得到很好救治,看病方便和資金支出。能和城市人一樣有社會養老保證,有一定的退休養老金,感受到社會養老的優越性。農村孩子就地上學得到很好的教育,再不把孩子送到鎮上或縣城去上幼兒園丶小學帶來重大壓力。

未來幾年農業振興能達到全面科學化,信息化,機械化,智能化,到處都是產業園,種養業,加工業觀光樂園等。使農業看到希望,達到高端農業,更上一個新臺階。農村成為安居落業的美麗家園,農村和城市各有相同樂趣和更好的感覺。

農村到時天地更加廣擴,減少勞動力成本,轉變機械化智能化投入。農業機械化耕種收,植保運輸等機械作業。農作物畜牲加工等都一片忙綠景象。優良品種培育,種殖豐收加工,包裝營銷坐在家就能把很多活完成,農副產品銷售出去,提高收益。農民成為一種高尚工作,再不想背景離鄉到城市謀生計和發展。希望大量農民工早日返鄉建設,創業,共同努力,把農村建設得更快,更富饒,家園更美麗。








王維國25


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那麼,我們農民嚮往的三農美好生活什麼樣呢

一,享有各種保障。很多農民跟我的意願都差不多!很簡單,我想過上城市人的生活——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

中央提出讓農業成為最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最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假如,我們把城市的福利帶到鄉村,城市有的鄉村都有了,咱們農民還想到城市去嗎?

二,把農村建成美麗家園。誰都不想背井離鄉,當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誰能不愛呢!當然得留下來!現在,農村路也通了、燈也亮了,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了,公共服務也越來越好。把農村建設成為規劃合理完善,功能齊備的新農村。

三,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高科技手段運用在農業生產上。如無人機噴灑農藥,農田機械化作業、土地託管服務等。引導農業向農業園區、家庭農場、種植合作社等規模化方向發展。讓更多的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向全國甚至走出國門。

四,新農民。希望有更多的有文化、懂技術、會管理的大學生、年輕人、種田能手能夠回到鄉村、建設新農村、新產業、新農民,實現鄉村振興!幸福更多的是一種主觀的感受,我們要尊重大家的意願,尋求最適合的方式來幫助農民過上美好生活!

鄉村振興畫卷徐徐展開,美好三農生活未來可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