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一輩那時帶孩子那麼輕鬆,對比現在帶娃就像伺候祖宗?

作為兩歲娃的媽媽,我來給大家總結幾條公理。公理嘛,就是不需要證明,反正大家都明白的道理。

第一公理:負責的爸媽會盡全力照顧孩子。

第二公理:小娃永遠不知滿足,永遠索要更多。

從這兩條公理就能推出來,父母越是努力對孩子好,孩子就會索取更多,然後就會更累。

不說遠的,就說我們爺爺奶奶出生的那個時代,父母能給孩子的頂多是二十分的精力。二十分的能力,不能保證孩子不捱餓,也不能保證孩子不受凍。甚至不能保證孩子活下來。生十個死四個,正常。襁褓裡沒奶餓死了,正常。稍微大一點感冒風寒死了,正常。再大一點門口水坑淹死了,正常。大家都不當回事,孩子嘛,多生幾個總有命大活下來的。

再往下,人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我們爸媽出生的那個時代,父母能給孩子四十分的精力了。四十分的能力,孩子基本不捱餓了,也不太受凍了。大人多看著點,生三四個可能都能活了。我爸家姐弟四個,我媽家兄妹三個,都活下來了。至於教育啥的,隨緣吧,反正保證你們吃飽穿暖,姐姐帶弟弟,哥哥帶妹妹。有學上你們就去上。哎喲還能考大學?不錯不錯你考去吧。什麼家庭輔導,什麼課後班,有嗎?

等到我們出生的那個年代,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父母給我們六十分的精力,就已經開始感嘆養兒不易了。為啥?能吃飽了就要研究營養均衡,能穿暖了就要研究美觀大方。上學已經是標配,就要研究課後班補習班。馬路上車子開始多了,就不能放任孩子亂跑。別的孩子開始學英語了,那孩子你也去上。要高考啦,全家一級戰備,考不上?爸爸媽媽攢錢給你送出國!

等我們孩子出生的這個年代,對於父母的要求已經快要高到天上去了。曾看過一段特有意思的話:

How To Be A Mom in 2017: Make sure your children's academic, emotional, psychological, mental, spiritual, physical, nutritional, and social needs are met while being careful not to overstimulate, understimulate, improperly medicate, helicopter, or neglect them in a screen-free, processed foods-free, GMO-free, negative energy-free, plastic-free, body positive, socially conscious, egalitarian but also authoritative, nurturing but fostering of independence, gentle but not overly permissive, pesticide-free two-story, multilingual home preferably in a cul-de-sac with a backyard and 1.5 siblings spaced at least two year apart for proper development also don't forget the coconut oil.

How To Be A Mom In Literally Every Generation Before Ours: Feed them sometimes.

翻譯:在2017年如何當個好家長?你要確保你的孩子學術、情緒、心理、靈魂、身體、營養、和社交的需求都得以滿足,同時你還要確保自己足夠小心,不要過度操控孩子,也不要忽視他們;不要錯誤用藥;不要變成直升機式家長;不要給他們看過多的電子屏幕,不要給他們吃過度處理和轉基因的食品;遠離負能量,遠離塑化劑;對身體要有正面態度,對社交有足夠的謹慎度;平等同時又要保持權威;給他們足夠的滋養同時要保持他們的獨立;溫和但不要過度容讓;最好在家裡講N種語言,最好住在cul-de-sac(這個很難翻,指的是老美住房規劃的一種,是住宅區內的死衚衕形狀,門前有個幾家人共用的區間,很少有車出入,被認為是養娃最佳戶型),有後院,養2-3個孩子使他們得到手足關愛,並且孩子年齡間隔至少兩歲從而使他們得到充分發展,同時也別忘了使用椰子油。

在我們之前的年代如何當個好家長?別餓死崽。

我第一次看到這段話之後爆笑不已,同時也覺得……嗯,so true.

在孩子沒出生之前,我們一個個摩拳擦掌,打定主意要給孩子至少八十分的愛。結果孩子出生了,小傢伙就理所當然地以為這八十分的愛是當然要有的。而孩子永遠不知滿足,她並不知道父母為了給她這八十分已經付出了多少精力。她只覺得,我的需求沒有完全滿足,我要哭!

嗷嗷嗷嗷嗷!

如果20分的愛是把孩子扔一邊隨便哭,40分的愛是孩子哭了大人想哄但是太累了拍兩下完事,60分的愛是孩子哭了大人儘量抱,抱不動了就放下拍拍,80分的愛就是孩子哭了要至少兩個大人輪流抱著哄。

但是孩子會覺得,抱著哄不夠,你要豎著抱,我要看世界;不光要抱,你要走起來!在家裡走不夠呀,我要出門看花看草看天空,你抱我出去走!不許停呀,走起來!不許停啊,爬樓梯,朕好喜歡爬樓梯的這個顛簸感!啊你怎麼停了?嗷嗷嗷嗷嗷嗷嗷!你做深蹲啊,上次你做了二百個,抱著我上上下下的好舒服,這次你怎麼不深蹲了?我要你深蹲啊,嗷嗷嗷嗷嗷嗷!

累不累?這能不累嗎?

這是獨生子女才有的享受,孩子多了誰也享受不著。

上次,我逛超市看到一個人高馬大的白人媽媽,她帶了四個娃。老大老二大概是五歲和八歲,在下面推著購物車走。老三大概三歲吧,坐在媽媽推的購物車的車子前面。購物車裡面還放了個嬰兒提籃,裡面裝了個幾個月大的新生兒。在我看到這個家庭的期間,新生兒一直在哭,一直在哭。

如果是覺得“必須給孩子八十分的愛才對得起孩子”的父母,新生兒哭了媽媽必然要抱起來哄,唱歌吹口哨又拍又顛,非要孩子臉上洋溢起幸福快樂的笑容才算可以長出一口氣放下。然而,這個帶著四個孩子的媽媽必須全程看著那三個大孩子,阻止他們狼奔豕突上躥下跳,她哪有那個精力去管幾個月的寶寶?對不起你哭吧。反正你安全著,吃飽了,換了尿布,沒病沒災的,你不高興那你哭吧。

再說吃飯的事。以前條件不好,孩子是怎麼吃飯的?家裡平時可能就是些玉米糊塗粥,條件好了蒸個雞蛋糕算過年。嬰兒沒牙,那就喝粥吧。把菜葉子切吧切吧煮粥裡都算講究的。

現在呢?大米白麵加上N種粗糧,南瓜玉米芋頭小米黑米換著吃,生怕孩子哪天吃膩。雞蛋每天一個;換著花樣研究,今天是不是可以打個蝦丸?明天煮個西紅柿雞蛋麵?哎呀這周煮了兩次西紅柿雞蛋麵了,孩子是不是該吃膩了?那做雞肉玉米粥吧,哎呀雞肉是不是抗生素多呀?牛肉咬不動,那打牛肉丸?……辛辛苦苦咣噹咣噹做了半天,孩子接回家,嘗一口,小嘴一撇:“要吃麵面!” 媽媽剛想瞪眼睛,一邊外婆忍不住了:“好好好,外婆給你做面面!”

能不累嗎,你說說?

再說說孩子哭鬧的事。

舉個例子。我娃極愛一種畫著狗狗的酸奶,已經養成習慣每天晚上從幼兒園回家就要直奔冰箱去拿一個喝。假設某一天她回到家忽然發現酸奶喝完了,媽媽沒有及時補齊,小嘴一癟哇哇哭,怎麼哄也哄不好。

怎麼辦?

選項A:走,跟媽媽去超市,買酸奶去!

選項B:寶寶,我知道你特別想買酸奶,但是現在家裡沒有了,我們吃蘋果好不呀?你看這個蘋果它又圓又大……(省略哄孩子五百字長文)

選項C:(瞪眼睛)哭什麼哭?一邊去。

是吧,作為一個想當個好家長的人,是不是感覺只能選A或者B?也就是說,要麼付出時間,要麼付出精力,總要拼盡全力地試圖讓孩子情緒穩定、同時又要給孩子很多的愛和安全感。

然而這個問題是我們父輩、祖輩從來不用考慮的。首先他們沒有冰箱,其次他們冰箱裡不會有每天必須喝的酸奶……再次,如果孩子要什麼東西沒有要到滾地哭號,果斷選C,沒有大巴掌抽你就已經是真愛了。

以上幾個例子只是見微知著……越是試圖做好家長,越是努力想給孩子最好的,就越累。因為你會被孩子牽著鼻子走,你會盡自己的全力去滿足那坨根本不知什麼是滿足的小混蛋。

但是,真的必要嗎?

我曾經看朋友轉給我的一篇心理學研究文章,說現代社會,有一撮人,非常不快樂。他們似乎什麼都有了,可是就是不快樂。

他們生在中產階級家庭,從小不需要為了賬單操心。他們的父母努力給他們提供能力範圍內最好的教育,帶著他們去博物館,去旅遊,給他們安排補習班。他們的父母努力學習育兒知識,既有規矩也有權威,這些人都覺得父母足夠好,與父母是“最好的朋友”。然而他們長大之後,卻發現自己不知道自己真正的快樂在哪裡。似乎一切都很完美,他們接受了好的教育找到了好的工作在社會中有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社交圈,有美好的原生家庭,可是他們就是不快樂。

這篇心理學文章,把這些人的不快樂歸結為“父母太完美了”:父母們太過小心翼翼地育兒,做到了自己能力極限內的最好,然而孩子因此對父母抱有了潛意識的虧欠情緒,覺得自己必須做到完美才能達到父母內心的期許(雖然父母可能從未這樣對孩子表達)。這使得他們潛意識內害怕失敗,也錯過了在叛逆期內追尋自己內心的機會。同時,由於父母太多的關注,這些孩子缺乏了自己面對困難的能力,因為總有父母兜底。

我看了這篇文章之後,說實話,心裡是濃濃的“這都什麼鬼”。……養孩子就是這樣,也許你做多了,反而是錯。每天給孩子一桌子飯菜選擇,於是孩子就越來越挑食。孩子稍有哭鬧就又抱又哄,於是她稍微遇到一點點挫折就立刻要求媽媽的關注。父母每天關注她的心理,於是她就失去了自己默默一個人獨處,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父母每天檢查作業,於是她就覺得檢查作業是爸媽的事。

可是,話也得反過來說。每天不給孩子好好做飯,孩子就沉迷垃圾食品薯條可樂。孩子哭鬧不抱不哄,孩子就失去了安全感和與父母的親密連接。父母不關注孩子的心理,孩子遇到了霸凌也不敢說。父母不檢查作業,於是孩子破罐子破摔不寫了。……你到底做到哪一步才是對的?你應該做六十分還是七十分?……對不起沒人知道這個完美的線在哪裡。你不可能成為完美的父母,你的孩子也不可能成為完美的孩子。他長大之後也一定會怨恨自己的原生家庭,如果你做少了,他就說他缺乏父母關愛沒安全感。你做多了,他就說父母給了他太多壓力讓他沒有機會追尋自我。

“我們一輩子等著孩子對我們說謝謝,而孩子一直等著我們對他說對不起。”

為什麼老一輩那時帶孩子那麼輕鬆,對比現在帶娃就像伺候祖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