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最強拳擊手——澳大利亞紅袋鼠(2)

相對於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生態系統來說,澳洲這片土地的生態系統尤為獨特,孕育出很多種類的有袋動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動物就是現存最大的有袋類動物-袋鼠。

但是大多數人口中的袋鼠,並非指的是同一種動物。廣義上的袋鼠指的是袋鼠目下的所有有袋動物,而狹義上的袋鼠是指大袋鼠屬裡面的物種。

根據袋鼠狹義的定義,只有蹦蹦跳跳的紅袋鼠和澳洲東西部的灰袋鼠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袋鼠。

袋鼠和沙袋鼠之間在飲食,體型,棲息地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袋鼠體型較大,一般在草原上吃草。而沙袋鼠則要小得多,而且雜食。

地表最強拳擊手——澳大利亞紅袋鼠(2)


袋鼠的祖先生活在茂密的森林中,吃水果,昆蟲和蘑菇,它們後期進入大草原才進化出跳躍的頂峰。跳躍意味著後肢是專門用來運動的,前肢則負責挖掘和攀爬。袋鼠善跳躍的秘密在與它的長脛骨和長腳丫。

有人說袋鼠之所以出現在澳大利亞的軍徽上,就是因為它們一直向前的跳躍能力,因此象徵著一個不斷前進的國家。

成年袋鼠身高1.6米,體重90公斤,幾乎全身都是肌肉。可是它們的幼崽與成年袋鼠體重比卻懸殊的不可思議。

地表最強拳擊手——澳大利亞紅袋鼠(2)


剛出生的大熊貓幼崽與成年大熊貓的體重比是1:1000,夠懸殊了吧?剛出生的袋鼠幼崽與成年袋鼠體重比是1:5000。

由於進化等級比較低的緣故,懷孕的雌性袋鼠沒有胎盤,因此小袋鼠在子宮中不能發育完全,要在母親的育兒袋裡完成剩下階段的發育。

小袋鼠在受精30~40天后就出生了,是早產兒。出生時只有一顆花生米那麼大,憑藉本能抓住媽媽的腹毛爬到育兒袋裡,找到乳頭,開始下一階段的成長。

地表最強拳擊手——澳大利亞紅袋鼠(2)


雌性袋鼠的育兒袋裡有4個乳頭,兩個高脂肪,兩個低脂肪。小袋鼠要在袋子裡生活6~7個月才能到袋子外面活動,受到驚嚇後仍會鑽回到媽媽的口袋裡。一年後才能正式斷奶,徹底離開育兒袋。

雌性袋鼠有兩個子宮,如果育兒袋裡已經有一個小袋鼠了,另一個子宮裡的受精卵分裂到100個就會停止,等育兒袋中的小袋鼠離開袋子後,這一個才繼續發育。所以,母袋鼠通常是身邊有一個較大的孩子,育兒袋裡有一個,同時肚子裡還懷著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