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命途多舛的《八佰》终于上映了,对于久旱逢甘霖的国内影市来说,这是一剂真正可以带热市场的强心针,对于无数观众来说,它也是值得走进影院一看的大片。

然而,关于《八佰》的争议/非议始终居高不下,从去年撤档前到今年重新定档后几乎没停过,除了管虎导演之前的“迷之操作”外,更多来源于影片对四行仓库保卫战的改编,以及大家对于改编效果众口难调的态度……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看完点映后,笔者长松了一口气,《八佰》没有辜负自己先前的期望,它是一部刷新了国内同类型题材作品标准的战争电影,拍摄、技术、观感等方面都更为现代化,情绪饱满、制作精良,而在最大的矛盾焦点——立意主旨上,影片不仅守住了底线,还做出了令人深思的回答。

我觉得许多人搞错了一点:历史改编电影本属二次创作,存在一定虚构和艺术加工并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影片分明是在借八百勇士的境遇讽刺国民政府的孱弱和无能,揪着“史实”和“立场”否认《八佰》价值的人都没说到点上。

至于影片最终没让观众足够“尽兴”,除去部分没拍好的原因外,这种感觉实际上是到位的,因为《八佰》所蕴含的那份屈辱感,本来就没打算让人看得痛快。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八佰》并非一部主旋律战争片,至少不是大家印象里的那种“主旋律”。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影片的起调如同一路溃败的国军那般“丧”:一支湖北地方保安团队伍,自以为是去上海打扫战场,然后像羔羊一般被日军屠戮殆尽……

片子用老葫芦、端午和小湖北叔侄三人的视角,言简意赅地说明了乱世中“人如蝼蚁命如草芥”的现实,坐轿子的长官把他们当炮灰,挥屠刀的日本兵把他们当牲畜,中央军的嫡系又把他们当逃兵,在“没有谁把我们当人看”的语境下,叔侄三人被稀里糊涂地编入了五二四团。

《八佰》很值得称道的一点,便是致力打造出了战争的全景,角度又多又满,苏州河南岸歌舞升平的租界,与北岸枪林弹雨的战场形成了鲜明对比,一面天堂,一面地狱,这也是全片最富戏剧性的看点。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影片不急于展现正面战场的交火,而是前前后后花费相当大篇幅把一个“戏台”搭了起来,夯实地基、不断加固,以保证这场戏能唱得稳、唱得久。

与此同时,不管片内片外,四行仓库保卫战都是一场“戏”,那些台上的角儿和台下的票友,本身也都是戏的一部分。

不显眼的基础打好了,才能更突出刀刃上的功夫。作为一部投资数亿、国内顶流参与制作的战争大片,《八佰》在视听效果和沉浸体验等方面堪称独树一帜,尤其对于国产战争片而言,有着许多创新与参考意义。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影片不满足于用交战双方的视角来展现战斗的激烈,而是会频繁采用不同人物、不同高度以及不同镜头的众多视角,来丰富呈现战争的全貌(例如老兵的敏锐眼光,方记者的黑白镜头等)。

当然,该《八佰》正儿八经好好表现的几场高潮戏都不含糊,比如陈树生身绑炸药纵身一跃的那场戏,远近镜头频繁切换,日军、国军都有扫到,还突出了岌岌可危的形势,最后在丢下明志的“舍生取义,儿所愿也”遗言后,用紧跟人物的第一人称镜头记录下了他舍生杀敌的最后画面,不可谓不惨烈。

不同于一般同类型题材的战争电影,《八佰》的主色调并不是常见的铅灰色或灰黑色,而是接近明艳又显衰败的黄绿色,这种近似于末世黄昏的色彩,进一步渲染出了战斗的凄惨和前景的黯淡——此外,我还把这种色调理解为战场的灰暗与租界的流彩混合后的结果,一片黄绿中添上几抹血色,更显妖异。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八佰》中战场的正面“烈度”很强,毫不避讳死亡/血腥/暴力描写,残肢断臂、血流如注的镜头随处可见,足够满足一部分类型片观众的口味,如果要分级的话,至少也在PG-13以上了。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许多细节也相当考究,小心翼翼地使用火焰喷射器、水冷重机枪无法冷却导致炸膛等描绘,都能明白剧组用心考据过。

从战争表现效果来说,《八佰》的情绪非常饱满且炽烈,甚至有不少过度煽情的地方……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可放在这部片子里,煽情又是合适的:倭奴入侵,家国沦丧,国军三个多月来不断溃败撤逃,民族意识远未大范围觉醒,前线失利后方又缺乏支持,此时此刻又要打一场注定失败的仗,那种愤懑、不甘又无处发泄的心气,正需要满到溢出的强烈的情绪表达才能释放出来。


与战争戏同样抢眼的,还有《八佰》中信息量极大的人物群戏。

租界一边的角色形象五花八门,满腔热血的中国童子军杨慧敏,文人节气十足的大学教授,立场不明却忍不住受到感染的记者方兴文等等,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巴蜀商会的年轻“袍哥”刀子。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影片分摊到每个人身上的戏份不算多,刀子这个角色,好就好在依靠寥寥数个镜头,就把他的身份地位和心理变化都拍了出来:开赌场的哥老会骨干,阵亡军人的家属,本想置身事外,却被两岸弥漫的血性感染,而后舍生取义,江湖气和忠义气一应俱全(最后蓉姐同样做了“傻事”,捐献了有市无价的吗啡)。

战场这一边,人物形象就丰富了,最典型的要数三人:相信“人各有命”的老兵油子羊拐,唯一的牵挂是家乡的娘亲;怯懦自私的“瓜怂”老铁,在退无可退后终于蜕变;趋利避害的老算盘,一心只想活下去,也是唯一把逃命执行到底的人。

《八佰》把主视角放在了这群溃兵和逃兵上,老兵和老油条们的戏固然深刻,但或许还是年轻人的转变更能打动观众。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端午就是当时千千万万被裹挟进战争的懵懂青年的缩影

端午没见过世面,最牵挂的事是回家种地,他和弟弟加入保安团大概只是因为听从叔叔的话混口饭吃(以及看一眼“大上海”),从来不知道战争意味着什么,更不知道会面对死亡……除了想方设法逃命,他所有言行都是被动的,不断让人牵着鼻子走。

可上过私塾听过戏的端午又不是完全不明事理,戏班不唱关二爷而唱赵子龙是因为后者“护着国”,身边那群不怕死的人也是护国壮士,耳濡目染下,不想死的端午转了性,做出了慷慨赴死的义举。

比起哥哥,小湖北则象征着战场上更稀少、更珍贵的纯洁和本真。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这种年纪的孩子,放如今估计才刚上初中,什么都不懂,面对日军的屠刀时他甚至都不知该怎么逃跑,仅仅是因为年纪小还识字,才被临时命为谢晋元的亲随……正因如此,小湖北看待世界的眼光更为单纯,白马的出尘神骏、对岸的灯红酒绿、同龄战友和哥哥的暴死、皮影戏的悠长,都能为他小小的心灵带来刻骨铭心的冲击。

顺便提一句,《八佰》中天南地北方言混在一起的对白绝对是一大加分项,上海闲话、湖北话、广式官话等各种口音交替出现,不仅增加了真实性,也突出了掩藏在影片下恍如隔世的年代感。

然而,群戏多、信息量太满也成为了《八佰》难以忽视的缺陷。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由于主视角一直比较凌乱,许多角色的刻画只能算是浅尝辄止,而且影片也加入了不少对朱胜忠、上官志标、山东兵等英勇的正牌军描绘,难免有些头轻脚重、顾此失彼的味道。

管虎太想拍战争全景了,导致人物、情节的轻重缓急不够得当,有时候只能靠情绪冲击和感观刺激来带节奏,整体看下来欠流畅自然(也有一部分可能要算在删减上面)。

不考虑题材、国产片等因素,单纯从一部商业电影的“作者性”出发,《八佰》属于那种想法很多但风格气质没调整好的片子,让不少观众眼前一亮的白马桥段,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与影片氛围格格不入的白马突然出现,还四处奔跑撒欢,摆明是冲着“写意”去的,一尘不染似乎有反战意味,穿越战场又有了战旗风范,在小湖北的幻想中,死去的端午还化身成了赵子龙的形象,鲜衣怒马、冲阵杀敌更是民族气节和抗战精神的缩影……

不能说拍得不好,可整体气氛没到位,白马这一段就略显生硬了,意义也打了折扣(这一点见仁见智,我觉得还有进步空间)。


最后,来说说《八佰》最核心也最敏感一部分,上述那些制作和效果方面的东西只是影片的“皮”,想传达的立意和精神才是影片的“骨”。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四行仓库保卫战从头至尾都不光彩——淞沪会战国军伤亡惨重一败再败,在大部队撤退的背景下,老蒋命令八十八师留守四行仓库完全是出于政治作秀,希望通过一次“现场直播”来获得西方列强的同情和支持,四天四夜的战斗并不算特别激烈,之后守卫四行仓库的五二四团执行了撤退命令,可撤入租界后,五二四团被缴械、被软禁,再后来谢晋元被刺杀,剩下的将士也经历了更蹉跎的命运……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所以,为《八佰》定性的关键,不在于把战争场面拍得多么壮观惨烈,而在于如何交代五二四团的撤退。

就笔者看来,影片把这一点给踩准、踩实了,黄晓明饰演的委员长特派员与谢晋元对话的那场戏,为全片的关键性转折做了正确的调性选择,特派员的话很清楚:我敬你们是英雄,但外面的调解失败了,再退一步讲,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你们都没有意义继续坚守,仗不能再这样打下去了,为国军(嫡系)留点种子吧,为国民留些希望吧……这是最高命令,你必须服从。

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实则槽点无数,只可怜“家国破碎之际,以军人之身报效先人”、抱着必死信念的谢晋元,连舍生取义的机会都不给,这才叫赤裸裸的讽刺。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以撤退剧情为分界线,《八佰》前后部分更像是两部电影,前半部是热血的、激昂的,故事发展也有迹可循,而后半部是别扭的、撕裂的,观看体验并不好,混乱无章,还没头没尾。

这算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对比,先前奉命守卫的时候,一切都很简单,不过是战与不战、生与死的区别罢了……可在奉命撤退后,一切又都变得复杂了,宁为玉碎的血勇被消解,舍身成仁的信念落了空,只留下一股愤懑的虚无感充斥在将士们的心间。

《八佰》精心创作(虚构)了一场壮烈的四行仓库保卫战,那些血肉横飞的战争戏越精彩,之后撤退戏的混乱就越令人憋闷,羊拐、老铁、小湖北等那些留下断后的人如何阻击、怎样死去甚至连一个镜头都没有——因为在已经变化的语境下,他们的牺牲也变得“没有意义”。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还有那些过桥时被打伤打死的战士,他们没能伤亡在抗敌的前线上,却倒在了撤退的路途中……随着租界里伸出越来越多的手,影片戛然而止,只为观众留下一口不吐不快的浊气。

憋屈!愤恨!耻辱!与我最爱的抗战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一样,《八佰》表面上都是讲国军抗战的故事,同时也把争权夺利、辜负忠勇、腐败僵化、怯弱无能的国民政府黑了个底朝天。

如果非要说《八佰》在“洗地”,那洗的也只是抵御外辱、为国献躯的抗战将士们,而绝不是把家国未来寄希望于西方列强、一直拖到1941年12月才对日本宣战、当年丢了大陆如今又丢了小岛的KMT和国民政府。

《八佰》:屈辱吗?那就对了

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比比皆是,但像四行仓库守卫战这样荒诞讽刺、戏剧性极强的故事却是绝无仅有,《八佰》挑了个好素材,也拍出了应有的水准。

我明白,由于导演的不当言行以及影片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部分观众永远不会待见这部片子,我没本事改变他们的看法,但撤档的这一年多来,片方已经得到了教训并做出了改变,我希望能有更多人,可以克服偏见,去重新认识一番这部难得一见的国产战争电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