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突然覺得自己被自己的孩子暖到了?

一人獨守一夢


我們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下這個問題吧!

問題中所描述的特徵,我們稱為“共情心理”,屬於情感,不屬於情緒!情感具有人類具有的社會性、永恆性和普遍性的特點。

例如媽媽生病的時候,孩子能夠感受到自己的痛苦感,這種痛苦感受不是自己的身體,而是媽媽的疾病。

共情心理是一個人建立人際關係的基本情感,一部電影,可以讓人熱淚盈眶,這都是一個人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反過來說,如果一個孩子缺乏共情心理,就會導致情感世界發展殘缺,冷漠、自私等性格因素突出,造成一系列心理問題的出現。

情感世界的發展越完整,情緒的管理水平越高,例如單親家庭的孩子,情感世界是殘缺的,這樣就會導致情緒反應中恐懼感強烈,嚴重缺乏安全感,從而最終導致人格殘缺。

一個孩子能夠關心、愛護自己的父母充分證明:情感世界發展是完整的。



認知心理研究者


有很多瞬間,都會突然被孩子暖到!

當孩子輕輕小聲委屈:“媽媽,我錯了,我改”——的時候;

當孩子鎖著眉頭滿眼淚花:“媽媽,對不起”——的時候;

當逛超市大包小包,拼命用小小胖手奪過我手裡袋子,體貼而真誠:“媽媽,我來提”——的時候;

當走在街上,隨時提醒:“媽媽,不要踩井蓋”——的時候;

當在沙發上打瞌睡,她們輕輕的拿小棉被給蓋在身上——的時候;

當我肚子痛蹲在地上,她們急得大聲哭喊——的時候;

當我切菜被刀割到手,她們小小的身影翻箱倒櫃找創可貼——的時候。

…………

滿滿的感動,一幅幅母慈子孝的溫馨畫面!

可大多數時候的真實:

催起床,催上網課,催做作業,催睡覺………上竄下跳,雞飛狗叫。

面對兩頭神獸,有時真的忍不住焦躁崩潰、河東獅吼,面目猙獰,血壓飆升。

可每次吼叫完後總感到懊悔,但下次又忍不住用同樣的方式。

孩子臉上還有淚痕,卻已忘記,又媽媽媽媽的叫個不停。

突然覺得我是牽了兩隻蝸牛去散步,它怯生生的緩緩蠕動,我很著急,我吼它,扯它,兇它,甚至想打它。 蝸牛看著我,很委屈,含著淚, 喘著氣,費勁往前爬……

莫非我錯了? 忘了她們還只是小小的蝸牛。

忘了孩子的成長真的需要過程,需要慢慢探出它的觸覺,慢慢感受外面的世界,感受陽光,感受微風,慢慢爬行前進。

可我總喜歡用大人的尺度去衡量,用挑剔比較的心理滿懷抱怨。

是否應該放慢腳步,陪著孩子靜靜地,細細地去體味生活中的滋味,陣陣的花香,習習的微風,蟲鳴蛙叫,有鳥撲閃著翅膀,還有天空上掛著圓圓的月亮眨眼的星星…………

原來,靜下來慢下來有這麼多的風景,以前怎麼沒發現?不想再錯過,從煩躁中走岀來,陪孩子一起成長,去享受孩子帶給我們獨特的感動!


伊人論古今


自己沒有孩子,是被侄子暖到了。他今年讀初一,這段時間和我們一起住在我爸媽家。

半夜我說肚子好餓,他突然回頭問我,“牛排、炒飯、麵條?”然後在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下樓做好了,叫我,我老公和他媽媽下樓吃夜宵。嘴裡還嘟囔著:“現在的女人真麻煩!”

有一天我們去逛街,買了好多東西,手上都是購物袋。小朋友過來接過了我和他媽媽的購物袋,提在手上往前走。一邊走一邊嫌棄到:“現在的女人真沒用!”

上週六,我在家休息實在沒事幹,在床上滾來滾去,侄子說:“要不然我帶你玩遊戲吧?”,我說我打遊戲很菜的,他思考了半天說:“沒事,換個遊戲我們一起菜。”

不久前還是小豆丁的侄子感覺突然間就長大了,有種“小傲嬌”和“小別扭”,卻已經開始去學會體諒和照顧別人。真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