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許多人還沒用過5G,就說5G沒有用?

嶽祥聘


一、對於手機而言,5G的改變不大

目前大家都在鼓吹萬物互聯,5G開戶物聯網等等,但對於手機而言,其實真的意義大,5G相比於4G,最大的改變在網速,時延。

而對於手機而言,當前的4G在網速、時延上也是能夠滿足要求的,5G更快,時延更大,在手機上是感受不出太多來的,所以很多人會覺得5G沒有什麼用,4G就夠用了。


二、5G最大的改變在物聯網這些

其實5G最大的機會或者說改變,確實是在物聯網、工業這些上面,如上圖,三種場景中,真正帶來無限可能的是後面兩種。

而這兩種對於個人用戶,或者說對於當前的用戶來講,確實感受不明顯,所以很多人會認為沒有了,這也是在常理之中了。

此外,由於當前5G網絡並沒有普及,同時資費也較貴,所以大家評價5G並沒有什麼用,是基於手機來判斷的,而不是基於各種大家並不了的應用場景來講的。

其實這也是信息不對稱導致的,畢竟一般的用戶,誰會關注和自己並不相關的領域呢?


互聯網亂侃秀


很高興能給大家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對於我們這些科技數碼愛好者來說,只要是關於手機的信息,5G是我們繞不開的話題,有人說現在的5G手機只是一個噱頭,沒什麼用;有人說5g手機會帶你走入萬物互聯的新時代;還有人是持漠不關心的態度,隨時代的變化而選擇態度。

記得2013年,我買的蘋果5手機,不支持4g。到了2014年初,支持4g網絡的手機,各大廠商開始爭相發佈。我覺得手機剛買,沒捨得換,一直用到了2015年末才更換4g手機,用了將近2年的時間。

說實話,在這兩年內,也沒覺得沒有3g會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現在沒有4g,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簡直是地獄。現在4g手機也不過發展了5年的時間,最近三年讓我們普通老百姓都感受到了4g帶給我們的變化,已經滲透到我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各個角落。開個玩笑,如果你前幾年在監獄裡住上三四年,出來以後,你就會感覺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

我不是屬於那種激進分子者,在我看來,與其說現在的5G手機沒用,倒不如說現在的時代與5G手機還沒有高度匹配。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 5g基站建設完善需要很高的成本,在目前還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下,三大運營商是無法一次性建設完全,這是5G手機的基礎,你沒有5g基站支持,你擁有5g手機,談何有用無用。三大運營商正加快速度建設基站,我相信在未來的兩年內,可以實現大面積覆蓋。

  2. 還沒有讓我們普通大眾真正感受到5g手機的好處。就像現在發展成熟的4g手機,由於4g網絡完善,各種能適應4g的App大量湧現出來,比如導航、打車、外賣、支付、手機購物軟件等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從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3. 5g正在各個方面做積極的嘗試。比如這次武漢火神山醫院的建設中,在一週的時間內打造了一個高效的5g信息化系統。這是5g在中國出現的第一個殺手級應用,5G保障高速數據上網只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還是以5G為基礎的數據信息化、遠程會診、遠程監護等應用,還有短短几天,火神山、雷神山的近景、遠景四大直播間的同時在線人數就超過了8000萬。這都要得益於5g網絡的高速度低延時性的特點。以後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

總結

當然還有目前5g套餐資費高的問題,讓那些人望而卻步。我覺得5g手機下的各種應用和基站完善以及5g手機的普及是相互促進的,缺一不可,希望在未來的一兩年內,5g手機會給大家帶來全新的體驗。謝謝!


盼小暖


5G的誕生一直飽受質疑,有人說,4G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人的需求了,是否有還有必要浪費大量物資去建設5G?其實,這就是所謂的“5G無用論”罷了,之所以有這種觀點,其實是缺少對5G的認知和了解,移動通信的發展,已經不僅是為了滿足於提供更快的上網速度,未來5G網絡80%以上的應用將是在垂直產業場景,5G將會推動各行業加快轉型升級,促進各垂直行業發展,而並不是主要為了個人終端用戶考慮,並且在當前4G網絡覆蓋水平較好的情況下,個人用戶對5G網絡並無太大需求,因此有很多“5G無用論”的聲音也是正常現象。

圖:1到5G的發展

5G的應用場景

5G網絡被定位為“新基建”項目,足以證明其是一項新型的基礎設施,並且也有5G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基石”的說法,5G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5G這麼重要,那麼它究竟可以帶來什麼?

說到5G帶來的改變,不得不提到它的3大應用場景,因為5G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就是由它的應用場景所決定的;

圖:5G的三大應用場景

  • 應用場景一:eMBB增強移動帶寬

帶寬大小是決定數據傳輸速率、大小上限的主要因素,5G增強移動帶寬是指在現有移動寬帶業務場景的基礎上,對於用戶體驗等性能的進一步提升,在這種應用場景下,智能終端用戶上網峰值速率可達到10Gbps甚至20Gbps,可為虛擬現實、無處不在的視頻直播和分享、隨時隨地的雲接入等大帶寬應用提供支持;

圖:5G虛擬現實體驗

  • 應用場景二:uRLLC高靠低時延

5G網絡要求空口時延<1ms,可靠性>99.999%,對比人類一次眨眼需要200至400毫秒,可見5G用戶面時延之低,低時延可保證網絡的高可靠性場景,為智能製造、遠程機械控制、輔助駕駛和自動駕駛等低時延業務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圖:車聯網場景

  • 應用場景三:mMTC海量機器通信

該特點提高了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等之間的連接能力,同時大幅度提高網絡容量、連接密度,5G網絡可以支撐100萬/平方公里規模的人和物的連接,為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互聯互通提供條件,廣泛應用與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等場景;

圖:智慧城市場景

小結:從5G的三大應用場景可以看出,其給個人終端用戶的改變主要是在娛樂應用上,而真正給整個社會帶來顛覆性的變革,主要還是在各垂直產業應用上。

5G無用的主要爭論

移動通信行業在發展到4G之前,都是人類的需求在推動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而到了5G時代,更像是通過5G建設來推動更多新興行業的產生和改變現有的傳統行業發展模式,歸根結底是“先修路”還是“先有人”的問題;

當前圍繞5G的生態實在是很少,很多應用還處於概念研究和構想階段,在沒有真正看到大規模5G相關應用落地,5G也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之前,用戶對5G網絡的印象是除了昂貴的套餐費用和較高的速率之外,並不認為5G和4G相比有太多的特別之處,對個人用戶帶來的改變不大,因此產生“5G無用論”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諸不知,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在大力推動和發展5G網絡,其實都是為了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之中搶得先機,5G的發展有可能顛覆社會和工業的傳統模式,並決定一個國家未來幾十年內的經濟發展,這也是美國對中國5G發展處處打壓設限的主要原因;

在4G發展初期,“4G無用論”也不絕於耳,而事實證明4G網絡也已顛覆了很多傳統行業,諸如移動支付、共享經濟、新電商等新興行業的誕生並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在缺少4G網絡的情況下,我們的衣食住行已被證實會變得寸步難行,而5G給我們帶來的想象空間更加巨大而廣泛,隨意時間的推移,相信“5G無用論”者終將被事實所打臉;

圖:5G的部分應用

移動通信的發展也需要符合客觀發展規律,並且是一個不斷演進、不斷完善的過程,不可能一步登天,4G網絡的發展,也是經歷了R9至R14版本的演進,才有了今天網絡性能和覆蓋效果,而5G當前僅發佈了R15版本,即NSA非獨立組網版本,在這個版本中,網絡切片、用戶面下層、大規模陣列天線等新技術並不能被應用,不能真正實現5G的所有特點,所以在垂直產業方面還無法得到大規模應用,據最新消息,R16 SA獨立組網標準將會在今年6月份發佈,預計在開展大規模SA組網建設後,才可以看到5G在更多的垂直場景的應用;

小結:5G網絡發展是不斷演進的過程,在5G發展初期,不僅5G網絡發展不成熟,與5G有關的垂直產業發展也是滯後的,沒有看到5G網絡的廣泛應用,產生“5G無用論”的想法實屬正常。

5G可以滿足人類對未來智能社會的構想

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構想,是變得越來越便捷和智能化,AI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智慧家居、遠程醫療等等高度智能的應用被萬眾期待,實現這些目標的前提是搭建一個可承載的網絡平臺,而5G網絡的技術特點無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選擇;

智能時代,意味著人與物、物與物、人與人等在增加智能模塊後將會被連接到一起,在同一張網絡上實現無縫對接,集中、統一、智能化管理,是人類歷史從未發生的事情;

圖:5G的技術特點

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處不在(萬物互聯)的連接,也是移動通信的終極目標,5G有非常大的可能把這個目標變為現實,不能把5G簡單的稱作是一次技術升級,它將為我們搭建一個廣闊的技術平臺,催生無數新應用、新產業,5G將成為全聯接世界和未來信息社會的重要基礎設施和關鍵使能者;

小結:人類期待未來的生活越來越便捷和智能化,而當前只有5G網絡有可能把這一目標變為現實。

結束語

總之,在5G網絡沒有得到大規模廣泛應用之前,"5G無用論"的聲音會一直存在,但從5G的技術特點和應用場景上來看,5G確實可以給人類帶來很多顛覆式的改變,羅馬不可能一天建成,時間終將證明這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