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如何做到生3娃,狂瘦36斤?

我很喜歡一句話:想做一件事,就會有千百種方法,不想做的話,就會有千百種藉口。

而結果是什麼樣子就取決於目標慾望大小以及方法的合理性和自律的程度,同時要注意客觀條件是否滿足,不能因此失彼。

她如何做到生3娃,狂瘦36斤?

01

二姐家老三上幼兒園時,她體重140斤,瘦到100斤是她的目標。

我們姐妹三人,從小她就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然後朝這個目標奮鬥,不受其他人或因素的干擾。

在完成老三是男孩兒的心願後,開始著手自身形象的打造。

她每天晚上把孩子們次日的早餐準備好,早上5點30起床,跑步1個小時,回來安排孩子用餐上學,她早餐吃蛋、奶、麵包及蔬菜等,吃的並不少。午餐也很注重營養搭配,各種肉類變著花樣做著吃,中午吃完飯休息一個小時,去游泳館游泳2個小時。晚餐她以水果和蔬菜為主,基本不吃麵食和米飯。6點以後不再吃東西,睡前做1個小時的瘦身操。

另外她斷了各種加餐,少吃零食,不吃速食品,少吃含糖類食物。在這期間不給自己買新衣服,不買禮物(迫使自己更堅持減肥),當然她會加倍護膚。是的,她既要苗條的身材,也要好皮膚。

她告訴我:我要在瘦身成功後好好獎勵一下自己。

除了下雨無法跑步和例假期不去游泳,她堅持了一年。

當她體重減到104斤時,對於162cm身高的她來說,能穿上160碼衣服就是對她最好的獎賞。這幾年她的堅持,讓她這個雖然是三個孩子的媽媽(老大12歲,老三5歲半),看起來卻像20多歲一樣,光彩照人,活力四射。

因為我公司離姐姐家近,所以經常去她家蹭飯。在減肥過程中,我發現她有幾點讓我很佩服:首先,嚴格控制飲食的數量和質量,她有一個專用碗,主食從來都是多半碗,另外會吃半盤左右的肉和菜;其次,不間斷的運動,如果家裡有事沒法去游泳,她就在晚上用雙倍的瘦身操時間補回來;再者,當她受到美食誘惑時,她就會閉上眼睛默唸三遍自己的目標,然後果斷放棄。

達成一個目標,並不會難於上青天:首先要有想達到何種結果的念想,再製定合理的計劃和方法,然後用自律來一點點實現它。發掘自身深層的潛力,讓目標達成時成倍的喜悅感來主導思路,進而強化執行力,最終實現自己的目標。

如果我們有非常想做一件事的念想,而現實中客觀因素決定了根本就無法實現時,我們就不能過於勉強自己,以免適得其反,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先把目前的事情做好,想辦法促成客觀條件的形成,再進一步計劃。

比如姐姐雖然很愛美,卻明白老三在上幼兒園前她的主要任務就是照顧孩子,所以,她就在等待時機。

02

我有一個老師姓史,他在講課時說起自己十年前考CPA的經歷,那時候他也上班,但是下班沒事,還是單身,這是滿足兩年考過CPA的前提條件。

首先,充足的學習時間是最基本的保障。他每晚下班回家,吃完飯就開始看書聽課學習,每天4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雷打不動,還不包括週六週日全天學習。

其次,史老師在學習過程中有課程計劃,還不斷總結學習方法,關於記憶部分、理解部分、習題部分,他會用不同的方法。比如:早上起來和公交車上背法條,晚上聽課和做習題,對於重點和難點不斷重複理解、練習等。

最後,這是必須具備的自律意識。他說每當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看看有了這個證書的種種優勢(他寫的有個紙條):在找工作時更有底氣,工資待遇會更好,學到更多知識的自信和無畏等等,就會有了重新堅持下去的動力。

當然,他用了兩年時間考過了六門課程(CPA的全部學科),完成了專業領域的一次華麗蛻變。當然,這個證書國家規定五年考過即可,但是我們知道,學習是件很枯燥的事情,戰線拉的越長越痛苦,如果可以的話,能用的時間越短越好。

總會堅持過去的,這些我們曾經以為無法跨越的黑暗。而這些寂寞歲月的沉澱必然會在以後的時光裡大放異彩,讓我們具備了克服其他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它不僅僅是一個證書,而是對我們堅持的一種肯定。

她如何做到生3娃,狂瘦36斤?

03

疫情當下,宅在家裡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情況,除了一遍遍刷最新疫情,我們的心情都是灰灰的。當老闆的擔心企業能夠支撐多久,做員工的擔心這個月沒有收入如何支付信用卡和房貸。

家國情懷不能沒有,柴米油鹽不能不面對,在醫學領域內我們普通人無能為力。除了不斷告訴孩子外面有病毒,不能出去,要想各種辦法陪伴他們玩,監督他們每天按計劃完成作業,也要有自己的一點目標和規劃,不至於太空虛和無所適從。

我給孩子(小學二年級)規定:每天寒假作業語文數學各兩頁,練字一頁,背誦國學一篇,讀英語一單元。這兩天再加上網課和作業,不多也不少。

每天不斷提醒他什麼時間該做什麼作業,要知道靠孩子自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做不到(承認孩子的普通吧,因為我也是普通的人)。能否做完就是考驗我自律的水平,我稍微一疏忽哪天忘了哪一項,他絕對不會說:媽媽,我該寫學業了。

同時我讀完一本實用書,並按章節和結構做了讀書筆記,保證每三天練習一次。重溫了《親密關係》一書,梳理了自己的情緒,儘可能不發脾氣,不對別人要求過多,注意和家人的說話方式等。

重溫了《溝通的藝術》,對於在職場中有一定的幫助,正準備整理這本書的讀書筆記。

每天我給自己留有讀書寫字時間,陪孩子時間,刷網頁時間,如果有結餘我會看電影。沒有精確到具體時間段,都是根據孩子情況調整。

適時的放鬆是增加幸福感的方式,而長久的放鬆則是一種自我懈怠。

有一種說法:生命中有些時光註定是被浪費的。這是指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度過休閒時刻的文藝說法。切不可以此為藉口安慰自己的碌碌無為。

忙碌之後的休息比起長久休息狀態的幸福感會強烈的多,而自律的生活也會比盲目的放空讓人更有安全感和方向。這也是減少焦慮的有效方法。

願你我安好!(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