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清明節有哪些習俗?

用戶69331504


1.清明這個概念,是二十四節氣的其中之一,起源於我國一部曆法,干支曆法(又稱星辰歷),是我國古代天文學家,觀測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與四時季節變化關係而定立的一套曆法,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乙(太陽黃經為15度)時,為清明節氣交節,一般也固定在公曆(陽曆)的4月4—6日之間。

2.清明本是一個節氣,又是如何變成了節日的呢,既然是節日,很大可能是為了紀念某件事或某個人。其實清明節的前身是寒食節。寒食節大多數的說法是紀念介子推。這位介子推是春秋時期晉文公手下的一位大忠臣,這位大忠臣與晉文公重耳共過患難,但重耳成功後卻自己退隱了,當重耳要論功行賞,找不到歸隱山林的介子推,在山腳放把火想逼他出來,卻不料介子推寧可在山林裡燒死了也不出,後來晉文公後悔難過,定在介子推死的那天,全國人民不能生火煮飯,只能吃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由來。

3.寒食節在唐代開始大力推崇,由於與清明節氣時間相差不多,就合併以清明節氣為準,類似現在的五一黃金週,也來個七日大長假。清明節逐漸發展成緬懷自己先人的節日。由於古代以土葬為主,清明節去祭祖,那多數是去郊外上山去,所以又有了“踏青”的概念。

4.從最初的不生火,吃寒食來紀念介子推,到後來清明祭祖,去郊外踏青遊玩,親近大自然。這就是古時清明習俗的演變過程


愛國學的永偉


你好。關於清明的日常,最主要的就是掃墓祭祖了,此外還有植樹、盪鞦韆、放風箏、出門踏青等。本人頭條有一篇《讀詩|古詩讀清明:古人的清明日常》有提到,和你一起通過古詩瞭解古人的清明日常活動。如有興趣可以點我的頭像進去觀看,喜歡就關注一下吧。謝謝。


小白讀詩文


寫詩,清明時節雨紛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