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是如何一步步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

關注方方日記的事有一段時間了,看到其性質在逐漸變化,確實有點感慨。馬克思告訴我們,不能非黑即白,也不能以管窺豹,要歷史辯證地看問題。方方老師確實身體力行地詮釋了“宅若久時天然呆”的境界。“呆”不要緊,但不能對不瞭解的東西胡編亂造吧,批判別人老左的時候,自己能不能也厚道一點?

方方日記起到過很好的正面作用……

文字的力量是不可輕視的,尤其是一位有幾十年閱歷的文化人,筆能入木三分,也能隔空誅心,文能載言載志,也能添火加薪。只不過,燒誰的薪,誅誰的心,卻需要你細品,再細細品。

在武漢封城那段百無聊賴的日子,方方日記給了很多人瞭解武漢市民生活狀態的一個窗口,一個發洩壓抑情緒的渠道。因為日記記載的是很多人的心聲,是大家內心想說說不出來、說不到位的一些話,所以方方日記才能火起來。我們知道,情感的宣洩很重要,個人的情感壓抑了,容易變態;群體的情感壓抑了,容易出現暴力事件,也可能演化成民粹主義或民族主義。因此,文學是撫平傷口的良藥,能夠讓傷痛結痂,讓心靈平和。

而方方日記,就充當了這種角色。所以,即使日記中出現過一些後來被證明的錯誤,包括方方本人在封城期間疑似利用特權送親人出城時,她依然能得到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

這也是方方日記在特殊時期的特殊作用,也是官方開始時包容態度的原因。文學家嘛,畢竟不是史學家和會議記錄員,在大體尊重事實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文藝創作,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她的很多聽朋友說,大家也並沒有較真,因為基本符合事實,或是能激起部分人的內心共鳴。

方方日記開始與事實脫節……

隨著中國抗擊疫情不斷取得進展,人們也逐漸從剛剛遭遇疫情時的驚慌失措、失去親人的痛苦中走出來。國家雷厲風行的作為、勇於擔當的責任感,讓無數人在疫情中後期意識到國家才是所有人的堅強後盾。公權力的正面作為抵消、超過了負面作用,包括對李文亮醫生的正名、對飽受詬病的F4的處理,以及咱們一線人員的付出、全國各地的支援等,都在用事實說明,我們具有堅強果斷勇於自查自糾的品質。

尤其是,外部環境開始發生劇烈變化,指數級的境外疫情感染人數觸目驚心。而增加了對照組之後,群眾對政府作為的苛責程度也在減輕。

方方日記此時完全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甚至可能在國內出版,成為基於大家共同歷史見證的暢銷書,提醒我們這個國家、這個民族繼續砥礪前行,揹負重軛但滿懷信心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但方方日記並沒有停步,甚至開始越線了。其實照我說,方方這時候完全可以寫方方日記2.0嘛,繼續寫方方意大利日記、方方美國日記、方方西班牙日記,為什麼不將自己講故事、逛網站、聊朋友的技能更上一層樓?

方方日記的質變……

不錯,越線最重要的標誌就是方方將她的日記翻譯成英文和其他語言,售往世界各地。方方日記定價不低,每本22美元,摺合人民幣150多元一本,絕對是緊俏貨,我感覺有點超出我的消費能力了。顯然,人家的定位也是西方精英階層,封城、武漢、批判政府等幾個關鍵詞,絕對能讓西方某些人歡呼雀躍!雖然方方說得來的錢將全部捐獻,但這個錢我們要了也很受傷,根本比不上國際名聲的損失費。

我們都知道的事實是,西方有些國家的政治勢力一直認為中國在抗疫過程中,信息不公開、不透明,導致他們遭受疫情損失,要求中國賠錢。但是,由於世衛組織一直站在公理這邊,他們又沒有強有力的證據來證明,這下可好,天降餡餅,方方日記值得擁有。中國人寫的封城日記,中國敢不承認?世衛組織你還有什麼話說?方方日記迅速讓他們站到法律和道義制高點,扯起大旗,來共同討伐中國。沒有槍沒有炮,別怕,方方給他們造!

如果說,方方日記之前是沒有不好想法的,就是一個揭露不公現象的良心文化人,那麼之後方方日記就成了吸人血的大頭蠅,到出版境外多國的時候,就成了急著吃人血饅頭的劊子手!

人民群眾也將清醒看到,自己用傷口,喂出了怎樣一頭猛獸!

而且更弔詭的是,方方日記的發行速度太快了!

從一部圖書的發行過程來看,你得先翻譯吧,中國人、外國人要審稿吧?三審三校不過分吧?要設計版面吧?要配圖吧?要印刷吧?要申請發行吧?半年能出一本外文書都是極快的了,在國內我想不出有哪家出版社有這種實力。而且,一旦出版,對於印在紙上的內容作者要負責的,是要付歷史責任的!要禁得起時間和人民群眾的檢驗的!不能讓大家在若干年後指著書罵:這個作者是個騙子吧!

事不尋常必有妖,這個節點、這個季節、這個話題,誰最著急讓它具現化為武器呢?自己想吧,反正不是友軍。

至此,方方日記的性質徹底變質了,變成了帝國主義的武器,變成了刺向供鐵者心臟的長矛。

也正是如此,我才說方方並不高明,她將自己釘在了恥辱柱上,站到了人民群眾的對立面。因為這個國家,畢竟是大家的國家啊!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急於將家醜外揚的,得先有個外面的乾爹吧!


方方是如何一步步站到了人民的對立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