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特殊時期,您面對孩子的表現時是否有無力感?除了打罵吼?

橙子彈


打是疼罵是愛?棍棒之下出孝子?時代不同教育觀念也會不同往日,但是傳統的教育模式還是影響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不會有多大的耐心,基本上都會採取武力干涉孩子的方法,雖然道理都知道不能對孩子使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在那一瞬間大部分父母都會失去理智,等孩子也打了,事情也沒有解決好自己的氣也消了,這才會心疼剛才自己的舉動可能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但是如果自己不改變自己的教育模式的話,下次你還是會選擇用同樣無效的辦法實施。

要改變孩子我覺得得先改變自己開始,孩子是會依照大人的樣子進行模仿,有可能孩子的不聽話是因為跟大人學習的壞習慣呢,所以還是要從自己出發,正人先正己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效果。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同樣父母也是孩子的榜樣,我知道每個父母對孩子的艱苦用心,但是我們一定要注意方法方式,只要方法對了絕對錯不了。



閩南八戒


現在小孩別讓老人帶,因為小孩太聰明,老人已經跟不上時代。說這話麼要怪,父母多陪孩子更可愛。現在是網絡時代,多數老人已經關在網絡門外,時代的快車,像風飄過,祖國的未來,嚮往新的生活。

放下手機陪孩子,小孩身邊不算常,長大以後離開娘,只有假期回家鄉。


農村人的未來


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苦了學生苦了老師也更苦了家長,神獸在家,多少家長已經開始招架不住。如果只是鬧一鬧還好,就怕老師微信電話連環call,甚至有的家長已經做夢夢到老師站一圈和家長要作業。很喜劇也透出家長對孩子的無可奈何。

該怎麼辦?

首先,先搞明白一個事實真理:原生家庭環境的重要性。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終身老師。更是每天的現場教學鏡子。家長的一舉一動都在影響著孩子。潛移默化的作用不容小覷。所以當孩子不想寫作業,只想玩遊戲時,家長先自省,你下班後如何利用的自己的時間。你是否在伏案學習充電,還是電腦遊戲,抑或是手機手遊。你的時間管理計劃如何以及對於完成任務的心理狀態是什麼?是時間規劃有條不紊還是得拖就拖,拖延症晚期?有任務需要做,是想盡快完成還是等同事做完等待參考。自省過後,我們就要採取一些行動了。

家長給孩子營造的環境是孩子的學習素材。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觀察家。就在孩子還是個嬰兒的時候,你看著他,對他笑,他也會笑,此時他還不知道笑這個表情的含義,只是單純的肌肉模仿,漸漸的他只是發現了,做”笑“這個表情,心情很好,才會把笑和開心聯繫起來。哭亦是如此。你的走路姿勢,說話語調,甚至拿筷子的,端酒杯的樣子。

孩子剛來了這個世界,對於他來講,好的壞的他在開始沒有正確判斷,所以在他面前的父母怎麼做他也會怎麼做,即使到了董事了,就算某一個父母經常做,但孩子很討厭的事情,漸漸的10年後,20年後,孩子也成年了,當了父母了,他突然發現,他正做著他曾最討厭的動作或事情。有人認為這是基因,但更確切的是原生家庭環境的影響。因為每個人的大腦都會記憶一些環境邊邊角角的零碎,一天兩天沒有大的反應,但時間久了,大腦對於這片記憶會越來越深,最終成了無意識的習慣。

年復一年,如復一日,孩子復刻著你的所有。

每天回家後,在書房陪孩子學習,你進步了,孩子好習慣養成了。有些家長會說,現在孩子的內容很難,我都幫不上忙。其實根本不需要幫忙。需要的是你的陪伴,與學習姿態。

其次,第二事實,你是否觀察過孩子,他是你的作品,但他也是一個有著自我思想的生命體。

你看懂了孩子,你才能和他站在同一個角度說話,達到有效溝通,而不是兩個人雙雙被氣進醫院。孩子的每一個微表情都在反應他的內心世界。你誇獎他的時候,他是驕傲飄飄然了,還是繼續鼓勁做更好了。因為兩個反應說明你誇的方向對不對。你批評他了,他是失望了,還是懊悔,這兩個反映著你的批評是否正確,是否得到了孩子的認可,結果更是直接決定了孩子的成長方向:叛逆或是懂理。所以家長先自問,你是否用心用眼用腦觀察過。

回家看看自己的孩子,你誇他的時候,他是不是因為你的肯定而開心不已。還是已經習以為常。再回頭想一想你是怎麼誇得。因為誇獎很有學問,誇獎一定要具體化,讓他知道哪裡做的好,你誇得目的是讓他以後繼續這樣做。也就是說他得知道他哪裡做的好,下回還怎麼做,而不是讓他覺得什麼都很棒,漸漸的自以為是。批評也是一樣,你是否沒有就事論事,翻舊賬,讓他覺得自己怎麼做都不令你滿意。所以每次的評價羅列出客觀事實,面面俱到,有好要誇有錯要糾正。

就作業一事,把孩子叫到面前,提起作業時候,看孩子的眼睛,觀察,他是覺得自慚形穢,還是害怕,還是振振有詞。自慚形穢,說明孩子明知道有錯,還是沒做作業,要麼他是一時犯懶,家長要立刻畫休止符,明確表示,爸爸媽媽理解大家都有懶得時候,但此風不可長。僅此一次,如果再有第二次,重罰,這種孩子一定不會再犯。但如果害怕,說明孩子被罰怕了,需要繼續問孩子是不是哪裡不會,還是有別的困難。孩子此時需要幫助。但孩子還振振有詞,也先聽完他的理由,隨後分析理由是什麼。接下針對理由給孩子定規劃,觀察非常重要,按症給藥。

再次,第三事實,吼叫不解決問題!溝通時,你當孩子懂事去交流他就懂事,你覺得他還小還不懂,他就會很晚才懂。沒有長大了就懂了。所謂的順其自然,都是一次又一次的事情教會的。

家長以尊重的口氣說話,孩子就會以尊重的口吻回應。你會說對不起,孩子才會。你的情緒化只會得到孩子的情緒化,孩子沒有寫作業,家長一般會十分生氣,即使壓住火氣做到了前面兩個步驟。在第三步溝通時,也會控制不住的咆哮與怒吼,孩子在沒有你高的時候,他會害怕不反抗,但一旦長大你會發現,你管不了了。所以以身作則的教會孩子如何理智溝通問題十分重要。

有些家長可能會問,我們很理智的溝通,我說了一堆道理,孩子只會點頭,但下次作業還是未完成,說明你們沒有有效溝通,不能只說自己的道理,他沒有與你互動,你沒有說到他心裡,你不理解他的問題,怎麼指望他接受你的觀點呢。

溝通三步走:

先問問題-(注意態度的平等性)(得到更多的孩子思想信息)

問他為什麼?作業為什麼沒有完成?被老師點名的心情如何?是否有原因?是哪裡不會?還是覺得太簡單?他覺得怎麼做合適?

再說下自己的作為過來人的經驗-(注意你們現在是朋友)

可以講講自己的小時候的故事,或者你覺得可以拉近關係的分享等。

最後共同商量解決辦法,雙方都認同的。

定好時間限制,按計劃執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