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電視節目都是開始還好,到後面就越來越假了?

異名磁極吸引你


這個問題大概是問為什麼綜N代後面越來越“假”,越來越不好看的吧。

其實原因並不是很複雜,大概就是審美疲勞——畢竟,對於人類而言,追新求異是天性,一檔優秀的電視節目無論是多麼有創新、多麼有衝擊力,時間長了自然也會被覺得套路化,不好看不好玩了。

以近年來最火的兩檔戶外真人秀為例,就是這種趨勢的必然結果,浙江衛視的《奔跑吧兄弟》以及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

2014年,《奔跑吧兄弟》在浙江衛視的出現,堪稱“石破天驚”,應該說是中國綜藝歷史上最受歡迎的節目,各種遊戲形式也是讓觀眾大呼過癮,參與節目的嘉賓也是人氣暴漲。

尤其是相對固定的嘉賓,鄧超、陳赫、李晨、王祖藍、Angelababy等更是達到了“國民級”的知名度。

但後來,大概是從第三季開始,頹勢就不可避免,觀眾會覺得節目不好玩了、嘉賓不賣力了,看著有點假了….這一方面和節目的模式創新很難,拍攝難度增加有關,但同時,也和觀眾熟悉跑男的套路也有直接關係,不新鮮了。

連韓國原版的跑男都開始換製作人、換嘉賓,求變化的時候,這檔節目的巔峰期確實過去了。

就是《奔跑吧兄弟》剛有一點點的頹勢的時候,東方衛視《極限挑戰》也是橫空出世。

在《極限挑戰》在2015年正式播出之前,大家對於這檔節目還是很有疑問的,畢竟,黃磊、孫紅雷、黃渤和羅志祥都是資深的藝人,觀眾對他們應該說很熟悉,所以對於他們的真人秀表現還是很有疑問的。。。

但節目從第一期開始,就讓人看到了不一樣的真人秀,孫漂亮、黃算子、張綿陽…應該說,極限男人幫的每一個人設都立得住站得穩,所以這檔節目也爆了…

前三季應該都是驚豔的,到了第四季,受制綜藝大環境的變化,其實可以看到男人幫的疲態,就好像孫紅雷說的那樣,集中精力拍了3年真人秀,不僅改變了自己也改變了中國的綜藝圈,但不可避免的還是要做其他事情,可以看到到第四季,老炮們還是有一些疲態的——之後就有換血等等,節目也是自然開始走下坡路了。

又比如唱歌類的節目,《中國好聲音》《歌手》都是極好的,但多季之後,除了會唱歌的人選不好找之外,節目的模式和套路也是被觀眾熟悉了,沒有了新鮮感,自然也就少了最初的驚豔。

但做節目,創新太難,所以更多節目還是陪伴型的,微創新型的,所以對於觀眾而言,有好節目的時候要珍惜,畢竟,過兩年,好節目也會看膩了。

如果說婚姻是七年之癢,那麼綜藝節目可能只能做到三年之癢吧。


北漂趙師傅


1.不用說上榜第一的肯定是《奔跑吧兄弟》,剛開始出這檔綜藝節目的時候每逢節目播出時,都是第一時間守在電視劇面前觀看,真的那個時候太喜歡了。

節目組用心設計劇情,常駐嘉賓認真的做遊戲,認真的把快樂帶給我們大家,鄧超隨時把控全局,各種力度剛剛好,李晨型男擔當,陳赫負責搞笑擔當,鄭愷速度擔當,baby顏值擔當,王祖藍扮演的好像是永遠被欺負的那一角色,大家都是很有戰鬥力的樣子。

前幾季真的不錯,加入的常駐嘉賓各有各的特色,綜藝感都很好,可是這檔節目做著做著變味了,越來越多的流量小鮮肉被邀請到節目中,總是聚焦於流量藝人而不是節目本身的初衷,遊戲環節也沒以前好,總感覺沒有認真遊戲,拼搏精神也沒了。

我都好長時間沒看這檔綜藝節目了,也不知道現在還有哪些原始常駐嘉賓在,還是希望他們好好的把節目做下去,畢竟剛開始的時候收視率和口碑是真的棒,不應該沒落了。

2.第二個就是《極限挑戰》了,我也是很喜歡看這個,裡面所有的常駐嘉賓都喜歡,三精三傻,大哥孫紅雷超級霸道一言不合就搶你,黃渤、黃磊雙黃一出手就把你欺負的東南西北找不到,王迅傻人有傻福,羅志祥偶爾智商下限,豬叫聲永遠那麼令人記憶猶新,美麗的朱碧石永遠在,弟弟張藝興變成了小狐狸,再加上總導演嚴敏他們的組合就是收視率的保障,打破常規節目有劇本的存在,無劇本發揮,帶給我們的永遠是新奇,很真很感人,都不用邀請其他人只看他們就夠了,就是一部人生大戲。

隨著導演離開,孫紅雷,黃渤,黃磊變飛行嘉賓,12期都見不到幾次,新來的常駐嘉賓也非常不錯,可是節目最終還是變了,已經不是以前的男人幫了,現在的極挑太和諧,看的我都不適應,覺得沒什麼可挑戰的,有幾期節目都覺得假的很。

就先說這兩個吧,其他的節目都不怎麼看了,雖然有人說快樂大本營變了沒以前好看了,但是我還是很喜歡,從小看到大的,只要快樂家族的人在,何老師他們都在就行了,只要他們在我就在我就喜歡。





駱寶


好吃的菜都是下了功夫用了時間的,好的作品也是,但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本來就人人浮躁,很難用長時間去完成一個作品,即使真的動用了時間心力,可能作品出來已經與當下流行趨勢有別等等……原因太多了,但是也不能否認有好的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