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親愛的慈航少年:

大家好!

陽春三月,微風輕拂,一場疫情阻隔了我們相聚的腳步,但阻撓不了我們在非常時期的“非常成長”。因為,危機就是契機,磨難就是財富。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疫情就是命令。肆虐的病毒迎面撲來,中國政府一聲令下,強有力地發佈了“全面停工停學、禁止外出走動”的封城令。防止疫情擴散,有效隔離傳染源,必須有堅決的態度,必須實施嚴格的管控。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愛國就是責任。時值春節,全國14億人民,沒有恐慌,沒有怨言,沒有遲疑,沒有哄搶,立即聽從指揮,一律閉門防疫,積極防範,齊心協力“斬斷”一切病毒。危難關頭,大家以這種最簡單、也最有秩序的方式,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瞬間,每一條街道安靜了下來,每一個村莊安靜了下來,每一座城市安靜了下來,整個中國安靜了下來。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防疫就是戰役。“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全國人民投入到了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各行各業都在行動,攻堅克難,眾志成城。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逆行是最美的出征。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人員紛紛奔赴抗疫一線最危險的戰場,放下了自己的家庭,不顧自身的安全,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郭林娜老師這麼說: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普通人。中國白衣戰士,你們是我心目中最美的平凡英雄”。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經歷是最好的銘記。關鍵時刻,84歲的鐘南山爺爺臨危受命,再次掛帥義無反顧趕往武漢防疫最前線;李蘭娟,年過古稀仍奔波一線……他們是院士,也是戰士,更是英雄,令人肅然起敬!田俊帆同學所說,“您不是明星,卻贏得了最熱烈的掌聲,您是民族頂天立地的英雄。”讓我們一同向英雄致敬!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付出是無聲的踐行。無數白衣天使遞上了請戰書,晝夜奮戰在一線,口罩勒紅了臉龐,斑痕佈滿了雙手,削長髮似兒郎。慈航少年趙芮說: “護士小姐姐手上乾裂的斑痕,是我心中最柔軟的風景。”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堅守是炙熱的付出。在祖國各地,在我們身邊,多少基層工作者在平凡的崗位上奮戰,多少交警叔叔為生命護航,多少共產黨員主動擔當志願者。每一個平凡的中國人,都在抗疫行動中發光發熱。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奉獻是溫暖的希望。全國各地運送醫用物資的大卡車紛紛開拔武漢,河南沈丘老兵王國輝三次帶隊驅車500多公里奔赴武漢捐贈愛心蔬菜……無數愛心志願者加入了抗擊疫情的行列,在社區奔忙,與時間搶跑,義無反顧挺身而出,毫不畏懼迎難而上。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盡責是從容的行動。無論何時何處,都不能耽誤學生的學習。全民抗疫,慈航小學第一時間開始了“停課不停學” “停課不停育”的行動。師問教育技術團隊助力我校搭建了教育平臺,啟動了語數英網絡直播課堂。我們的老師徹夜忙碌,每日晨檢,網絡授課,心理疏導,設計雲班會……事事俱細,精益求精,願用師者的情懷與智慧,為你們“宅學”的日子傳遞光芒。許多黨員老師和家長志願者把學習用書送往各個小區,送至家長手中,以保證學生所需,解家長燃眉之急。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陪伴是最溫暖的教育。我們的家長紛紛身體力行,既是孩子學習的指導者,又是孩子心靈的陪伴者,積極參與航空港區文明家庭創建活動,並與孩子一起編寫防疫童謠,大手攜小手,小手拉大手,同心抗疫情。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督導是堅實的保障。防控期間,上級領導多次蒞臨學校指導籌備物資、網絡教學和開學前準備工作。學校為餐桌加裝了隔板,購置了84消毒液、洗手液、口罩等防疫物資,設立了應急隔離室,擬定了開學前、開學日和開學後師生安全防疫細則,堅決拒絕一切病毒於校園之外。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立志是錚錚的誓言。目前,疫情防控工作整體來看勝利在望。這歸功於祖國的力量強大,歸功於醫學研究者和工作者不怕犧牲、攻堅克難的專業精神,歸功於全國人民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心。今日之少年,是未來之希望,希望同學們從社會這本教科書裡、從“新型冠狀病毒防疫戰”這段經歷中,讀懂責任,讀出擔當。大家只有今天努力學習,奮發圖強,長大了才能有本領為明日中國貢獻力量。

致慈航少年的一封信

美好是共同的期許。春天已經來臨,相信經歷了這場艱辛的跋涉,我們的心靈會更加充實,我們的腳步會更加有力。待溫暖的相聚時刻,讓我們一起攜手奔跑,去擁抱明媚耀眼的春光。

親愛的慈航少年,歸來時,願你已長大,不負春天,不負自己,懷揣夢想向光而行。

2020年3月3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