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啃不動日本為其差點兒累死,是愛嗎是責任嗎?--不!是人多!

今天肥仔要帶大家瞭解的主角是中國,肥仔在

想難道大家對當年號稱日不落帝國的英國為什麼沒能完全殖民中國;哪怕到了二戰時期見誰咬誰的日本也同樣沒能完全佔領中國這些問題一點都不好奇嗎?

額;當然原因很多,要全說完估計大家也看得夠嗆?那咱就撿重點說,(手動滑稽)。

英國啃不動日本為其差點兒累死,是愛嗎是責任嗎?--不!是人多!

先說英國;話說當年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英國憑藉其順應時勢,可以說是賺的盆滿缽滿;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仁不讓之勢;一躍成為世界霸主。很快憑藉其實力與野心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為啥?因為人家幾乎在世界每個角落都有其殖民地。可以說是無邊疆域了吧!

英國啃不動日本為其差點兒累死,是愛嗎是責任嗎?--不!是人多!

日不落帝國--英屬殖民地

可中國咋就沒淪為其殖民地呢?有人說中國領土大啊?而且在清末以前還是很強大的嘛,嗯!是有這些原因但並不全是,要知道曾經的整個世界都一度在英國人腳下顫抖!曾經和中國一同屹立於世界文明之巔的印度更是被其輕鬆拿下並完全淪為英國殖民地;可偏偏中國就能亂世之中涅槃重生!你說氣不氣?

英國啃不動日本為其差點兒累死,是愛嗎是責任嗎?--不!是人多!

英屬殖民地印度

再來說說見誰咬誰的日本;早在二戰之前日本趕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與明治維新,綜合國力一度飛昇,野心就不用講了吧?可以說是膨脹到沒了邊!中國他是蓄謀已久咱暫且不說,東南亞他是跑了個遍!走到哪裡屠到哪裡,蘇聯他也敢佔領一點兒,美國他也去轟兩下。還有什麼新加坡,蘇門答臘等等,可以說在侵略這條路上日本是越走越遠,直到最後落了個無條件投降的下場也沒能完全佔領中國,別的不說;中國的一些腹地日本恐怕連長啥樣都不知道!

英國啃不動日本為其差點兒累死,是愛嗎是責任嗎?--不!是人多!

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某街道

那這都是為什麼呢?僅僅是地域遼闊嗎?那人家印度也沒見小了啊?當然;當年英國能夠迅速殖民印度與印度自身就處在崩潰邊緣有很大關係,反觀中國,的確清末時期中國國力的確是脆弱不堪,可大清在鴉片戰爭爆發時的GDP還是能夠輕鬆完虐整個歐洲的,國力開始大幅衰弱是在兩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加上閉關鎖國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

英國啃不動日本為其差點兒累死,是愛嗎是責任嗎?--不!是人多!

第一次工業革命代表:蒸汽機車

但是哪怕到了如此不堪的地步他畢竟都還是一個完整的國家,洋務運動之後,中國海軍更亞洲第一,別的不說就當時吊打日本還是可以的,(甲午中日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還是清朝的腐敗,當時的北洋水師其實力是超過日本的。這裡肥仔就先一筆帶過)。

英國啃不動日本為其差點兒累死,是愛嗎是責任嗎?--不!是人多!

北洋水師鎮遠艦

並且中國人的民族意識很強,自古以來國人對分裂還是很反感的;更何況是淪為他國殖民地?再說中國人口基數大個特點~可不是現在才有!要真被殖民了,隔斷時間來個起義,無論是日本還是英國能扛得住?殺光不可能,同化?嗯!怕到時候誰被誰同化都很難說!更何況雖然當時中國很落後;可文化底蘊的深厚程度也同樣使得國人幾乎都向著自己這片土地;想想二戰時期那麼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援助都誰的功勞?是華僑。相較於印度的一盤散沙,中國就好像塊鐵餅。好了今天差不多到就到這裡了。

英國啃不動日本為其差點兒累死,是愛嗎是責任嗎?--不!是人多!

每年春運時的壯觀場面

總之當各位以後再遇到春運買票難,地鐵擠成餅;這些類似事情的時候。請不要抱怨,要感恩!(手動滑稽),當然這句話也就是肥仔的收筆一皮!切莫當真。

嗯!最後;感謝各位一路的關注與認同才好讓肥仔這麼一路下來始終堅持原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