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迎接綠色氫能時代-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預計到2030年,氫能的生產與基礎設施成本將下降一半,使其更具競爭力。到2050年,清潔氫能將可以滿足全球24%的能源需求,為全球1/4的車輛提供能量,並在全球範圍內創造3000萬個就業崗位。”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在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上表示,“我們現在擁有一個機遇。燃料電池汽車和氫能技術將在未來的綠色道路上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10月19日至22日,2020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在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科學技術部的指導下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舉行,會議主題為“發展綠色氫能,提振世界經濟”。使用可再生能源生產的氫能是全球經濟疫後重建與向低碳經濟過渡的關鍵。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副署長穆拉德·沃赫拜在致辭中表示,“投資於未來的經濟意味著向煤炭時代、石油時代和所有化石燃料的時代告別。進一步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是這一轉變的關鍵,它有助於為經濟脫碳,並推動綠色、繁榮的新型經濟發展。”

氫能源和燃料電池技術有著巨大潛力,能幫助我們更快實現碳中和經濟。氫能作為一種低碳、清潔的能源載體,可以為中國實現2060年碳中和目標發揮重要作用。為此,中國政府預計將在明年年初的第十四個五年計劃中制定更詳細的可再生能源發展指南。

大會設有主題論壇,深入研討燃料電池技術、氫能技術與應用、政策標準、氫安全、氫能合作等內容。其中,中日韓氫能論壇旨在為中日韓三國在氫能領域的對話與合作搭建平臺,推進區域間合作的規則建立和標準完善,加強國際交流、促進技術和市場的國際融合。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提出:“此次會議是國際氫能領域的一次盛會,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散、全球經濟陷入嚴重衰退的背景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中國舉辦以‘發展綠色氫能,提振世界經濟’為主題的氫能產業大會,意義更顯不同。”

大會期間,第四屆中國(佛山)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及產品展覽會(CHFE2020)同期進行,參展企業近300家,展出內容涵蓋氫能基礎設施、制氫、儲存、運輸、氫氣利用、燃料電池、燃料電池汽車製造等環節的先進技術和成果。

過去17年來,在全球環境基金(GEF)的支持下,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中國科技部,長期支持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的示範與商業化。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將其氫經濟試點項目擴展到7個示範城市,通過治理與科技上的創新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當前,中國在30個城市共有7000輛燃料電池汽車。同時,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也持續支持氫能在交通、能源和工業領域的應用,以減少化石燃料在中國能源結構中的佔比。(路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