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迷茫期,都說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但也說先就業後擇業,所以應該怎麼看?

Serendipity5257


謝謝題主的問題,如果畢業生處於找工作迷茫期,我覺得還是應該先做一個職業規劃,梳理一下真正的工作期望和需求,瞭解一下就業市場環境的行業職業企業信息,然後再對標找工作會比較合適。一旦有清晰的職業規劃,其實就業和擇業並不矛盾,完全是可以兼顧擇業著就業的。

在我看來,畢業生的工作迷茫基本上分幾種情況:

  • 信息不足。對就業市場不充分了解,沒有全面的瞭解就業環境中的各行業概況,對職能崗位的工作內容也不清晰,對國企外企民企的企業環境,商業文化風格也沒有感知。這種情況建議要做一個行職企訪談進行全面瞭解。
  • 信息不對稱。身邊會聽很多朋友親人告知各種信息,但這些親人朋友也只是一知半解或以偏概全,這種情況建議找到專業的職業規劃師進行梳理和輔導。
  • 信息過度。很多人也許也收集了很多有效全面的信息,甚至也找了職業規劃師,但是依然無法得出一個清晰的方向,這種情況更多的在於自我認知不足,並沒有深刻探索出自己內心真正需要的工作期望和需求。簡單一句就是,你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給你全世界又如何?職業規劃師也有很多的工具和方法幫助職場人士探索和認知自我。

建議畢業生還是先審慎反思,認知自我,然後找一個專業的職業規劃顧問進行輔導,這樣就業擇業兩不誤。

我是職業規劃顧問伊樺,歡迎鏈接瞭解職業規劃。


職場顧問伊樺


大學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就好象人的婚姻,非常重要。為什麼這樣說呢?

因大學畢業,是剛從帶有滿臉幼稚的書生氣,走出大學校園,進入複雜的成人社會里的一位新人。你的身份角色,將發生180度的大轉彎。

在工作中要與成人交流,相處、融合。思想上更貼近生活實際,不再趨於理想化。要使自已在這樣環境下獨立生活,這就需要自已在工作和生活功不斷修正與完善自已。

為了使自已人生走得順利順心,在選擇工作時,最好選擇與自已大學所學專業相差不大,或非常貼近的工作。因專業是的喜好,這樣才有利於自已的專業發展。有了好的專業發展,工作才會開心滿意。

若你第一份工作選擇與本專業毫不相關,相當於讀大學幾年就白學了,幹了與自已興趣無關的事情。不但幹工作得從頭學起,而且原所學的專業知識荒廢,失去了專業特長,失去了社會競爭力,會使自已所走的路更加艱難。

所以,你選擇第一份工作時,即時自已那怕進入的是小企業或小公司,只要對自已的專業發展有利,就可以委曲求全,這就所謂的先就業。

在這些企業或公司裡,由於規模小,人手少,自已親臨一線,動手實際操作,發揮自已的聰明才智,大顯身手,就能使自已三、五年內很快的成長起來。到那時,當自已技術專長獲得一定發展後,倘若這些企業和公司沒有了前景,自已練就了一身本事。

這時,你就可以考慮擇業了。可憑著你的技術專長的本領,另尋高就,進入大企業或大公司裡(當然,這裡不是背叛,而是為了個人發展)。昂頭挺胸,大展鴻圖,去體現自已的個人價值,去獲得豐厚的待遇。


吉星高照130484261


你好,我是丸子哥,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看法:
\r
第一:“先就業後擇業”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是會讓人走彎路的。因為選擇真的很重要。簡單地說,如果第一份工作選擇錯誤,影響的是我們未來的發展空間和思維觀念。比如有的人畢業後找到了好公司好崗位,他會有著“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就是說他的格局和圈子非常大,以後跳槽到也會有比較好的發展;有的人畢業後找到了差公司差崗位,他的格局和圈子非常小,以後跳槽到也會非常困難。


\r
第二:那為什麼有些人建議“先就業後擇業”呢?學校的話可能是為了就業率,因為我們畢業後,職業發展上就與學校沒有任何的關係。還有畢業了要靠我們自己生活,在找第一份工作的時候,有可能是為解決謀生而就業。所以我們要理性對待,防止自己進入“先就業後擇業”的思維模式,讓自己走彎路。
\r
第三:一般來說,大企業的招聘非常少,大多數畢業生都會進入到中小企業工作。但具體該怎麼選擇,要看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具體需求,有的人喜歡穩定的工作而厭惡風險,有的人喜歡闖蕩而偏好風險,但不管做出什麼選擇,一定要記住這一句話:選擇對第一份工作很重要。\r
\r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您,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2139595705246ca8383e7fda5ebc25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