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孩子、城市普通家庭孩子的“教育毒藥”——快樂教育

文丨椿萱


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是在網上看到了一篇關於吹捧歐美國家快樂教育的帖子。

在這篇文章裡,應試教育被作者稱為“落後教育”,似乎再不實行快樂教育中國的孩子就失去未來了。

事出反常必有妖,帶著疑惑翻了翻這位作者之前的帖子。

嗨!

原來他是做移民的,果然利益是行為的第一驅動力!

讓人難過的是這篇帖子的跟風者眾多,認定快樂教育是“良藥”。

快樂教育真的這麼好,應試教育真的這麼差?

如果全面用英美的快樂教育取代應試教育,誰該歡呼誰該難過?

以下為正文:

01、快樂教育和應試教育在歐美並行

人人生來平等,但每個人的命運起點不同,從一個臺階跨越到另一個臺階的阻力是巨大的。想要成功跨越,必然要勇敢的與之奮然搏鬥。如果碰巧你現在還是一個學生,那麼希望你不要再埋怨學習的痛苦,因為當下的痛苦遠遠比不過因沒有努力學習所帶來的痛苦。

自從颳起快樂教育的風之後,“專家”對應試教育口誅筆伐,學生、學生家長也對應試教育產生了敵意。

認為應試教育不可取,應試教育培養不出優秀的孩子,認為快樂教育才能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

這不僅是對應試教育的誤解、對快樂教育的誤解,也是對歐美國家教育體系的誤解。

在歐美國家,應試教育和快樂教育並行。

公立學校普遍奉行快樂教育,私立學校奉行的教育形式類似於我們目前的應試教育(一定內容形式的相似,例如重視成績、嚴格考試,甚至成績不合格會被要求轉校)。


農村孩子、城市普通家庭孩子的“教育毒藥”——快樂教育


有一個紀錄片叫做《交換學校:階級劃分》,全面對比了歐美國家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

  • 公立學校劃區入學,不需要考試,學費很低,基本上公立學校只要在這個區域內想上就能上。
  • 私立學校入學要求極為嚴格,不僅要求成績達到一定的水平還需要交納驚人的入學費用。
  • 公立學校文化課程少興趣社團多,沒有挑戰性和競爭性的學習,教學設計單一且傳統,課堂上老師和學生都不緊不慢,課後也沒有寫不完的家庭作業。學生每天八點起床,下午三點就可以回家,沒有任何課後作業。學生不需要為自己的成績負責,因為沒有人會在乎成績。
  • 私立學校的孩子非常刻苦,早上六點半就要起床,下午五點放學後,需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和課外任務。很多家長還會花重金給孩子找家教。


農村孩子、城市普通家庭孩子的“教育毒藥”——快樂教育


有更舒服的公立學校,為什麼還要選擇枯燥的私立學校?

有數據統計:英國的伊頓公學等5所私立學校的學生,考上牛津、劍橋的人數,約等於1800所公立學校考入這兩所高校學生的總數。

7%的私立學校畢業學生,擔任著社會上80%的要職,主導上流社會和精英行業。

公立學校只有20%的人能走向上流社會和精英行業已經是一個低到令人髮指的比率了,但現實更殘酷,公立學校出身的20%中大部分都出自富人區的公立學校,這部分公立學校實行的往往是私立學校的教育方式。

接受快樂教育的孩子和接受應試教育的孩子,將來誰站在底層仰望誰站在高層俯視?孰優孰劣一目瞭然。

02、快樂教育——無法翻身的教育

既然私立學校的應試教育更好,為什麼歐美國家大部分人還在接受公立學校的快樂教育?

不是他們選擇了快樂教育,而是快樂教育選擇了他們。

快樂教育,悲觀的說是一場無法翻身的教育。

英國伊頓公學(私立)為例,每年綜合學費3萬英鎊左右,摺合人民幣26萬多。普通家庭都要望而生嘆,更不要說社會的底層家庭。

有錢去私學接受應試教育,沒錢去公校踢足球。底層快樂教育,高層應試教育,這才是歐美教育體系的真相。


農村孩子、城市普通家庭孩子的“教育毒藥”——快樂教育


歐美國家,基礎教育中的優質教育資源被精英階層壟斷,高等教育也是。

美國常青藤聯盟大學哈佛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耶魯大學,基礎學費4萬美元起(不包含住宿),摺合人民幣24萬多,考的上不一定能上的起。

讓人心心念唸的“常青藤”,實際上就是一個精英階層的社交圈。

在一個由精英階層掌握話語權的社會,精英們保障階層競爭力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壟斷教育資源。


農村孩子、城市普通家庭孩子的“教育毒藥”——快樂教育


中西方公立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不同,本質是功能定位不同。

中國的教育是底層向上攀登的階梯,只要有個好分數,就可以上名校,改變命運。

而西方的教育則是一個分層機制,大眾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為精英,就必須從市場上另行購買教育,買不起的人則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03、農村孩子、城市普通家庭孩子的“教育毒藥”——快樂教育

如果我們盲目的用快樂教育取代應試教育,哪怕是不限私立學校、公立學校統一推廣。知識教育成為稀缺資源,課外補習、私教會第一時間漲價。

中產及以上家庭,完全可以通過昂貴的課外補習、私教的形式和農村及城市普通家庭拉開差距。

當然,城市普通家庭咬咬牙,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支付課外補習、私教的費用,但農村家庭的孩子,不要說能不能支付的起昂貴的費用,想咬牙都找不到門路。

到那時候,不再是“寒門難出貴子”,而是寒門不出貴子。


農村孩子、城市普通家庭孩子的“教育毒藥”——快樂教育

私以為,中國在教育上最大的成功就是公平。

應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把所有的孩子都拉到了同一起跑線上——成績。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教育體系,中國最好的學校往往是公立學校。不論窮人也好富人也罷,只要能考的上大學,就一定能上的起大學。

在中國,窮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在同一個課堂上課,這一點在西方國家如同天方夜譚。

應試教育拼的是努力和智力,要想去更好的學校,可以通過成績去獲取。快樂教育拼的將會是財力和關係,有錢就能獲取,沒錢請靠邊。

如果用快樂教育替代素質教育,誰該歡呼?誰該難過?一目瞭然。

--END--

有觀點,有態度,歡迎點擊“關注”,你就是我的人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