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分享】3.15電錶科普,告別謠言!

隨著3月份的來臨,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也就是中國俗稱的3.15打假日即將到來,小編我梳理了一下和我們電力有關的一些“假”東西。

隨著智能電錶的逐漸推廣普及,老百姓對這個新設備疑慮叢生,總覺得不如機械錶,伴隨著這種疑慮,網上更是各種說法層出不窮,每年“計量日”前後,十多年前的老帖子還會再次招搖過市,引發人們對智能電錶的猜疑。“謠言止於智者”。

【電力分享】3.15電錶科普,告別謠言!

【電力分享】3.15電錶科普,告別謠言!

問題一:首先提到的是之前一直飽受關注的點流量超過正常工作的限量時,電流表飛快旋轉計費的問題。

智能電錶在檢定裝置上,分別將電流調節為0.5安培、10安培、50安培、100安培等,幾秒後電腦即自動測定了誤差值:0.004、-0.0011、-0.008……數值有正有負,且分別在220伏或260伏不同電壓下,誤差沒有明顯區別。“當電流從0.5安加到100安,可以看出誤差基本上都保持在零點零零幾的狀態,誤差基本上是沒有變化的。也就是說網友說的電流如果超出額定電流,或者稍稍控制一下電壓,電錶就會飛走的情況基本上不會出現。

【電力分享】3.15電錶科普,告別謠言!

問題二:電能表偏差最大的要快28%,大多數快10.5%左右,也就是說居民要無端地多掏10%-28%的電費。

所謂智能電錶就是智能電能表是一種新型電能表,相對以往的普通電能表,除具備基本的計量功能外,智能電能表是全電子式電能表,帶有硬件時鐘和完備的通信接口,具有高可靠性、高安全等級以及大存儲容量等特點。簡單理解就是,智能電錶不但能計量用電量,還具備通信功能,所以才能實現在銀行直接買電而不用插卡。

包括電錶在內的水錶、燃氣表以及熱量表(簡稱“四表”),是被列為國家重點監管的計量器具。按照《計量法》規定,在安裝使用前,“四表”必須經首次強制檢定,只有檢測達標,貼上“首次強制檢定合格證”才能安裝使用。在授權後,質監部門仍將對電力部門檢測過的電能表的20%進行抽檢,以確保老百姓使用的電錶準確合格。

【電力分享】3.15電錶科普,告別謠言!

“最大偏差28%,這不可能。”北京市電力計量檢定中心運營管理室主管李亦非說,他介紹,國家明文規定,電錶誤差在正負2%以內均屬合格產品。而實際上檢定中心內控標準更嚴格,將電錶的誤差控制在正負千分之六之內,這也是為什麼電腦顯示小數點後兩位均為“0”。

問題三:智能電錶本身具有一定耗電量,轉嫁給了消費者用戶。

智能電錶在設計時即考慮到了這一點,因此電能表的設計是將本身損耗計入了公共電網的傳輸損失中,即我們常說的“線損”,不可能轉嫁給居民。

【電力分享】3.15電錶科普,告別謠言!

問題四:“為什麼電力部門不提供正常工作電流為15、20、30、40A的大電錶,而只提供5A或10A限量的電錶呢?”

這個說法是不符合現實的,目前家用智能電錶是5(60)A電能表,也就是5A~60A之間的電流都是允許通過的,能讓我們安全使用更多的電器,也不會無故導致用電量飆升。舉例說明,以一個100安的智能電錶來說,普通居民家裡要開200臺電視或者1100瓦電熱水壺20臺,或者開20臺空調才能超過電錶標示限量。

據介紹,目前近幾年新建小區,市內電路設計額定功率為8000瓦,換算成電流大約36安,一個40安的智能電錶已能滿足使用。對於普通居民而言,符合電路設計的智能電錶還能適時保護居民的家用電器。

其實,2014年,央視就已經在新聞報道中揭露:“電錶加速”的說話毫無根據,是徹頭徹尾的謠言。然而,“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心態讓不少網友不自覺地加入到謠言的傳播中……請大家相信科學呀!同時不要散播謠言,謠言傳播一時爽,警察來了淚汪汪……

【電力分享】3.15電錶科普,告別謠言!

在此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到來之際,作為貴州資深的電力設計與施工單位,我們將對客戶朋友鄭重承諾:設計與施工我們會嚴格按照網內標準嚴格執行,確保設計質量與施工質量;採購的設備必須具備合法資質,確保客戶方的生產、使用、安全、體驗得到明確的保障;相關配套資料進行嚴格的保管,讓客戶權益得到有效的申訴。同時我們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監督,一如既往做好電力項目是我們對市場最大的貢獻!

貴州一路一帶建設工程集團(旗下九洲黔貴電力設計、金能建設電力工程)專注於電力勘察、電力設計、電力工程、電力運維、電力搶險與新能源開發等市場,同時也是一家以口碑獲得市場的電力單位,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將力爭上游,讓社會各界對我們有更多的瞭解與認識。歡迎來訪、交流、洽談!讓2019年的貴州的新發展,在行業有你我一同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