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毁市场?创业板只是在完成一个适应性“教育”过程

一篇文章毁市场?创业板只是在完成一个适应性“教育”过程

一篇文章毁市场?创业板只是在完成一个适应性“教育”过程

一篇文章毁市场?创业板只是在完成一个适应性“教育”过程

话不多说,本周A股市场就是这个样子,跌!创业板引领市场跌势,大盘也跟着向下,年轻人科创板当然不能抢大哥们风头,必须跟着跌。

市场的情绪也很有趣,你会发现其实从三大指数来看,一周跌7个点,虽然也挺大,但是好像也不是那么夸张,咱又不是没见过更大的“惨面”。但是,很多人情绪反应却非常激烈,甚至于把锅甩到一个记者的一篇文章上,愣是把人家骂上热搜。

一篇文章毁市场?创业板只是在完成一个适应性“教育”过程

这也好理解,情绪上这里体现的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在地球另一边的美国市场,也是跌个不停。但是同样体现结构性的在于,投资者关注的是科技股领跌,这里集中的市场上近期最多的资金,特别新入资金,从投资者成分来看,也正是科技股集中了以Robinhood这样的个人投资者工具带来的最多散户,所以同样舆论反应会更大。再微观一些,特斯拉在跌啊,虽然它本身市值还远不到能影响市场指数的程度(何况这周还没进得了标普500指数),但是同样的结构型市场行情下,大量资金,特别散户聚集,这股票上周一天能跌超过20个点,你说声音能不大?


一篇文章毁市场?创业板只是在完成一个适应性“教育”过程

金融市场本身是非对称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赢了指数,亏了散户”的现象出现,很多时候个别并不决定市场的股票却集中了更多的人,他们无论积极还是消极的声音却看上去更大。A股一样。因为很多投资者奔向的是热点股票,题材股,它们往往市值不大,对市场整体的最终影响不见得大,但是却聚集了更多投资者的数量,于是,在上周也创业板为代表的大量个股杀跌,带着的当然是大量的散户亏损,发出远比市场整体跌幅更大的哭爹喊娘,我称之为“市场情绪放大杠杆”。于是,投资者们需要一个宣泄的渠道,一位叫刘慧的某社记者成了“幕后黑手”,就因为一篇她署名的《坚决遏制创业板炒小炒差“歪风”》的文章。

其实,这篇文章也就七百来字,内容也没见多深邃,说的东西之前很多媒体和自媒体也都说过,作者提及个股还谨慎的来了个XX,力度比自媒体文章温柔多了,如果真的就这么篇文章就能把创业板打趴下,那只能说明咱市场也太弱鸡了。当然,中国的市场有其特有的文化和解读方式,比如这篇文章被热议关键还是背后的某社,而且此后监管层传出了一些对异常低价股的监控。于是,市场“解读”出来了,这是体现了上面的意思,这背后有局啊,投资者们一方面抨击监管层怎么又干预市场,另一方面要求记者给出相关从业资质,否则写这样的文章是有问题的啊。

一篇文章毁市场?创业板只是在完成一个适应性“教育”过程

在我看来,创业板近期的波折也只是新规则下必然经历的一个市场适应期,我们知道创业板除了大家关注的注册制之外,近期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和科创板在涨跌停幅度上接轨,20%成了新的标准。此前,全球市场都还处于宽松下的向上周期,而涨跌停范围放宽,在当时阶段其实就意味着向上通道被加宽,一些个股被拉升的相对时间可以缩短,当然,泡沫的积累也会加快。此前我放过一张图,创业板的估值已经较高,但是距离2015年创业板成“神创板”的时候还要不少差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咱非要再神一把才开始调整,高位的市场必然会迎来调整,这是常识,只是什么事件和契机去触发而已。既然你要去炒10个交易日从6块涨到34块的股票,就需要对这类风险有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所以,在体验了20%向上效应后,创业板也必然要体验一下20%的向下效应,这方面科创板的投资者已经受过教育。随着两大市场的涨跌停幅度放大,需要我们注意的其实不是单边看市场可能给你带来更快的暴富愿景,也不是可能带来快速下跌的投资恐惧,根本的预期应该是市场的波动将会增大。请注意,波动、风险本身是个中性词,只要你有了正确的市场认识和预期,就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策略,并做好心理准备。如果我们不是根据对市场的全面认识调整,只盯着一个面,同时选择性的只是去吸取证明你偏面认识的信息,那么就可能陷入更深的泥潭。包括近期,围绕那篇文章和作者的是非可能还有探讨空间,但是我们要是执着的还是沉入对一篇文章背后一个局引发了市场下跌的结论,那么可能还会被市场反复教育。

从科创板到创业板,我们的市场改革和尝试还在推进,我不知道这些变化是否有一天会推进到主板,或许还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吧。其实,这或许也不重要,慢慢的不同市场的特点会吸引不同需要的公司,这也是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这不最近创业板综合指数的日成交额还曾经反超上证指数?你说美国市场纽交所和纳斯达克分什么主次吗?

对投资者来说,选择不同的市场就要正确认识它的特点,面对潜在波动已经从机制上放大的市场,你可以更审慎的选择个股,也可以选择重新调整投资组合中不同风险个股的配比,或者更多投资相关市场的指数基金,总之,正视市场现有的规律。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对市场杂音的分辨,如前所说,在非对称市场中一些市场行情下,最大的声音可能来自于与市场整体趋势,或者你投资方向无关的群体,不要盲从啊。

至于一篇文章毁市场,这。。。就到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