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薰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三生若夢

十里桃花不見不散

繾綣情深

相思相守不負不忘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桃花開了

三月春盛,趕著桃花的花期的尾巴

四堡鎮臘坑村成了粉色的海洋

遠遠望去

好像天上落下的一片雲霞

清香陣陣,沁人心脾

可謂“前一秒人世,後一秒仙境”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桃之夭夭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Spring flower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桃花紛飛

寫在春季


2020-四堡-臘坑村

捻一枚桃花別在衣襟、插在髮間,燦爛的花瓣,朵朵婀娜,似一位妙齡女子,默默渲染著青春華年。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美麗的鄉村臘坑


連城縣四堡鎮臘坑村主要是打造生態旅遊觀光和採摘。

臘坑村的水果有1500多畝,桃樹大概有200多畝。桃樹有油桃,黃桃,西選等品種。現在開的桃花是黃桃樹的呦~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村內新樓林立,村街整潔乾淨。村後生態森林公園古木蒼天丶古樹墨綠,人行步道、休閒亭等植物和景觀林帶,盡顯人文生態特色。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哞哞~哞”勤懇的牛兒在春耕▲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茁壯成長的“竹筍”▲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一片綠的生機,期待六月桃果掛滿樹,想想滿山的桃子桃香飄溢,那粉撲撲、水靈靈的樣子,怎能!不讓人盼望著六月裡的四堡鎮臘坑村。


四堡鎮有“四寶”


四堡有名副其實的“四寶” :歷史上全國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錫器製作技藝和奇特的“四堡裝”,以及古書坊、古廊橋等古代傳統建築都深刻地體現著四堡的魅力。

1

雕版印刷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在四堡鎮,現在依然保存著完整的雕版印刷古工具、古雕版、古書籍,也保存著完整的雕版印刷技藝。四堡是世界上惟一還活著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見證者,被稱為是世界印刷與出版史上的活化石。


2008年,連城“四堡雕版印刷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2

錫器製作技藝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四堡錫器製作技藝有著700多年的歷史,傳承至今已有26代。自南宋以來,不乏制錫名師:南宋末年,四堡梘頭村青年吳一郎到杭州其岳父處學習打錫技藝,將學來的錫器製作技藝結合四堡當地的民間民俗文化傳統,探索出一套具有濃郁四堡地方特色的錫器製作工藝;明代嘉靖、萬曆年間,四堡鄉梘頭村人吳一龍因製作的錫器堅固耐用、美觀大方,被明萬曆皇帝所賞識,讚譽為“錫狀元”,

四堡遂成為福建有名的錫器之鄉……

3

清宮遺韻四堡裝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四堡的服飾既有壯族服飾的特點,又有清朝服飾的特點。那時,踏遍千山萬水的四堡先民們在把燦爛的古代文化傳播出去的同時,也把當時的文化精粹帶回故鄉。四堡書商遍佈江南,尤以廣西最多,也就把壯族婦女服飾的鮮豔、亮麗體現在四堡年輕女性的服飾中,壯族圖騰的怪異圖案體現在孩童衣帽、肚兜的繡圖中。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當時四堡在京供職的官員見宮廷格格們的衣著秀美動人,便將清廷格格裝束、貴婦鞋飾傳回了家鄉。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四堡女裝顏色選材婚前婚後有區別,

婚前的女子多以紅色、紫色做主料,而婚後的婦女則普遍用士林藍或黑色布料。


4

古書坊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四堡印刷業始於南宋,歷經數百年發展,在乾隆、嘉慶、道光年間進入鼎盛時期。四堡現有保存較為完整的古書坊,均建於明清時期,其建築精巧,色調古雅,巷道幽深而吸引海內外人士的關注,被稱為“璀燦的客家建築文化古堡”。現主要分佈在霧閣村和馬屋村兩地!

5

玉沙橋


玉沙橋坐落於四堡鄉馬屋村口的花溪河上,相傳昔日花溪河之沙石,晶瑩閃爍若玉石,故名玉沙橋。這座橋始建於清康熙年間,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曆史,是座風雨橋,上有遮雨傘篷,行人能在此避風躲雨。橋面砌以大小如一的鵝卵石,兩旁柵以欄杆,首尾中間均有小閣。橋頭匾書“朗朗上行”,橋尾匾書“活活回映”,橋中匾書“玉沙橋”。橋基為水成岩石鰲墩,上架有枕木為斗拱式托住橋身,橋兩端古樹參天,高低錯落,精緻美觀,景緻清幽。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玉沙橋歷盡滄桑,經過歷代的重建、重修和維修,得以保存下來,今天正作為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向世界展示著華夏昔日的輝煌。


桃花燻得遊人醉,尋寶風情古鎮中


三月賞桃花,六月來嘗桃兒香

今時美麗的桃花洗劫了你的眼眸

待六月可口的桃子將霸佔你的味蕾

古鎮四堡,歡迎你


綜合編輯:文旅龍巖  來源:文旅連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