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說“親戚別共財,共財和不來”是什麼意思?現在還這樣嗎?

伊人間


“親戚別共財,共財和不來”這句話不僅是農村人說的,在民間各地都有這樣的說法。

這句話是人們在歷史的長河中,通過實際事例總結出來的一句民間流傳的諺語。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親戚之間不要有錢財之間的往來,一旦有錢財方面的糾葛,親戚之間不講信用會產生矛盾,產生裂痕,就不會象以往一樣和睦相處,有的甚至斷絕親戚關係,互不來往。

這樣的事例在我的身邊就有發生。

我有一位長輩,他在國有集團公司工作,在家族中算是經濟情況比較好的。

那是在90年代有一年春節,一位遠房親戚來家裡說要做養殖生意,想借1000元錢做為本錢,這位長輩毫不猶豫地給他借了1000元,當然親戚之間也沒有打借條了。

想想90年代的錢放在現在是要升值多少啊?

這位親戚借錢後就再不提還錢的事了,長輩也不好意思一直要,多年後偶爾碰到提起還錢的事,對方說沒錢,至此再也不上門了,至今沒有歸還。

長輩經常提起這事,說這是一次教訓,告誡晚輩不要隨意借錢出去,再好的親戚朋友借錢一定要打借條才可以。

我想這些事例說明,親戚借錢有的人實際是要錢,從一開始就沒有計劃還。

因為昰親戚,也沒有借條,要錢也無證據,所以,也沒有任何辦法。

這就是所說的“親戚別共財,共財再不來”啊!





卿369


其實關於錢財的農村俗語還有很多,比如“親兄弟明算賬”、“親歸親,錢財分”等,親兄弟都要明算賬了,何況是親戚之間的經濟往來?

“親戚別共財,共財和不來”的意思。

這個俗語我還是不太熟悉的,但字面意思還是一看就懂的。不過這個“和”字,和“合”字有啥不一樣嗎?是不是題主筆誤?我的理解是“和睦相處”的意思吧?那麼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就是:親戚之間共同擁有財富不要有糊塗賬目,不然會因為賬目不清而反目成仇。

這個怎麼說呢?古往今來,因為賬目不清而鬧矛盾甚至出現血案的不少,是應該引以為戒的。其實原話還有一個版本,叫“親戚不共財,共財斷往來”,這個就更直接了,把因為“共財”帶來的嚴重後果直接說出來了:連親戚都沒得做!

影視劇種的親戚共財的結局。

最近在看電視劇《獵狐》,對裡面的劇情印象深刻。行長孫銘的結局大家還記得吧?在國內做行長多好呀,風光無限,結果因為賬目不清出逃國外,結果很慘,去中餐館刷盤子,這是他如何也想不到的結果,也是被所謂的“親兄弟”給害的;說白了也就是:人啊,可以同富貴但不一定能共患難,一到困境,人性中的惡就會暴露無遺。

現實中的兄弟共財的結果。

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我也是有經歷的;以前在某個省級城市做事,有個村裡所謂的兄弟跟著我一塊兒做事,不管什麼花銷都是我出錢,包括吃飯租房等,突然我沒錢了,連自己都顧不住了;我就說“兄弟,以後你要靠自己了”;結果所謂的兄弟就翻臉了,向我要工資,兩個人合夥做生意賠錢了,不想著互相扶持,還在最難的時候給你傷口撒把鹽。

現在對“親戚別共財,共財和不來”的評價。

沒有經歷的人總喜歡勸人向善,有過深刻經驗教訓的人會有自己的看法。“自古財帛亂人心”,現在別說親戚了,就連合同、法律對某些人也約束不住,人心一旦崩壞,眼裡只有利益沒有親戚的。這幾年,外面有債務10萬要不回來,還有親戚鄰居借錢不還的,讓我對很多農村老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豫鄉文旅


我們村裡有一對親兄弟,九十年代在一起做糧食收購生意,就是開著手扶拖拉機去鄉下收購糧食,然後去收購站去賣,賺取一些差價,當時每天賺幾百塊,生意不錯。親兄弟明算賬,兩個人關係挺好,結果一次出了問題,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事情的起因是一次兩兄弟去收購糧食,老大去買水喝,把錢袋子交給老二看管,結果收購糧食出錢的時候,老二說錢丟了!至於怎麼丟的誰也不清楚。但是,在九十年代,五千多塊錢可不是小數目,老大認為老二把昧著良心把合夥做買賣的錢“黑”了,因為錢袋子一直是老大保管,沒出過任何岔子,老二看管錢袋子就出問題了?蛇皮袋裡裝那麼多錢,不會無緣無故的“飛”了,認定是老二乾的。老二說:我把錢袋子放車上,去路邊方便了一下,回來錢袋子就沒有了,再說這麼多錢也不是小數目,我也不能幹這缺德事吧!認為老大死心眼,誤會他了。

從那以後,兄弟兩個人算是“劃清界限”,發下“毒誓”,永不相認。這個爛賬到現在幾十年了,他們兄弟倆都還耿耿於懷,看樣子真是老死不相往來了。無論是他們曾經的父母長輩調解,還是村裡管事的人勸說,也都無法彌補他們兄弟倆之間巨大的感情裂痕。這種不信任的,甚至鄙視對方的心態,也因為當初的五千塊錢,深深烙在他們的心底。仔細想來,並不是錢的事,而是感情傷害,無法彌補。

這件事,就是典型的“親戚別共財,共財合不來”。也印證了老話說的:“買賣好做,夥計難搭”。因為自私是人的天性,每個人可以原諒自己的錯誤,甚至享受自己的“錯誤”。但是,可以說除了對待自己的孩子,人們很難包容別人的缺點和不足。在一起做生意,又牽扯到金錢,親人之間一旦翻臉,還不如陌生人,這種互相感情的“期望值”,一旦被金錢赤裸裸撕破,親兄弟一樣成陌生人。老話說:越賭越薄。原意指:賭桌上的人們之間沒有感情。共財做生意何嘗不是另外一種“賭博”呢?

現在人們合夥做生意,大生意成立公司股權,賠賺自己都要承擔風險。不過在民間,做小生意,很少有見到親戚共財做生意的。這種類似親戚共財做生意的事,賺錢了還好說,如果賠錢了,搞的反目成仇的事例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