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三人不包樹”所指到底是什麼?

烈九


朋友你好!

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這句話是我們老前輩些經過幾百年發生的無數類似事件而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是古人集體智慧的結晶,即為古訓。

說起古訓,我得先闡述一下我的觀點:對於古訓,我們要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能見神就拜一味的去迷信它,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當然,有很多是古人千錘百煉一代又一代濃縮出來的精闢警句,從古到今都很適用,如“背得唐詩三百首 不會作詩也會吟”、“當家才知柴米貴 養子才報父母恩”等;但有很多古訓是有時代侷限性的,到今天不一定適合,如“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久病堂前無孝子”等。

閒話少說,進入正題。這句古訓原話是這樣的: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

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

解釋為:古時的廟宇,在世人眼裡是莊嚴肅穆的,相對平民百姓家也是富麗堂皇的,那裡面都有一些較為貴重的器皿,如果一個人進去,萬一裡面有東西丟失,就難逃偷東西的嫌疑,所以說“一人不進廟”;如果兩個人一起觀井,萬一有一個人不小心落入井裡,會被誤以為是另外一個人陷害推人下去的,所以說“二人不看井”;如果三個人一起去抬樹,三個人都會相互猜疑,其中有一個人會偷懶,所以說“三人不抱樹”,這裡的抱樹是指抬樹的意思;

“獨坐莫憑欄”,一個人獨坐的時候,容易想到一些悲痛傷心的事情,憑欄坐高處危險,很容易想不開,會做一些傷身害體的事。

這句古訓我認為,在現在這個時代沒有多大意義了,有不同看法的請關注留言、批評指正!





貴州茶二哥


問:農村老話"一人不進廟,二人不觀井,三人不包樹″所指到底是什麼?

一人不進廟,所說的廟是多年失修的荒廟,這種廟並不是易倒塌怕砸人,而是荒廟詭異事太多,

更是孤魂野鬼藏身之處,陰氣太重,一人進廟容易附身,回到家裡就會鬧撞客,人多了進廟陽氣會壓倒陰氣,人多膽氣大,神鬼怕眾人。

二人不觀井,不是落井說不清,而是怕看井水折射,人看人是原面貌,而井裡折射出的影子則是變形怪異的,兩人對面是人貌,兩人對井則是怪影,

井裡的影子是變形的,這樣會認為對方都互相心懷鬼胎。

猴子撈月亮,月亮也是變形的。所以說二人不觀井,是二人不敢觀井。

三人不包樹,是三人不抬樹,一人叫扛樹,二人叫抬樹,一人扛樹,樹重全在一人身上。二人抬樹,樹重均壓在二人肩上。三人抬樹不平均,並不是其中有人偷懶耍滑,而是三人不樣高,地也不一樣平。

中間人高則挑起兩頭,重量全壓一人肩上。中間人低則使不上勁,重量還在兩頭,中間人虛設。所以是三人不抬樹。


生產隊長老楊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我是番薯小哥。

“一人不進廟,兩人不觀井,三人不抬樹”這句農村老話 多是農村長輩告誡小輩要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意識,字字句句都體現古人生存哲學和處事智慧。

  • 首先這三句話我們得拆分來解釋,一人不進廟,廟即廟宇,例如土地廟、山神廟、關帝廟等,以前趕路的路人為了省錢多會留宿廟裡,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這個特性埋伏在廟中,專門幹一些殺人越貨的買賣,所以一個人進廟就很危險,還有就是每個廟都有它們的屬性都有不同的主神,一個人進廟沒有人陪伴容易不明就裡的做出一些衝撞神明的事,這也是老人們勸誡年輕人不進廟的原因

  • 二人不觀井就有一個典故了,相傳北宋年間,有兩名考生結伴進京趕考,一路上路途遙遠,乾糧和錢財日益減少,一天他們二人發現一口水井,他們在井邊相互給對方打水,一名考生心生歹意,將另外一名考生推入水井殺害,將對方錢財乾糧據為己有獨自上京趕考去了。水井代表了危險的境地,這句話提醒我們不要置身於危險的境地,讓他人有可乘之機,這也可以理解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 三人不抬樹其實跟“一個和尚挑水喝,兩個和尚抬水喝,三個和尚沒水喝”差不多的意識,三個人抬樹,每個人高矮胖瘦不一樣,誰也不知道誰出力多,特別是中間抬樹的人他到底有沒有出力或者是幫前頭還是後頭的人分擔了更多的重量,這些問題都會引起三個抬樹人的猜疑和不滿,這就提醒了我們不要去摻和別人閒事,將自己放在輿論的漩渦。

這句農村老話凝結了古人的生存智慧和處事哲學,核心意思就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感謝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