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火箭心臟”跳動的聲音 探索我國液體火箭研製背後的事

1966年2月的一天,一輛西行列車從北京開出,窗外寒風凜冽,車內卻是另一番景象,年輕的工程技術人員正在熱烈地談論著他們此行的目的地——陝西鳳縣。這些來自五湖四海的年輕人即將在秦嶺大山深處一個小山溝揮灑青春的汗水,建設一處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生產基地。這個代號為067的基地就是後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以下簡稱“航天六院”)的前身。

聽!“火箭心臟”跳動的聲音 探索我國液體火箭研製背後的事

50多年過去了,航天六院自主研製的100多種不同型號、不同性能、不同用途的液體火箭發動機及空間推進系統,為“神舟”飛天、“嫦娥”奔月和各類衛星發射提供了動力保證,因其高可靠性、高成功率的特點,被譽為中國的“金牌動力”。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陝西西安的航天六院總部、11所、7103廠、165所抱龍峪試車臺等地,瞭解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背後的故事。

聽!“火箭心臟”跳動的聲音 探索我國液體火箭研製背後的事

一九七年,在簡陋環境裡誕生了中國第一臺姿態控制發動機

“那時只想早日完成研製任務,沒有一個人叫苦”

走進展廳,一幅幅黑白照片將時間帶回到上世紀60年代秦嶺的大山之中,中國液體火箭發動機研製的艱辛之路——這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記者面前依次展開。

當年,火車停在秦嶺南麓一處不起眼的小站時,067基地的建設者們傻了眼。道路不平、電燈不明、電話不靈,基礎設施什麼也沒有。上世紀60年代中期,秦嶺山溝中貧困落後的生活狀況可想而知。當地老鄉第一次見到解放汽車時,嚇得直往玉米地裡鑽。當隨車人員告訴他們這只是一種運輸工具時,老鄉們才打消了顧慮。聽說這是運輸用的大傢伙,習慣喂牛餵馬的老鄉竟抱著柴草過來,要“喂汽車”。

毛竹、油氈、鐵絲等簡易材料搭建的茅草房裡正在進行著中國最尖端的科研工作。當時的科技工作者寫過這樣一首詩“竹竿架起座座房,竹簾一掛就當牆,牆上開洞當窗戶,泥巴抹牆兩面光,莫道房間太陰暗,同志個個心裡亮。”正是這種積極樂觀和無私無畏的奉獻精神的寫照,他們憑此締造了遠程火箭發動機從無到有的神話。

聽!“火箭心臟”跳動的聲音 探索我國液體火箭研製背後的事

1965年,根據中央加強三線建設的指示精神,國家主管火箭等航天器研製的第七機械工業部把建設大推力液體燃料火箭發動機研製基地作為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經過實地踏勘、反覆討論,將一條狹長的“夾皮溝”作為067基地的建設地址。這條延綿17公里的小山溝——紅光溝,成了航天人的“廣闊天地”,誕生了中國大型液體火箭發動機的“基本型”——遠程火箭一二級發動機,被航天人稱為“山溝裡飛出的金鳳凰”。

聽!“火箭心臟”跳動的聲音 探索我國液體火箭研製背後的事

1970年,遠程火箭發動機研製生產任務轉入067基地,在方案論證時面臨選擇什麼樣的推進劑、研製多大推力的發動機、採用什麼樣的系統方案三大抉擇,專家們相繼克服燃燒不穩定、系統液體壓力脈動與推力室聲振相耦合產生的中頻振動危害、渦輪泵研製三大技術難關。

其中姿態控制發動機的研製令記者印象深刻。很難想象,先進的遠程火箭姿控發動機竟然是在一個由廁所改造的簡易試驗室裡搞出來的!

原067基地發動機主任設計師傅永貴回憶,當時067基地相關試驗場所非常缺乏,試驗室外河溝邊上有一個很少有人用的廁所,他和同事研究了改裝方案後獲得上司同意。隨後,大家把蓄糞池裡的大糞掏淨,用河溝水沖洗乾淨後,做汙水池。用水泥堵上各蹲坑,女廁所做試驗間,男廁所做試驗控制、操作間,兼做裝配間,在男、女廁所中間隔牆上打個洞,安上有機玻璃做防爆觀察窗。在廁所旁邊搭個臨時棚做介質間,請水電工安裝了電線、電燈,還裝了取暖器,終於改造出了一間“廁所試驗室”。

聽!“火箭心臟”跳動的聲音 探索我國液體火箭研製背後的事

看似又破又小的“廁所試驗室”,完成了姿控發動機除整機和高空模擬試驗外的幾乎所有肼催化分解推力室的各種單機攻關試驗,以及後來進行的一些其他單組元研究性試驗。“這大大加快了肼催化分解推力室的研製進度,為單組元肼分解推力室的研製爭得寶貴時間。也為當時進行正規姿控試驗室的建設,爭取了更充足的人力和時間。”傅永貴表示。

由於要攻克的關鍵項目多,要驗證的方案也多,試驗頻率特別高,經常是一連幾周白天、晚上不停地試。傅永貴回憶,那時防護條件極差,也沒什麼保健措施,整天在肼及分解氣體環境中燻,頭暈腦脹、眼睛紅腫、噁心、吃不下飯、晚上睡不著覺是常有的事,回家全身都有很大的肼味。“但那時只想早日完成研製任務,沒有一個人叫苦。”

聽!“火箭心臟”跳動的聲音 探索我國液體火箭研製背後的事

“廁所試驗室”建成後,傅永貴所在團隊先後突破了催化劑關、頭部隔熱關等一系列技術難關,最終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臺姿態控制發動機,這臺發動機也被幽默地稱為“廁所發動機”,成為火箭精確入軌、飛船完美對接的關鍵。而這背後,是“廁所試驗室”裡用過的200多臺次試驗件和多達數十萬次的起動測試……

終於,1980年5月18日,在廣袤無垠的戈壁灘上,隨著指揮員一聲“點火”指令,中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火箭回收艙準確降落到太平洋預定海域,全國上下一片歡騰。

“中國航天未來要想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就要儘快研製新一代火箭發動機”

1985年夏末的北京酷暑難耐,熱風在樹葉間打轉,發出“沙沙”的聲響。在國務院第一招待所,中國宇航學會代表大會上,中國航天界的耆宿新秀濟濟一堂,正在共商中國航天發展大計。

當時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動機雖然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與蘇聯、美國等航天大國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推力小,循環方式落後,性能低,推進劑偏二甲肼有毒有汙染,是第一代液體火箭發動機存在的主要問題。

聽!“火箭心臟”跳動的聲音 探索我國液體火箭研製背後的事

輪到時任067基地主任張貴田發言,針對這一問題,他的一席話激起千層浪:“中國航天未來要想在世界佔有一席之地,就要儘快研製新一代火箭發動機,而且要高起點、高標準、向國際一流水平看齊。”這一觀點立即引起與會專家的熱議。隨著國家“863”委員會提出相關構想,航天動力系統的發展迎來轉機。

從1985年提出研製中國航天新動力的設想開始,到確定攻關液氧煤油發動機,再到2000年液氧煤油發動機正式得到國家立項批覆,067基地走過了整整15年,克服了材料稀缺、結構複雜、設計難度大等一系列挑戰,終於在2001年4月15日,液氧煤油發動機第一臺整機在航天六院7103廠總裝廠房誕生。

與常規發動機相比,液氧煤油發動機具備4大優勢。首先,從推進劑原料方面來說,液氧、煤油來源廣泛、價格低廉。其平均價格比現役火箭的推進劑低一個數量級。同時,更加綠色環保,能有效減少火箭發動機試驗、檢測、發射給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在秦嶺終南山中的165所新一代火箭發動機試車臺,每次試車都有慕名前來的航天愛好者和遊客觀看,試車產生的煙霧中主要是水蒸氣和氧氣,對人體沒有危害。液氧煤油發動機的研製成功並實現太空飛行,實現了中國火箭動力從常規有毒至綠色環保的巨大跨越。其次,液氧煤油發動機採用了世界上最先進的高壓補燃循環系統,性能高;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採用自身起動,起動系統的可靠性更高。三是推力可調節。四是地面熱試車可重複使用。與常規發動機只能一次性使用相比,液氧煤油發動機在地面可重複試車,從而節約研試成本,縮短研製週期。而且,每臺發動機交付前,均要進行工藝檢定試車,大大提高了火箭飛行的可靠性及性能。

2012年5月,120噸液氧煤油高壓補燃發動機通過國家驗收,7月29日,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在極限環境下試車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完全掌握液氧煤油高壓補燃循環液體火箭發動機核心技術的國家。2015年9月,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首飛箭——長征六號運載火箭首飛成功。液氧煤油發動機相繼助推長征七號、長征五號等新一代運載火箭成功首飛。

“中國正在研製的最大推力火箭發動機,對支撐載人登月及深空探測具有重要意義”

從萬戶飛天到嫦娥奔月,千百年來,浩瀚無際的宇宙始終是中國人嚮往的神秘所在,無數文人騷客留下了吟詠太空的華章。然而,真正實現在宇宙中遨遊的夙願,實現登月夢想、進行深空探測必須研製出更大推力的火箭發動機。

“發展航天、動力先行。”火箭是目前實現宇宙飛行的唯一動力裝置,而火箭的心臟就是發動機,發動機的推力大小決定了其有效載荷的多少,通俗地講,就是能帶多重的東西上天。目前中國航天技術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據介紹,中國有30%的航天技術指標達到國際一流水平,但與俄羅斯、美國等航天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目前,中國已啟動實施重型運載火箭與火星探測等一批新的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的研製迫在眉睫。

聽!“火箭心臟”跳動的聲音 探索我國液體火箭研製背後的事

新一代發動機合練組裝工程技術人員商討方案

載人航天、深空探測已經成為各航天大國競爭的前沿,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大幅度提高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有效載荷成為影響登月工程、深空探索的關鍵因素之一。今年3月,由航天六院研製的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燃氣發生器-渦輪泵聯動試驗取得成功,標誌著中國500噸級重型運載火箭發動機關鍵技術攻關及方案深化論證達到預期目標。

“推舉重型運載火箭的三型液體火箭發動機,能夠將發動機最大推力提高到500噸級,是中國現役發動機最大推力的4倍以上。中國正在研製的最大推力火箭發動機,對支撐載人登月及深空探測具有重要意義。”航天六院院長劉志讓說:“目前已經完成的燃氣發生器渦輪泵聯動試驗,這也是極為重要的一環,未來還有優化設計、生產製造、試驗驗證、可靠性提升等一系列工作,距離工程化應用還需要較長的路要走,唯有高質量保證成功、高效率完成任務、高效益推動航天強國和國防建設,方能彰顯航天六院作為中國航天液體動力國家隊的使命和責任。”

聽!“火箭心臟”跳動的聲音 探索我國液體火箭研製背後的事

如今,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在專業廠房內進行一百二十噸液氧煤油發動機總裝

5月的終南山雲霧繚繞,天空飄著濛濛細雨,站在秦嶺終南山165所抱龍峪試車臺,想象著一個多月前聯動試驗的場景,記者很感慨。正在忙碌著籌備下一次試驗的技術人員站起身來,指著試車臺對面的一座小山包介紹說:“未來,我們計劃在這裡建設一個更加現代化的試車臺,滿足大推力火箭發動機的相關試驗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