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習慣其實是這樣培養的

最近經常看到一個廣告,廣告詞是這樣的:不閱讀的孩子就是潛在的差生,孩子需要從小就培養閱讀習慣、表達能力。

很多人是認可廣告詞的,他們認為自己之所以生活的不好,是因為自己學習不夠好,沒有學習習慣,而沒有學習習慣不善於閱讀的原因就是因為從小沒有被培養。於是這個廣告所宣傳的表達和閱讀課程就被廣為接受,甚至追捧。

其實以上的邏輯是人們基於自己的生活經歷的一個假想罷了。

閱讀習慣其實是這樣培養的


人們總是容易基於後來的經歷去假想之前的選擇是如何的錯誤,但是他們都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如果沒有後面的經歷,他們是不會有現在的認識的。例如一個人十三歲的時候所做出的選擇,只是因為他十三歲之前的經歷所獲得的認識而能夠做出的選擇。當這個人長大到三十歲的時候,由於經歷會使他對相同的事情有另外的看法,但是這個看法的改變是從十三歲到三十歲之間的經歷決定的,而這個經歷是十三歲的他不可能具備的。所以這種假設不成立,那麼基於這種假設之上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就不成立。

簡單直接的來說,人們僅僅通過對自己經歷的直觀感受而假設出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不成立。

閱讀習慣其實是這樣培養的


人們總是用自己的經歷去套用別人、指導別人,這裡的別人包括孩子、愛人、朋友、親戚。但是仔細想想,或許會發現,自己如此信奉的真理,連自己都做不到。比如很多人想通過不斷的告訴孩子如果不學習,將來會如何。但事實上是即使自己親身經歷了這個如何,但自己仍然不能進入學習狀態,。人們總是雙標的,自己不能進入學習狀態肯定是有客觀原因的,但別人不能進入學習狀態則肯定是思想有問題。因為說教給別人帶來的苦惱自己是感覺不到的,不用承擔的,但是卻有了發洩和碾壓的快感。

一個普遍被認可的道理是這樣的:人要的發展是需要一直學習的,只要開始學習,什麼時候都不晚。

這些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為什麼做不到?為什麼自己做不到,卻樂此不疲的總是拿來說教別人?這是個需要深思的問題。

回到最初的話題上來,不同的人讀同一本書,讀出來的東西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會這樣的差異?因為讀書的時候,對於書中文字所代表的信息的加工傾向和加工程度不一樣。

用個例子來說明這種差異。

下面一段資料,大家通過讀這段材料想想,試試能從中獲得什麼認識,請在嘗試之後再繼續往下讀。

材料:

中國考古發現來有西漢時的紙質地圖,東漢蔡倫改進了造紙技術,但當時文獻的載體主要還原是竹簡和帛。魏晉以來,隨著佛教發百展,紙本經卷才度發展起來,早期的紙質文獻多為卷軸裝或經摺裝,到了唐代後期隨知著雕版印刷的流行出現了蝴蝶裝,就與現道在的書形式差不多了。

通過這段簡短的文字可能獲得什麼認識呢?

東漢時期造紙術被改進,但是由於剛誕生,所以並不普及,當時的文獻載體主要還是竹簡和帛,直到魏晉時代才逐漸普及,唐代後期雕版印刷的出現,書籍才得到大量的普及。根據這些資料,可以推測中國古代、甚至可以說在唐代之前,書籍的總量是非常少的,沒有雕版印刷之前的書籍是怎麼產生的?答案很顯然只有一個途徑,就是手抄,手抄書的效率非常低下,成本非常高昂,這也就意味著那個時候的書只能流行在貴族、有錢人、官僚系統內部,普通老百姓是很難見到書的。 所以普通百姓的思想和知識都是非常匱乏的,匱乏到隨便一個人背出書上的幾句話,就會崇拜的地步。誰有書誰就有知識的解釋權,誰就會成為精神上領導者。所以想要出人頭地的人就會不遺餘力的去背書,即使這樣也不一定有書可背,更多的很可能只是口口相傳而已。所以在當時的年代,背書就是在學習。讀更多的書,就會更有學問,背書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在當時是合理的。因為當時的普通老百姓文化水平非常的低,能夠流傳出來的書上的內容也非常的有限,再加上當時的人讀當時的書,在語言習慣上是匹配的。所以那個時候,讀書多就代表學問多,背書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甚至沿用至今。

為什麼現在的家長和部分老師為什麼只是刻板的要求學生背書?仔細思考品味,這很可能是歷史傳承的結果。但是這樣的方式與當下的社會環境的發展,以及現在人們所需學習的內容還匹配嗎?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為什麼無法突破?因為以教條為根據是不會突破教條本身的束縛的,我們需要用思維、思考來替代教條。


思維方式決定信息的意義,所以閱讀的習慣、興趣以及閱讀量並沒有那麼重要,我說的沒那麼重要,而不是一點都不重要。而思維方式是有豐富的經歷的和對這些經歷的思考而形成的,所以使孩子們的生活經歷豐富,對生活有熱情,對事物有好奇才是重要的,如果一個人沒有這些而每天捧書去讀,那也只是換了一種方式消磨時間而已,和看電視打遊戲有本質區別嗎?

思維習慣才是一切習慣的根基,拋開思維方式談其他習慣的養成和好壞,是幾乎沒什麼意義的。

閱讀習慣其實是這樣培養的


我的觀點是不因為習慣和喜歡而讀書,而是要因為思考和求知而需要讀書,讀書這個行為本身的習慣和喜歡並不一定有利於學習,脫離動機而談行為的意義,這明顯是教條的。讀了一輩子書,讀了很多書,依然沒能力、很幼稚的人比比皆是,為什麼我們的大學生被嘲諷為高分低能?所以不要再被教條忽悠了。

另外人們用後來的經歷來看以前的選擇是否正確,這個做法本身雖然不具備執行力,但是思辨起來卻是有啟發的。

這個啟發就是:用未來的眼光看現在,現在的想法和行為才會更有意義,也可能更加正確,因為人們今天所做的事情,往往是為了將來的目標。那麼就有可能避免去做當下看起來有效,但是卻妨礙發展的事情了。

這一段我用一個問題做個結尾吧!

讀書和教育到底是為什麼?考大學到底是為什麼?如果大學畢業之後發現最初想要的東西並沒有出現,那又說明什麼?

今天這篇就到這裡,謝謝品讀,骨朵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