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皇帝朱由崧繼位是否跟宋高宗趙構和帝朱祁鈺繼位的情形相似?

聲之形星之夢


這三位皇帝繼位情形有幾分相似,卻也有很多不同之處。

首先,先談一談相同之處。

一、他們全部都是正宗的皇家血脈。

朱由崧是明神宗朱翊鈞的侄子,明光宗朱常洛的侄子,福忠王朱常洵的庶長子,明思宗朱由檢的堂兄。

趙構是宋徽宗趙佶的第九個兒子,宋欽宗趙恆的異母兄弟。

朱祁鈺是明宣宗朱瞻基次子,明英宗朱祁鎮的異母兄弟。

二、他們的繼位過程基本上是屬於臨危受命

1644年四月朱由崧被擁立為南明首位帝王時,明思帝朱由檢已經於三月自縊身亡,李自成攻陷北京。朱由崧是在南京被擁立的,號宏光。

趙構則是因為1127年的靖康之變,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兵擄走之後而繼位。

朱祁鈺是在土木堡之變爆發,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擄走之後繼位。

下面看看他們的不同之處。

一、弘光帝朱由崧1644年四月在南京繼位時,明朝已經是名存實亡,大部分地區都被農民軍佔領,農民軍李自成還攻陷北京,同年五月清軍入關,朱由崧身為弘光帝,卻無任何實權,也無有力兵部。所以朱由崧繼位後只八個月便被清軍抓捕,轉年被殺死。

二、宋高宗趙構繼位時雖然倉促,但是他手下有正經八百的軍隊。據史料記載,金兵再次包圍開封時,趙構受命為河北兵馬大元帥(《宋史·本紀》稱趙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宋廷令其率河北兵馬救援京師,但他移屯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繼又轉移到東平府(今屬山東),以避敵鋒。因此可以看出,趙構是位有能力有主見的帝王。

三、景泰帝朱祁鈺是在丞相於謙力諫之下繼位的。當時的明欽宗朱祁鎮的兒子尚兩歲,不足以應付當時的政局。朱祁鈺在土木堡之變後就承監國之職,對於于謙的大力支持他繼位曾經推辭不受,後來為了國家穩定才繼承皇位。

綜上所述,歷史悠久源長總會遇到相似或類似的點,但是與同一條河流裡流淌的水一樣,沒有完全相同的水花。


陳情未來


都有區別。

趙構即宋高宗是宋徽宗趙佶之第九子,宋欽宗趙桓之弟。朱祁鈺即明代宗是上任明英宗朱祁鎮之弟。而朱由崧是崇禎皇帝朱由檢的堂兄,與之前的關係完全不同。

趙構建立了南宋,延續大宋一百五十年;朱祁鈺承接兄長朱祁鎮的衣缽,直接延續了大明國祚,而朱由崧開闢的所謂南明轉瞬而亡。從這一點來說,他們也是顯著不同的。


延慶卅四年


完全不一樣。

先說宋高宗,趙構即位是因為宋徽宗的其他兒子已經被一網打盡了,除了他以外沒有別的徽宗的子嗣了,他即位是理所應當的。

明代宗朱祁鈺比之情況更好一點,朱祁鎮雖然被俘,但他的兒子還在北京,太子朱見深雖然小,但確實是正牌太子。孫太后以國有長君為由立朱祁鈺為帝,名為“代宗”,說的很明白,就是“代”朱祁鎮為帝的,日後朱見深長大了,皇位要歸還的。當然日後朱祁鈺自己有了別的想法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而弘光朱由崧,則不是那麼名正言順了。朱由檢的兒子都沒有逃出來,在南京的只有朱由檢的近宗,也沒有太后,也就是說,從禮法上講都不是特別令人信服的。當時光宗朱常洛一脈已經沒有候選人,可以立為帝的有福王朱常洵的兒子朱由崧,神宗朱翊鈞的弟弟朱翊鏐的兒子朱常淓,神宗朱翊鈞的第七子朱常瀛,按說朱由崧的血脈關係距離光宗最近,但因為其“福王”出身,讓史可法等人不喜歡,這才有了即位之爭,最終江北四鎮的武將也參與擁立,獲得了權力,導致他們跋扈不聽調,這都是朱由崧登基時的後遺症,整個南明從一開始就陷入了皇權鬥爭與武將戰隊的漩渦中。

總的來說,題主說的這三個人,趙構登基最沒有異議,朱由崧則是最曲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