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很多男的結婚後不做家務?

餅臉星小胖丁


看到這個問題,我先想到的是難道婚前會做?哈哈,肯定是我想多了。針對以上問題,根據我的經驗,我認為男人不做家務可能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他自身成長的環境,如果從小的家庭環境中,都是女性負責家務,例如媽媽一手包辦,父親從來不會幫忙,父母也沒有要求他學著做,長久下來,潛意識他就會認為這個是正常的狀態,男人是不需要做家務的,這種情況很容易造成長大後的大男人主義。

2.可能婚前他會做家務,婚後的你太主動了,全都做了,跟超人一樣,慢慢的他就會形成習慣,覺得無所謂,反正你可以搞定,懶老公都是被勤快的你慣出來的[捂臉]。男人是不能慣的,一旦開始,後果不堪設想。

其實我說的應該很多人都明白,也想改變現狀,也很多人會嘗試改變對方,我見過不少朋友都失敗了,而且天天吵架,在此我提醒一下,如果你認為你老公的三觀是正確的,你有把握改變她而且不會影響家庭和睦的,你可以試試,如果你老公本身就很固執,脾氣暴躁,你不怕離婚或者家無寧日也可以嘗試改變他,但是相反,如果你沒把握,那還是算了吧,把精力放在下一代,從小培養自己的小孩好的習慣,這種她長大了可以幫你搭把手,也可以不將來結婚不用禍害其他的女孩了!以上是我的淺見,有其他想法的朋友,大家交流一下[大笑]



諾在參與


這個問題不是很多男的結婚後不做家務,而是結婚前就不做家務。

究其原因是:

一、從小就享媽媽的福,衣食父母。

我想不僅是本人,大多數人都是這樣,小時洗漿縫補衣食都是媽媽管,家務都是媽媽操持,直到自已開始勞動掙錢了,才開始學著自已生活自理,賣自已的衣服用品,回家還是吃媽做的飯,有媽媽家裡才有溫馨,沒有媽媽就不象個家,結婚以前可以說只要媽媽在,兒子都很少做家務,享的媽媽的福。所以說天下母親最偉大。

二,傳統模式家庭男女分工的影響。

由生存環境影響、中國傳統家庭由來是男主外、女主內,男的生產勞動,犁田打耙,粗木重石乾重體力活,女的在家做飯洗衣、做針線,帶孩子。

男兒窩在家乾女人乾的家務活,會被看作沒出息。媽媽也會催促。

“男耕女織”,既有分工,也有配合,“男的是抓錢耙耙,,女的是攢錢的匣匣”,好家庭男的會勞動掙錢,女的會當家過日子。

至今多數人仍受傳統家庭模式男女分工的影響。

題主既問為啥很多男的結婚後不做家務,就說明這些男的結婚前是做家務的,為啥結婚後不做家務了,我想他是想把家務活交由妻子打理,自己抽出身去忙事業掙錢養家,畢竟家務活兩人幹沃工還要人掙錢養家。

不過現在科技時代,生存環境條件進步改善,傳統家庭男女分工模式也在改變。

如果女人有勝過男人掙錢養家的條件本領,女的掙錢養家,男的做家務也未嘗不可。

或者共同掙錢共同做家務,只是這有小孩了,嬰兒的母乳還得女人喂,這男人幹不了!


牧牛老叟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很多男人結婚後不做家務,只有兩種原因,一是不會做,二是家裡有人做。

第一種情況很好理解,不會做家務的男人還是挺多的。因為我們的社會大環境就是如此,家務活方面,女人普遍比較拿手,男人則生疏得多。

這種狀況在一些男人占主導地位的中老年夫妻家庭裡比較常見。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在這個年齡段的夫妻之間有一定的市場。男人的收入是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再加上男人的大男子主義思想作祟,只能是女人承擔了所有的家務勞動。

因為從沒對家務活伸過手,所以這些男人是不會幹家務的。

第二種情況就更普遍了,家裡有人做,不用男人幹家務。

家裡有老人幫忙,或者妻子會做,男人就不用做家務了。反正男人不做,也有人做。有這樣的好事,男人幹嘛還要做呢?這種男人只有一種解釋,就是懶惰成性。

兩個人組成的家庭,家務活必定得有人做。男人不做,那就只能女人做了。如果女人也不做的話,這個家能維持多久,得打個問號。當然,請得起保姆的,另當別論。

其實,現在很多男人結婚後,一點兒家務都不做的,已經不多了。現在女人普遍都有工作,男人多多少少都要分擔一些家務。男人一點兒家務也不幹,做純粹的甩手掌櫃,家務活女人全包的夫妻有是有,但比起從前,真的少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