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改革一小步 鄉村振興一大步

徐報融媒記者 駱耀明 通訊員 王瑩瑩

近年來,新沂市深入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積極打造糧食銀行、土地託管等新平臺,培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探索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新模式,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注入新動力。

糧食銀行 讓多方共贏

近日,記者走進新沂市時集鎮供銷社,不少村民正在櫃面前臺辦理業務,有的在收寄包裹,有的在刷卡購物。

“把口糧存進去,換本小存摺,什麼時候吃什麼時候取,吃多少取多少,要用錢就按市場價格出售,比收購糧食時只高不降,還能換油換鹽,很方便。”村民董雨晴一邊向記者展示手中的存糧卡,一邊誇讚糧食銀行。

糧食銀行實行電算化管理,採取“存糧有息、取糧自由、託管免費、溢價分紅、落價保底”的經營方式,收到農戶糧食後給予農戶存摺式收據,並進行糧食保管和加工經營,存糧農戶可以享受免費的託管服務,可以隨時取回糧食、兌換商品、提取現金以及相關利息,並獲得糧食溢價的分紅收益,糧食落價時由糧食銀行給予保底價格兌現。

“對農民來說,既有效降低了單戶農民曬糧時的人力支出,還有效地增加了農民收入;從糧食主管部門角度看,集中儲糧有利於及時控制和掌握社會儲糧情況,而作為糧食銀行經營者,可以‘借雞下蛋’,在糧食貿易、加工和週轉中獲得效益,可謂‘皆大歡喜’。”時集鎮供銷社主任張大鵬告訴記者。作為新沂市供銷合作社近年來打造的重要為農服務綜合平臺,糧食銀行改變了傳統的農民儲糧、賣糧習慣,從“存糧在家”變為“存糧到庫”。目前,糧食銀行代存儲農民餘糧6000餘噸。

“三鄉工程” 讓資源融合

栩栩如生的新沂剪紙、難得一見的新沂蓑衣、歷史悠久的東路柳琴,在位於新沂市棋盤鎮的宋莊民宿,記者欣賞到眾多省級以上非遺元素。

“宋莊民宿項目,是‘資本興鄉’結出的一大碩果。”新沂市宋莊農業休閒觀光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介紹說。棋盤鎮王徐村宋莊組位於山水大道北側,共118戶、468人,村莊佔地150畝,西鄰花仙谷農業產業園,東靠高林水庫和烏桕林,周圍環繞千畝林果園,是新沂市休閒農業帶上的重要節點。宋莊的自然景觀及農業資源十分優越,然而苦於沒有資金撬動,這一大優勢一直沒有被髮掘出來。

近年來,新沂市以鄉村振興為目標,以人才下鄉、能人返鄉、資本興鄉為引擎,走出了一條“城鄉融合、農旅融合、三產融合”的鄉村振興之路。這也為宋莊民宿項目的落地生根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棋盤鎮抓住“三項工程”實施機遇,整合資金、技術,結合當地人文特色,盤活廢棄的18戶宅基地,由新沂市宋莊農業休閒觀光專業合作社投資建設,開發成為宋莊民宿旅遊度假項目,長年失修的老宅經改造、重建,華麗變身為精品民宿。

目前,新沂市各鄉鎮正如火如荼實施“三鄉工程”,通過挖掘農業農村資源潛力,盤活農村沉睡資源,著力架起城鄉之間要素流動、信息交融、產品供給的橋樑,推動人才、資本、技術等要素在城鄉間雙向流動和平等交換,不斷激發農村活力、聚集農村人氣,加快鄉村振興建設步伐。

“一圖一碼” 讓“三資”明晰

“舒心多了,也省心多了。”新沂市新安街道嶂蒼村六組村民宋志偉說。他的舒心來自於公共空間治理,家前屋後的環境改善了,省心得益於戶戶通水泥路的修建,讓他不用再為雨天孩子上學出行煩惱。讓宋志偉舒心省心的這兩件事,都離不開當地“圖碼”管控這一集體資產運行管理新機制。

原來,新沂市各鎮村在開展公共空間治理中,清理出大量的隱性資產資源。這些資產資源現狀如何?如何對閒置資源進行盤活?如何對資產交易進行監管?面對這些問題,新沂市農業農村局積極藉助互聯網手段,推行“一圖一碼三庫”,構建了從實地清查到上線交易再到長效管理的全流程監管工作閉環。

目前,新沂市凡產權屬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項目一律進場交易,形成了權屬全部“上證”、交易全程“上線”、監管全面“上網”的“三資”監管新機制。據統計,2019年,新沂市共清理回收莊內公共空間1.64萬畝、莊外四旁土地面積1.98萬畝、水面3500畝、溝渠路堰825公里。農村產權交易平臺交易2628個、交易額6374萬元。全市所有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過18萬元,其中超過50萬元的村114個,佔比45%。

“我們的最終目標是形成產權明晰、權責明確、經營高效、管理民主、監督到位的集體經濟組織‘三資’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新沂市農業農村局負責人魏聯善表示。

今年,新沂市將藉助“圖碼”管控村級集體資產資源體系,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與推進公共空間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結合起來,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多種實現形式,多渠道促進村集體增收,全力消除集體經營性收入低於18萬元的經濟薄弱村,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